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在经营到一定程度时会选择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这是全球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国家标准GB/T 19001在我国实施。虽然名字不同,但内容基本相同。可以认为,GB/T 19001是汉语“方言”的ISO9001标准,两者是一致的。
很多企业管理者对系统认证的流程不太了解。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组织人员对企业现有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识别和诊断;
2.最高管理者决策,任命管理者代表,成立质量体系管理小组,制定质量目标和激励措施;
3.各级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质量意识培训和ISO9001标准知识培训,并可邀请相关审计(咨询)机构协助。
4.根据质量体系要求和企业情况准备体系文件。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做我写的,写我做的”。
5.质量体系文件和要求的宣传、培训、发布和试运行;
6.为内部审核员提供专门培训,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做准备。一般要求每年进行两次内部审计,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在这些活动之前,内部审计师需要接受相关内容的培训。
7.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进行整改。
8.在内部审计的基础上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组织的对管理体系的现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方针和目标的实施和实现情况的综合评价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此类评价活动总结管理体系的绩效,找出当前绩效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同时,还应考虑任何可能的改进机会。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要评估组织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对手的表现,从而找出自身的改进方向。
9.完善质量控制体系,逐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10.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申请认证。
认证机构将告知申请人认证业务的模式和认可情况;国家认证规则;认证证书的样式。认证过程的投诉条款等。
11.公司应提交证明材料,具体如下:
12.与认证公司签订合同。
13.认证机构开始审计活动,通常分为系统审计的预审和正式审计。预审,主要是因为认证机构刚到公司的时候对公司的情况不熟悉,所以对公司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核实,确定是否符合认证的基本条件,再决定是否可以进行第二阶段的正式审核。
第一阶段主要包括:公司实际情况是否与系统文件描述一致,系统是否已运行3个月以上,确认公司规模、人数、生产工艺、地点,以及所使用的强制性法律法规等。这个阶段是一个寻路审计。只有认证要求得到确认,验证属实,才能进行第二阶段的具体审核工作。
形式审计:审计的第二阶段,即现场审计,更加正式和规范。
审核检查前,认证公司将告知需准备的材料。
14.根据审核中提出的不符合项实施纠正措施,并提交纠正证据;
15.批准;
16.注册和认证;
17.完善的售后服务
其他18人:
根据ISO9001标准的要求,ISO标准体系必须在企业运行三个月,第四个月才能申请认证。
取得证书后,第二年、第三年进行监督审核,证书有效期可保持3年;重新认证审核将在第四年进行。
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检测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