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婷/文
临时食品店悄然兴起,“低折扣”“进口零食”的标签让临时食品逐渐成为很多年轻消费者的选择。
如今,以好卖为代表的线下临时食品店已完成多轮融资,并通过加盟加速扩张。另一方面,网购平台、“拒绝去食品专营店”等临时食品专营店也很受欢迎,月销售额上万。
对于临期食品来说,其价值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品浪费,也为零食行业开辟了新的战场。
临期食品“钱景”广阔
9.9元的王耔小熊饼干原价只有3.8元,35元的高山爪糖原价只有10.8元,新疆蓝莓李果原价只有5.9元。在货架的销售标签上,无一例外地用横线划掉商品的原价,商品的价格远低于原价。
白色的货架上写着“省钱如呼吸”“实现零食自由”的标语,旁边是一只咧嘴笑的卡通白熊。
这是一家位于北京地铁6号线草房站附近的临时食品店“好卖”。如今,这家店已经成为周围很多年轻人购买零食的新选择。
“好卖今天的新品推荐,产品名称:徐福记菠萝蛋糕,有效期:2021年12月3日,价格实惠,欢迎选购!”在销量好的会员群中,店员付晓每天都会更新产品图片,明确标明产品名称、有效期和售价。对于1公里以内的会员用户,店员可以免费送货,100元起。
图片来源:财经网经贸图片
据《财经》报道。com,Good Sale成立于2014年,天使轮融资于2019年9月启动,截至2020年9月,从早期资本和金沙江创投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目前好卖的销售渠道分为线上APP推购和线下实体店。线下门店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有30多家和近50家连锁店。
竞争对手大象人寿成立于2020年,2021年4月启动天使轮融资,随后落户南京、扬州、合肥、黄梅、溧阳、东海等县城,瞄准下沉市场。
据悉,潇湘人寿已与200个品牌、4000多家经销商、80多家进口商签订战略库存配送合作协议。
其实好卖和大象人寿短期内有如此巨大的规模,与行业息息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产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按照行业通常产生至少1%的库存存款计算,临期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图片来源:财经网经贸图片
临时食品专卖正在悄然兴起,类似的线下零售品牌如高新、品鉴期等。不断扩张。在拼多多、淘宝等网购平台,也有很多临时食品店。
在品多多,有9万名粉丝名为“拒绝去美食加盟店”,单曲超过10万首。其中,最畅销的是一个7.9元的包包
pan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915488" qid="6527573496728392967" mention-index="0">南方黑芝麻糊,拼单超一万件。而消费者的认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拓店的进程。
据财经网产经了解,好特卖加盟费为88万元,而地铁六号线草房站附近的这家好特卖的月营业额约22万元。
如此“钱景”,加盟店越来越多,加速了好特卖的扩张。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临期食品已经进入产业化运营阶段,有完善的产销一体化供应链支撑,未来随着新生代人口红利的不断叠加,临期食品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节点。

图片来源:财经网产经摄
年轻消费者渐成主要客群
事实上,在临期食品集合店尚未出现之前,超市里的临期食品通常以低价售卖,无法售出的过期食品将面临着被扔掉的命运。临期食品专卖店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浪费。
而更另行业欣喜的是,年轻人正在成为“临期食品”的消费主力。
“你会觉得买临期食品丢人吗?”、“不会呀,只要没坏的食物我都会吃,不然的话总觉得好浪费”这条发布在豆瓣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的话题帖子收到了437条回复,217个点赞,65次收藏和19次转发。
在豆瓣上,和“临期食品”相关的小组有10个,其中“我爱临期食品”小组2020年9月创建,有8万多个成员。小组简介:“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临期食品可以买!临期食品不丢人!”小组以分享临期食品店铺、询问临期商品购买地址、避雷消费体验不好的店铺等内容为主。
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目前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中26-35岁的占比47.8%。他们在消费升级的洪流中被裹挟向前,既对高品质的日常生活有所追求,又需要衡量商品背后的性价比。
在上海环球港上班的杨敏在下班之余,经常会去附近的好特卖采购一些零食,每次消费的金额在几十元上下。相比于超市,好特卖的零食多为进口食品、价格低廉,都是吸引她的重要因素。
“离过期还有一个星期的产品我是可以接受的。”她告诉财经网产经。
《头豹市场研读》则通过调研发现,在购买临期食品的消费者中,个人月收入位于0-5000元的消费者在多次购买的频率下占比最高,其次5000-10000元和其他收入水平(主要为家庭主妇)的消费者占比也较高。但现阶段处于扩张期的临期食品集合店仍然是以一线城市的年轻消费群体为主要客群。
结语
当下,临期食品以低廉的价格和新奇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尝鲜”的年轻消费者。但考虑到临期食品保存不当易出现变质变味,想要保证稳定的客源,还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作为新兴产业,临期食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虽在终端切走部分渠道份额,但仍面临着货源不稳定、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临期食品行业仍需要找准市场定位,谨防盲目扩张。
(应采访对象要求,杨敏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