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朱昱
凭借他创办的华智酒业,吴向东站在了IPO的聚光灯下。
1月29日,华智酒业店(300755,SZ)在深交所上市,正式登陆创业板,成为中国白酒流通领域首家上市企业。截至29日收盘,华智酒业门店股价为2.418元,较IPO发行价16.79元上涨44.01%,总市值55.99亿元。
“华智酒业能够突出这一次的成功上市,充分证明了白酒流通渠道的价值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对企业自身和行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源说。
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成为中国白酒流通公司上市的先行者。华智酒业经历了白酒行业的结构调整,见证了新经济形态下产生的消费活力。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华智酒业店创始人、董事长吴向东表示:“未来,华智酒业店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做一家渠道效率高、品牌溢价能力强的精品酒商。和服务提供商。”
以“忠诚”建立酒类流通信用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中的葡萄酒流通行业开始快速发展。但由于业务业态过度分散,假货泛滥、价格混乱现象猖獗,大部分头部酒厂和终端零售商难以解决这一痛点。
华志酒业有限公司的诞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的。吴向东回忆说:“华志酒坊的成立源于两件事。一个是十五年前的春节。邀请好朋友来家里吃饭,特意给大家开了一瓶名酒,喝完发现其实是水。当时场面相当尴尬;另一个是朋友搬家,让我们过去帮忙,发现他家的酒大多是假酒。”
这两件事深深打动了吴向东,他决心成立一家只卖真酒,不卖假酒的公司。2005年,华智酒业店正式成立,开创了以“保真”为核心经营理念的创新白酒连锁模式。
“一开始障碍重重,但很快,华智酒业店的保真模式得到了市场和资本的认可。”数据显示,华志酒业从成立到2010年短短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近300家门店,估值达到60亿元。在互联网经济尚未普及的时代,华志酒业已经成为流通领域乃至市场上不可多得的独角兽企业。
随后,在“塑化剂”等事件的影响下,整个白酒市场进入了动荡的调整期。阵痛过后,白酒行业整体在2016年进入复苏周期。聚焦“保真模式”的华智酒业店,在新一轮复苏中优势明显。一方面,“买真酒给华智”的品牌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华智酒业店再次抓住了新一轮消费升级的红利。
华之酒店的模式创新和品质坚持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目前,公司上游合作企业包括茅台集团、五粮液集团、澳洲付逸集团、白酒集团、顾靖集团等国内外知名酒企,下游合作企业包括沃尔玛、乐嘉
福、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步步高、苏果等国内一流零售企业。
启幕流通下半场
有分析认为,与上一个“黄金时代”相比,当前流通行业整体呈现出对品质和服务的新一轮追求,同时,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尤其在高端酒水领域,追求“品质保真”“精耕细作”成为新“铂金时代”的鲜明特点,酒类零售终端“二八定理”持续,资源和资本不断向头部集中,整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了解,华致酒行正在以大数据+共享经济模式等创新方式,探索产业效能优化、渠道整合的更多可能。
具体而言,华致酒行根据酒水行业特有的分布特征,建立了一套经得起时间检验、可持续优化的线下销售网络体系,以大数据B2B业务占据终端零售市场的重要话语权。同时,遍布全国的终端零售网点也成为华致酒行探索“共享经济”模式的土壤,通过将优质门店发展为华致酒库,企业获得了更多直面消费者的触角,对零散的渠道完成高效整合,原有门店则通过企业品牌化、标准化的赋能,显著提升周转率和品牌知名度,从而形成共赢发展的局面。
“华致酒行未来的战略是高效化、规模化”,吴向东表示。未来一个时期华致酒行计划发展5000家“华致酒行”“华致酒库”“华致名酒行”“华致名酒窖”和50000家直供优质终端网点,同时还将结合数字消费趋势,拓展线上B2C直供业务。
“大数据B2B、终端门店与线上B2C”,华致酒行“三管齐下”的业务布局将全面打通流通领域的各个链条,专家指出,这样毛细血管式的全渠道营销网络将是酒类流通行业下半场“效能之争”的制胜关键。
参照高度成熟的美国酒水市场,酒类流通行业前8家销售商占据了70%的销售量和68%的销售额,排名美国第一的南方酒业集团市场销售规模在千亿。对比我国,酒类流通市场容量在万亿级,头部企业的发展空间还将进一步扩容,首家百亿级流通企业的诞生,目前来看只是时间问题。

广告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