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海南做什么行业最好 海南创业故事

正是这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无惧艰辛,成立了海南万宁克莱博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海南万宁克莱博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编者按:“大众创业创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很久以前的“春风化雨”,每一个有创业激情的劳动者都被各种有形的行动浇灌和滋润。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展现大众创业风采,2016年海南创业大赛于9月启动,将为有创业梦想的劳动者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Nanhai.com还开始采访往届比赛获奖的典型企业家和团队,讲述企业家背后的故事,希望通过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更多有创业梦想的朋友。

万宁小海曾经是万宁市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沿海地区,也是维系万宁人民生产生活的聚宝盆。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乐和蟹”,产于万宁小海。卓、顾训祥、傅希来等。正在返回邛崃的们,已经意识到万宁小海水生态环境正在恶化,养殖环境容量已经达到上限,周边渔民通过小海的利润急剧减少。2013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本土品牌“乐和蟹”,造福一方,这些学生成立了海南万宁克莱博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乐和蟹康复和小海生态关怀的创业之旅。经过三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以技术为支撑,集养殖、生态养殖、商品成蟹销售为一体的业务体系。目前公司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2015年的海南创业大赛中,这支年轻的队伍获得了“快乐蟹的工业生产和互联网营销”一等奖。

回到故乡,寻找一种原始的味道

“那时候,回家创业不仅仅是为了效率,最重要的是找到家乡独特的味道和原始优越的自然环境。”现已成为该公司董事长的卓表示。他来自海南万宁,祖上以捕鱼为生。2009年在北京读书的时候,他和室友聊起海南特产,却得知正宗的乐和螃蟹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产量稀少,连他自己都是本地人。这件事让他感触很大,于是他开始关注和研究快乐蟹,找到了在北京读书的高中同学顾训祥和他商量,计划养殖快乐蟹。

2012年底,毕业两年的卓放弃了贸易工作,带着几个在城里也有工作的高中生回到武昌村,成立了螃蟹养护中心,希望通过实现人工养殖,改善小海环境来拯救螃蟹。这时,大学毕业在海口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顾训祥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

这些年轻人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调查当地的乐和螃蟹产业。“我们沿着小海走了很久,才抓到一只野生乐和蟹。当地没有专业的乐和蟹农。市场上卖的所谓乐和螃蟹,大部分都是从桂越进口的青蟹。”这个调查让顾训祥非常担心。

随后,在向家人借钱作为启动资金后,6名年轻人在小海养殖区租了60亩地,成立了乐和螃蟹养护中心,开始了对乐和螃蟹养殖的研究。

“以前,这个农区跟四五十岁的农民合作过,我从来没见过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顾训祥说,它们的出现一度成为这个农区的“奇观”。看到这群笨拙的后代,很多农民都把他们当笑话。“他们觉得奇怪。他们大学毕业后再也没见过农民!”

从网上查阅国内外关于青蟹的信息,每天经常巡视池塘,观察螃蟹的生长情况.卓戚慧、顾训祥和他的朋友们并没有被外界的嘲笑所感动,他们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守住寂寞,梦想陪伴着青春泪水

今年年初,有几个后代戴着草帽,穿着球服,被海风吹得漆黑一片,整天在池塘里忙碌却笨手笨脚

成为小海养殖区里的一道风景。


不少人对此深感惊讶:“这一片养殖区,干活的都是四五十岁的农民,从没见过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辜迅翔说,他们的出现,一度成为这片养殖区的“笑话”——“和乐蟹,那是养的吗?都不用养!没见过读完大学还跑过来当农民的!”


不会捕蟹,他们的双手被蟹螯夹得伤痕累累;为研究合适的密度,他们往池塘投入过多蟹苗,结果螃蟹举螯相向,自相残杀,留下满池狼藉;为了大面积取样,他们抽干池塘中的水,满塘螃蟹都被活活晒死……


这些年轻人再次引起当地百姓注意时,是在2012年底。“那些大学生塘里螃蟹快跑出来了,叫我们帮他去抓一下!”来到大学生们承包的一口池塘边时,这些老农们惊呆了:满池塘的大螃蟹们挥舞着钳子正活力十足地往外爬!“天啊!我水产养殖几十年,从没见谁能用一口池子养出这么多螃蟹的!”老养殖户们惊叹。


