(记者梁如新、通讯员周、摄影黄)8月20日至21日,第七届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训练营在广州举行。受疫情环境影响,青年创新训练营首次采用线上“云培训”模式,全面提升了参训青年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搭建了创新创业青年云培训、展示、交流平台。
据悉,“青创杯”第七届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由共青团中央、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20家单位联合主办, 并由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目标是“立足广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覆盖全国、走向国际”。 在广州11个区设有赛区,包括台省赛区、港澳赛区、黔南赛区、毕节赛区,还有“IAB”“NEM”及文化创意领域、“乡村振兴”“职教杯”创新创业大赛等专项比赛,以及中学生专项比赛。共收集了3 195个青年创新和创业项目。通过各竞赛领域和专项赛的评选,评选出包括企业成长组、项目启动组、中学生专项组在内的100个参赛作品晋级第七届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并在官网(www.gz12355.net)公布了晋级决赛的前100名参赛作品名单。据悉,第七届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测评将于2020年8月29日-30日通过线上“云测评”进行。
首次采用线上培训模式 “云端”模拟创业流程
不同于以往的线下训练营。本次训练营强调云的概念,所有培训均在线进行。通过线上课程的集合和实时互动的Flow网络训练平台,打破了传统的“直播式”单向填鸭式训练模式,通过沉浸式的线上互动,进一步增强了玩家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据悉,借助专门的线上互动培训平台,主办方不再只能单向接受知识,还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多维度的交流互动。课程导师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的“共创板”,除了听导师讲解创新创业的原理外,就像一个预先设计好流程的创意工作坊。在教学过程中,讲师引导学生通过“共创板”上的文字和图片进行自我介绍和相互了解,在头脑风暴时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像便利贴一样贴在白板上,在过程中借助“画布”框架辅助思考,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呈现,通过实践掌握并内化,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领导创新团队所需的能力。同时,这种眼、耳、手多维度的线上沉浸式体验,以及导师与学员多种方式的实时交流,也为探索青年创新创业培训形式提供了新的可能。
打造特色课程 拓宽双创思维
据了解,本次训练营根据当前形势和最新创业实践,与不同领域的开拓者共同开设了“疫情后国际形势和中国发展趋势对双创的影响”“以‘合伙制’打造新型创业团队”“打造企业文化影响力”三大主题课程,并分享四大主题。其中,广州市委党校副教授梁鸿将通过数据分析和行业了解,探讨粤港澳青年的创业机会,题目为《国内外发展趋势对双储的影响》同时,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邀请了四位在各自领域有创新意识、实践多年的行业先锋来到双创的“实训室”,从城市更新和品牌创建,到领军人物转型和企业文化影响力打造,为青年创新杯创业训练营学员分享他们的创新历程和创业经验,引导参赛团队跨越行业边界做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