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辣椒一把孜然也能炒出十里香的财富王国。
正是有了这些不起眼的调料原料,方圆从父母手中接过了制作极品调料的权杖,凭借着勤奋和积累,一家人的调料秘方不断传承。
图片由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李兴家提供
【两代人接力打造的调味品原料王国】
方圆,男,1983年出生于临颍,从事调味品原料生意。
几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方圆的父母跳进了这个行业,从而开启了两代人接力创造的调味品制造财富王国。
上世纪末,方圆的叔叔们去许昌卖瓜,后来承包开了一家烟酒店。当一位顾客来店里买东西时,他推荐了调味品行业,并介绍和带领方圆的父母入门。
调味品原料行业是一个每天都要和辣椒、花椒、孜然、味精打交道的行业。这个行业比较小,员工少,多是一种商业模式。用方圆的话来说,‘只有少数,所以没必要出去找客户’。
此外,我的父母敢于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吃苦耐劳。没过多久,方圆的每个人都在河南调味品原料市场上崭露头角。
据方圆回忆,他叔叔是同行业第一个用手机的人,1996年他家第一个买摩托车,花了一万多元。1997年,他家又买了一辆车。
上大学之前,方圆提出退学。他觉得上学极其无聊,不如跟着父母四处散散心。
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上学后,叔叔把他拉回家。当他进门时,他问,‘如果你想回去,你可以回去。如果你决定去学校做生意,你就不能回去。那就不要抱怨我不让你去上学。
在半失望半期待的成年人眼中,当时还懵懂的方圆毫不犹豫地踏入了这个古老的行业。
【家庭变故、被欠债300多万元,他挺了过来】
这个行业不容易。
2010年,方圆从四川的一位师傅那里学会了炒辣椒的技术。刚接触的时候,他每天都依偎在锅炉旁边,炒着辣椒粉,让空气中飘着辣味的辣椒粉。当它接触皮肤时,它变得又红又肿。再加上天气炎热,就更难受了。
他忍受着痛苦,最终发明了每天炸1万到2万个阿津的技术。学完之后,他花了2万元买设备。
直到2013年,方圆才成立了方圆贸易公司。2000年以前,他曾在南街村、失踪、湖南等地为食品企业供货,年供销社达数千万元。2006年后,转为供应省内食品企业。
他曾担任味精品牌的省级代理商,并创立了方调料。有一次,孜然每年采购1000多吨。2009年辣椒产量增加,超过孜然,年销量达1500吨。
有两件事深深地打击了他,一是父亲的去世,二是300多万元的债务。
2003年到2005年,父亲卧病在床,生意陷入低谷。2005年后,方圆选择重新开始。
2011年,“315晚会”曝光食品生产企业,河南开始史上最严食品检查。食品生产商纷纷关店,很多店铺一夜之间空无一人。商店里找不到人和机器,老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方圆突然失去了理智。因为他合作的很多下游买家也失去了联系,这些失去的客户一共欠了300多万元。
心凉了半截,觉得无法生存。这家人还欠着一笔贷款。方圆回忆说,他的家人劝他再来。
绝望之下,他决定去四川散心。他非常清楚地记得那一天,‘5月12日’,他刚买了票,坐游轮从四川宜宾出发,一家国内一线食品厂家打电话要货。
这个电话救了方圆的命,他立即转身重新开始工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失去的客户出现了,对工厂进行了翻新和升级,并归还了方圆五分之四的欠款。方圆恢复了体力。
这个行业隐秘,鲜为人知,但并不意味着节能。按照方圆的说法,只有当你能吃苦耐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