60亩池塘的第一造销售额达到70万元!整个小海养殖区都沸腾了,老农们挤满了后生仔临时居住的棚屋,向他们讨教养蟹的经验。


“之前海南养殖螃蟹,都是粗放式混养,放任不管。所以对于养殖和乐蟹,我们就是海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辜迅翔信心十足地说。正是这群养蟹外行,从闹出的“笑话”里找到了成功。经过三年多的筹备,2013年7月,和乐蟹保育中心在当地民政局正式备案成立,在此前的4个月,克莱布(取自螃蟹英文crab的音译)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对公司不断拓展的势头,这帮年轻人还有一个新的想法:要将池塘恢复成原有的湿地环境。(海南万宁克莱布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虽然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但这伙年轻的创业者觉得很“值得”:克莱布的和乐蟹追求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环保和社会效益。(海南万宁克莱布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追求本真,饲养最地道的和乐蟹


虽然大学念的是法律专业,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已是公司CEO的辜迅翔却俨然是一位老道的养殖专家。他介绍,在克莱布之前,养殖和乐蟹的尝试并不少,有一种瓦罐养殖的方式甚至从万宁推广到全国,但经济效益并不乐观。因为养和乐蟹和养虾不一样,养殖成本非常高。


和乐蟹虽然杂食,但主要还是靠吃小鱼小虾,市场上没有批量生产的专用饵料,克莱布的小伙子们需要每天去出海的渔民那里收购新鲜的鱼虾螺,来进行人工投喂。


克莱布团队不但养得少喂得精,还尝试用自然农法来有机饲育。在采访中,辜迅翔十分强调池塘中的“藻相”,池塘中各种藻类、有益微生物种群品种齐全,比例合适,水体就会呈良性循环,适合和乐蟹的生长,甚至都不需要频繁换水。他们的原则是杜绝任何药物成分进入池塘。现在他们养殖和乐蟹的池塘里,水质达到了二类水的标准,甚至比小海中的水还要干净得多,这是他们团队非常自豪的一件事。


克莱布团队在一开始就认定:养殖也可以养出媲美野生的品质。所以,他们力图去模拟野生的环境,鲜鱼、螺换着喂,鱼虾蟹混养,降低养殖密度……他们以这些看似笨拙的办法,重新为“和乐蟹”正名。


虽然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但辜迅翔觉得很“值得”:克莱布的和乐蟹追求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环保和社会效益。


为了家乡,创业路上不怕艰苦


路子走开了,但如何发展却需要用心和技术去琢磨。于是公司与海南大学水产学院合作成立省内第一家和乐蟹产学研基地,承接海南省星火科技产业带头项目、海南省重点科研项目等一系列研究课题。经过近三年努力,用他们的所学及克苦耐劳之精神终于攻克了和乐蟹苗种的繁育及生态养殖等系列技术课题、并完成和乐蟹生态养殖技术规程的制订,为有时间选择性的大规模养殖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而公司不但注重生产技术及生态养殖,同时也注重品牌的保护及宣传,2015年 12月份克莱布生产的和乐蟹顺利通过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检测、全面合格,成为海南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和乐蟹国家地理信息标志认证”的企业,并参与编写和乐蟹地标品质认证标准,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连续三年做为海南“和乐蟹”的唯一代表企业参加“海博会”、“冬交会”等一系列大型展会,并同海南航空、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大型企业开展销售合作业务;2015年公司年度销售额达到300万元。克莱布公司经历三年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以技术为支撑,集和乐蟹(锯缘青蟹)育苗、生态养殖、商品成蟹销售为一体的业务体系。


同时,公司建成2000平方米和乐蟹工厂化育苗、标粗、育肥车间,用以开展相应的苗种标粗工作,年育苗量可达500万尾;同时公司为目前唯一拥有和乐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企业,现已同京东商城、工行E代购、海南航空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和乐蟹销售业务。


公司的成绩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赞誉。在2015年的海南省创业大赛当中,这支年轻的团队所参赛的“和乐蟹的产业化生产和互联网营销”获得了一等奖。


辜迅翔说,通过大赛,虽然有不少资金青睐,但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受益匪浅”。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饲养的和乐蟹已达200亩,到年底新增300亩,明年计划发展自有500亩加上千亩合作,并建设和乐蟹育苗工厂,标准化和乐蟹-红树林生态养殖池塘。


对公司不断拓展的势头,这帮年轻人还有一个新的想法:要将池塘恢复成原有的湿地环境,“我们也经常和很多环保组织沟通交流,发现恢复湿地环境和养殖产业其实并不冲突。不仅可以恢复湿地环境,还能够发展生态旅游业。我们希望能够创造出一个样本,然后逐步推广开来。”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2月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孙令正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