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张纸大约有10厘米长
时间:2019.8.20
2003年,顺德撤县设市并入佛山,成为佛山市下辖区。顺德不再是县级建制,但顺德与昆山的对比从未停止,成为珠三角与长三角竞争的缩影。
顺德和昆山,一南一北,一个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部,一个在长三角经济区腹地,一个毗邻港澳,一个靠近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的独特政策优势,都成长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依托产业发展40多年。
01 “快人一步”的顺德
1978年,中国走上了对内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做你看到的,不要争论。务实的顺德人开始修路架桥,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县级四星级酒店.改善投资环境和吸引投资做得很好。
从1983年开始,顺德依托“公有制、实业、骨干企业”的“顺德模式”,成为广东的一面旗帜,名声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大。
1987年,顺德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到工业县的跨越。一个历史性的标志是,全县外贸出口额达1.2661亿美元,首次突破10亿大关。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彻底结束了农副产品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1991年,是顺德——的又一重要历史节点。当年农业部命名的全国十大乡镇企业中,广东省占5家,均在顺德;它已初步成长为世界白色家电之都,冰箱、洗衣机、电饭煲、微波炉的产销居全国第一;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9.44亿元,国民收入39.5亿元,财政收入4.97亿元,居全国县级财政首位。
1992年5月10日,《经济日报》在《诺思曼南征》头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可怕”的顺德人》的报道。“可怕”也成为顺德人勇于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质.
可怕的顺德人
到1996年底,顺德1001家国有、集体企业全部实现转制,现代企业制度和新型政企关系初步建立。到1997年,在中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成为中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者。
“转得快,好世界”,一时成为顺德的流行语.改革后,产权主体的建立“解放”了企业,极大地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同时“解放”了政府。
顺德实现了“华丽转身”。大量企业完成改制后,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企业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极大地激活了企业的活力和生机,从而诞生了一大批优秀企业:美的、碧桂园、格兰仕等知名企业在这一轮改革中重生并迅速崛起。
美的总部
绿植环绕的碧桂园总部
从2000年到2003年,顺昌连续四年荣登“中国百强县”榜单。
p>最发达的前10强是广东顺德、江苏昆山、江苏江阴、江苏张家港、江苏常熟、广东南海、浙江萧山、江苏武进、江苏吴江、浙江绍兴。

顺德VS昆山 GDP
02 “投资拉动”的 昆山之路
与顺德依靠80年代以内源型经济为主的发展路径不一样,昆山的发展可以说是从90年代浦东大开发大开发时才真正开始。
早在1984年昆山市自费建设了一个工业新区,后来搭上上海浦东开发的快车,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1990年,首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有限公司投产,开启台商投资昆山序幕。短短十几年间,“1/9的大陆台资,10万台胞“让昆山成为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县市。

昆山&顺德2002-2018年 GDP
昆山在2005年实现了GDP对顺德市的反超,并且差距越拉越大,2018年昆山市的GDP为3875亿,顺德则为3163亿。
03 发展后劲

2019上半年GDP
2019年上半年顺德GDP为1574亿,增速7.1%,昆山则为1970亿,增速6.5%。总量仍在拉大,但是顺德少有的跑赢了增速。
当顺德开始重视投资,改善城乡不分的城市面貌,顺德的内涵式发展逐渐显示出优势,整合的顺德更有发展后劲。
04 小结
同样是依靠改革开放却完全走出了2条不一样的道路,依靠本土企业VS依靠外资;
同样是县级建制,如今顺德变成佛山的一个区,车牌也由粤X变成粤E,但如今昆山仍保持昆山市的建制,可以说自主性依旧很大。
内涵式发展依靠自主品牌的顺德,在解决了村级工业园整合后一定会迸发更多的能量,看好顺德未来能反超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