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创业10个项目 创业十佳青年黄磊

《终身成长词典》已经推出,收录了1306/10000个词条

今天是精读的第2445天,陪伴你一生成长

01

最近看综艺,看到一个有趣的片段。

齐帕说,著名辩手颜如晶因为喜欢炸鸡,在北京开了一家炸鸡店。

即使有名人效应,这家炸鸡店的生意还是很惨淡。

与隔壁的其他商店相比,每天都有数百份订单受到欢迎。颜如晶的炸鸡店每天的订单都很少。

颜如晶查账的时候发现,这家店每天的营业额大概在两三百元左右。

一个月后,店铺营业额不足7000元(不含成本)。

最搞笑的是,只有两三个员工的店铺报销金额高得离谱,一个月将近7万。

一堆杂七杂八的费用和桌子堆在一起,各种费用看似合理,其实到处都是窟窿。

比如,一个员工的餐费是95元。

颜如晶透露,炸鸡店才开了3个月,但基本上每个月都亏10万。

颜如晶很不解。“为什么我的炸鸡这么好吃,却没有人来买?”


于是她去店铺察看情况,发现生意不好实在是事出有因。




从节目中可以看出,她的每个员工干活都很散漫,总是磨磨蹭蹭。




店铺门口要不就没人,稍微多来几个客人,就开始排长队。




更无语的是,门口都已经大排长龙了,厨房炸鸡的师傅还是不紧不慢。






看不下去的颜如晶去后厨催:“快一点啊,师傅。已经有很多人排队了。”




师傅立刻回嘴:“能多快啊,炸鸡都是一点点炸的。你还想要多快?”






这态度也是绝了。




颜如晶无奈感慨:“做生意真的太难了。”




看完颜如晶开店的艰辛之旅,不免想起一句很火的话:




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范围外的钱。”




的确如此。




现在很多人都热衷当个斜杠青年,于是各种副业遍地开花。




可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容易赚的钱。




你的财富等级,都是由你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




02




说起做副业开店,娱乐圈真的很多人在做。




因为明星的身份,他们的店铺也自带光环,相比普通人创业容易许多。




比如,当年孟非和黄磊,曾合作开了一家火锅店“黄粱一孟”。




刚开业的时候,可以说是相当轰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宣传费用省了一大笔。




可结果呢,这个火锅店,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关门大吉。




很明显,没有好的质量,消费者不可能永远为你的明星效应买单。




当然,做副业成功的人也有,比如薛之谦




很多人都知道他靠着开火锅店赚到了一大笔钱,给自己出唱片。




可薛之谦的开店,和其他明星的玩票性质完全不同。




开火锅店,他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比大部分老板都拼命多了。






筹备第一家店时,他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工厂出了任何问题,第一时间就冲过去解决。




为了保证菜品质量,他几次三番远赴成都请厨师,试了四、五个厨师,最终选定的师傅还是请了两次才肯来上海。




火锅店的装修、菜品、定位、进货等等,薛之谦每一件事情都亲力亲为。






开店之后,缺人手,他就亲自去端盘子,连店里的酱料都是自己研究许久,然后亲自调制的。




在这样的付出下,他的火锅店,最终成了许多人口中的“业界良心”。






从2009年初开业,到现在分店遍布江浙沪,靠的不是明星效应,而是他的日积月累。




综艺《我家小两口》里,嘉宾杜若溪也开了一家火锅店,但生意冷清。




于是她向薛之谦请教生意经,薛之谦当场就点了好几个问题:




饭店的定位不准确;


面积太大;


资金投资不合理;


合伙的股东不关心......




薛之谦直接指出:“你必须要有一个人是靠这个吃饭,这个生意黄了,我就没饭吃了。”




可谓是一针见血。






最后,薛之谦劝杜若溪赶紧关门止损,除非你能一心一意搞副业,要不然的话,亏损是唯一的结局。




薛之谦曾说:“艺人开店是一把双刃剑,固然在开店初期可以缩短宣传期,但如果配套跟不上,最终反会影响口碑。”




你看,那些真正赚到钱的人,他的认知层次一定是配得上他的财富等级的。




03




楠楠毕业快10年,虽然工作稳定,但薪水也少。




于是她萌生了找个副业做的想法,她把目标瞄准了新媒体写作。




“我,兼职写作的第1个月,赚了5000” ;




“95后做新媒体,兼职收入15万”;




“新媒体兼职,在家办公,每天只需3小时”




......




层出不穷的广告,让楠楠觉得新媒体兼职,就是坐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西瓜,敲敲键盘就能赚到钱。




于是,她心动了。




楠楠报了一个写作速成班,进了学习群,有写作固定套路,有“老师”辅导,有同学分享经验。




可楠楠上了几天课后,就发现,这和她想象的差太多了。




她本以为自己只要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就能写出一篇文章,赚一笔稿费。




可实际情况是,哪怕她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查阅资料、研究写作上,她还是写不出一篇能上稿的文章。




对于一个高中毕业后,就再也没写过作文的人来说,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是一件难事,又何谈通过写作赚钱呢。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楠楠发现,群里大部分的学员都和她一样。




赚到钱的人少之又少,而这些人要么是本身就擅长写作,要么就是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和坚持。




现实生活,正像作家刘同所说的:“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04




在网页上,搜索“兼职”、“副业”等关键词,会出来很多帖子。




帖子里的回答五花八门,无数人通过兼职,实现了月入上千、上万。




看了他们的回答,很多人就会立刻心动,然后在下面留言“求学习、求分享”。




那些靠兼职月入过万的答主,我们不知道有几个是真的。




可认真看几个回答,你就会发现,那些说赚钱简单的基本都是广告。




他们会在回答里晒出所谓的收入截图,然后把赚钱说得轻松简单,让你感觉睡着觉就能把钱赚了。




当有人留言求学习,他们就会让你扫码、入群、加微信等等。




相反,那些真正有诚意,且有一点干货知识的回答,一般都会告诉你:“兼职的钱没那么好赚,你得有资源、有时间、有与之匹配的能力。”




事实就是,那些真正赚到钱的人的背后,往往都藏着你熬不了的苦、受不了的累。




网上有一段很火的话: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靠着运气。




但是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着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而造成的。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




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有100种方法来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互匹配为止。




深以为然。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认知差距大的人,赚的钱是不一样的。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460:认知升级》中提到了巨人集团史玉柱的经历。




史玉柱当年失败时,不仅两手空空,还欠了几亿的债。




可后来,他靠着脑白金这个产品,重新崛起。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就在于,他的大脑,在营销上的认知水平,领先了一个时代。




因此,即便失去所有财富,甚至所有团队,他也能再次翻身。




所以啊,当你看到他人的成绩,忍不住想分一杯羹时。




比起寻求捷径,幻想赚大钱,还不如尽早给自己的认知升个级。




和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