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六稳”“六保”,围绕“两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统筹做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建立“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打造“快、暖、优”精细化服务品牌截至6月底,全区就业人数达215万人,新增参保经营单位2262家,带动就业9748人,享受灵活就业补贴42728人。截至7月底,城乡登记失业人员1.5万人实现就业。
激活就业服务的内燃动力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强就业政策补贴支持,研究支持创业孵化器面向重点群体创新创业、降低初创小微企业创业成本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遴选办法,最大限度激发创业带动就业的效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海淀区不仅实现了稳定就业,还扩大了就业。北京漫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线下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企业。受疫情影响,一方面营业收入为零,另一方面房租、员工工资等必要支出,使企业陷入困境。面对公司的情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部门及时责成企业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减轻了资金压力。同时,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建议下,企业增加了培训项目,并迅速上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我们企业的帮助非常及时。不仅申请了120万元的补贴,最重要的是还指导我们培训了轮岗用工企业。到2020年底,我们逐渐实现盈利,员工也扩大了。到20多人。”满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人事部主任黄说。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优化创业就业服务渠道,开展“稳岗留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万日行动”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6514个,服务各类求职人员1.5万人。搭建“云聚英才”服务平台,开展13场招聘直播活动,发布招聘岗位3000余个,参与互动的网民超过2700万。推出5个“云课堂”,覆盖联盟成员高校40余所,3900余名大学生和就业创业教育工作者在线学习。举办中关村人才创客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召集创业团队项目。目前已有3500多支队伍接受报名。
推动社会保障机构提高质量和效率
据相关统计,截至6月底,海淀区参保单位12.7万户,参保人数达387万人。社保基金征缴486.79亿元,同比增长60.91%;累计支出177.91亿元,同比增长23.71%。
据了解,我区不断完善“多点、一站式”办理服务体系,将服务延伸至29个镇和多个企业园区。“我们单位在上地附近。开车20分钟到社保中心办业务。后来发现附近街道社保办可以办理,省时省力。”数字中国云信息人事专员表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造了12个24小时社保自助服务区,实现全天不间断查询打印。加强“电子窗口”平台数据对接,实现社会保险业务数据共享。的“云直播”
“今年,我们还开展了‘两区’建设重点企业和留学人员引进人才专项行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在中关村昵称设立工作证园区服务站,为各类优秀人才在京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说。未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将统筹“就业服务指导员、就业服务专员、企业联络员”队伍建设,依托线上线下招聘会、“创业北京”、“东升杯”等活动,搭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完善“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调动区内企业吸纳就业积极性,充分释放基层就业岗位。鼓励在市、区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前沿科技领域设立博士后研究中心,加强对已设站的监督管理,充分激发博士后制度创新活力。针对新纳入自然科学系列研究人员和社会科学系列研究人员两个评价“直通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满足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评价需求。(记者刘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