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湾新闻合肥高新区是安徽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集聚了众多优秀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高新区结合科技企业集群、创新人才集聚、新领域青年创业集聚的区域特色,聚焦“抓党建促发展、助力创新创业”,率先提出以新领域孵化器、创意空间、互联网企业为纽带,推动新领域党建工作。培育非公企业党组织600余个,党员1万余人,为高新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注入了不竭的“红色动力”
党建引领聚人才,为创新发展添动力
40岁的周磊是科达国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总监.作为一名党员,他时刻牢记自己的心和使命,加强理论学习,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和著名的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任劳任怨,充分发挥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在科技战线上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在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和实际发展的第一线奋斗了十二年,为量子通信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0年,HKUST承接了合肥都市圈量子通信实验示范网的产品开发建设,这是量子通信网络从局域网向城域网拓展的重要一步。周磊是该项目的主要技术成员,也是新的关键管控体系的负责人。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新系统的顺利开发和上线,周磊认真总结了以往产品和成熟信息安全系统的经验,反复演示迭代和改进的解决方案。经过一年左右的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新系统开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一得到解决,成功推出了适用于大规模、网络化量子通信系统的密钥管控系统,保障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城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顺利开通。
面对量子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周磊表示,他将坚持量子通信,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业务水平,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与同伴们一起实现“以量子技术产业报国”的理想。
像周雷这样在高新区奋斗在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党员还有很多。近年来,该区广泛吸纳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在优秀人才中加大力度发展党员,培养了一批高知识群体成员。目前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知识群体成员3000余人,高层次人才150余人,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占56%。高新区还实施“人才培育”工程,营造“最优培育环境”,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崇尚创造的文化氛围。
点燃“红色引擎”,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华米科技是高新区“土生土长”的高科技企业,如今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可穿戴创新公司。2018年2月8日,华米科技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首家赴美上市的安徽企业。2020年,华米科技出货量和营收均创历史新高,总出货量达4570万台,年营收达64.33亿元。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企业党支部始终扮演着战斗堡垒的角色。华米科技党支部根据互联网公司的特点,形成了具有互联网企业党建独特特色的“1224”工作法。在党建引领下,一大批党员成为华米创新的先锋模范,在芯片研发等领域攻坚克难,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此外,华米科技党支部还设置
近年来,高新区加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网络安全等高端产业非公党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创新创业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了国盾量子、安科生物科技、美亚光电等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该区还搭建智慧高科技平台,开展创业导师行动,完善配套政策,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高新区众多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研发抗疫药物,生产抗疫物资,组建援鄂医疗队,积极捐款捐物,彰显责任担当。
打造“红色孵化器”,为双创插上腾飞翅膀
合肥高新区是安徽创新元素最为活跃的区域,中小微科技企业众多,为此,合肥高新区也致力于孵化器党建,为创新创业点燃“红色引擎”。
合肥高新创业园是全国首家新三板挂牌的孵化器、安徽省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驻园企业千余家,党员1900余名,是非公党建的重要阵地。2018年12月,高新创业园党委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整合党委、工会、群团统战等力量和金融、科技、技术平台等资源,实现党的工作在企业及企业广大职工中全覆盖。2020年7月,党委所属五大园区党建工作站全部建成,把对企业党组织、党员职工的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在党建引领下,合肥高新创业园“一流园区建设一流党建、一流党建反哺一流园区”成效明显。2020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上缴税收超7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0%。下一步,合肥高新创业园党委将继续通过党建“红色引擎”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企业在高新创业园这片创新创业的红色热土里茁壮成长。
在高新区,除了合肥高新创业园,合肥大学科技园、中国声谷、合肥创新院等孵化器也成立了孵化器党组织,在同步开展企业培育孵化的同时,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做到企业入园与党员信息同步掌握、组织覆盖与企业服务同步对接。另外,高新区还将互联网企业党建纳入基层党建整体布局,成立全省首家互联网企业党委,打造“网络e支部”“网上党校”等学习平台,“致青春”“创分享”等网上互动平台,推动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创新文化,让红色基因传承到更多青年人才的心中。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