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拉戈马德龙、鲍艾乐、徐丹丹的创始人)
近日,在线招聘网站Lagou宣布,已从祁鸣创投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获得2500万美元的B系列融资,估值高达1.5亿美元。你知道,这个网站是去年7月刚刚建立的。
Lagou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估值,是因为所有数据都表明公司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目前Lagou用户超过100万,投递简历超过300万份,已经服务了2万家互联网公司,发布了12万个有效职位,每天有5000人在找工作。
网上招聘也不是蓝海。在此之前,畅快未来、智联招聘等巨头苦干多年,近年来涌现出了猎聘网、街拍网等新人才。为什么这么小的创业公司能在短短一年内杀出重围?老焦总结了“团队、定位、产品、流量”几个字,供大家参考:
一、团队:激情与互补
拉古。com有三位80后创始人:和鲍,他们都是3W咖啡的创始人。3W咖啡成立后,一度举步维艰。很多人都离开了,他们三个全职投资后还能坚持下来。这也说明他们三人有着极大的创业激情,愿意为自己的梦想买单。
其次,他们三人都在腾讯工作过,都受到了同样的企业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沟通顺畅。三者确实是相辅相成的。徐丹一直是互联网分析师,对互联网行业的大趋势有很好的了解,能把握大方向;马德龙做过产品,是互联网上最缺的产品经理;包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女孩,非常适合业务发展和外部资源开发。
二、定位:只做并做好细分领域
从创业之初,Lagou.com就明智地选择了一个发展最快、最容易标准化的招聘领域,那就是互联网公司的招聘。他们观察到,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大型互联网公司仍处于快速扩张期。传统企业也成立了互联网部门,大量初创企业也聚焦互联网领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那就是招聘合适的互联网人才。
于是,他们定下了一个策略:集中全部精力,集中精力招聘互联网公司。事实证明这是真的。一是这个市场足够大,二是互联网公司确实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招聘。
三、产品:以用户而不是客户为中心
如今,“以用户为中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互联网思维之一。然而,创业公司要坚持这一点并不容易。企业客户为了求职者的利益,拿出真金白银,你敢拒绝他们的要求吗?
过去,在线招聘网站一直存在两大弊病:一是准确性差,岗位描述非常模糊,薪酬待遇往往“面议”;第二,很多公司的HR很少回复简历,求职者不了解公司的想法,只能等待。拉古敢玩“商量你妹妹!”这个口号,强制招聘公司发布职位信息一定要有薪资水平。此外,Lagou还强迫招聘企业的HR阅读并回复每一份通过技术手段收到的简历。这使得求职者的用户体验非常好。口口相传后,互联网从业者纷纷注册并完善简历。而在有了足够的求职者信息后,为什么还担心招聘公司不来找你呢?
四、流量:不做社交做工具、不做APP做O2O
很多朋友会好奇,Lagou如何在一年内拉超100万用户?事实上,拉古也经历了试错的过程。一开始我也想做一个类似LinkedIN的社交招聘网站。后来发现这个想法不是在中国打工,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所有的交流都是在QQ和微信上解决的,做社交产品更难。经过几个月的工作,Lagou发现数据非常不理想,于是放弃了社交的想法,转而做了很多招聘工具,效果非常好。
早在去年,拉古就决定不做自己的APP了。APP如火如荼的时候,确实需要足够的勇气。之所以不做app,是因为他们看到了app的流量困境:只有进入了各大应用商店名单的app才能被用户关注和下载,他们必须花费大量的营销费用才能进入名单。与其这样,不如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网站和微信服务号,通过口碑来吸
引用户。幸运的是,在线招聘这个领域本来就有很好的商业模式,并不需要那么海量的流量和用户。当然,要找到最初的1万个、10万个用户确实很难。他们充分发掘了自己的另一块资产——3W咖啡馆。目前,他们在北京和深圳各开了一家咖啡馆,别看只有两家,能量着实不小。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3W咖啡馆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人士的聚集之地,这里每天都有互联网公司举办各种发布会和沙龙,吸引了大批互联网人士前来光顾。他们非常注重收集这些到会人员的信息,鼓励这些人去拉勾注册和完善简历。如果你最近去过北京中关村的3W咖啡馆,就会发现咖啡馆的外立面几乎全部被徐小平(拉勾的天使投资人之一)的拉勾广告覆盖。与此同时,他们也做线上推广,老冀就曾经在虎嗅网上看到拉勾发布的职位信息,那里也是互联网从业者喜欢光顾的地方。
其实,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团队、定位、产品、流量都是绕不过去的四个方面;因此,拉勾的做法对于创业者特别是互联网创业者应该会有一些启示。当然,如果你有很好的创业想法,也可以直接与老冀(微信公众号it-reporter)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