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9月22日讯(见习记者任玉婷)近日,多个品牌共享充电宝的消息引起了公众关注。记者走访多家商场、超市、餐厅,发现济南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大多为每小时2元。显然,共享充电宝的“1元时代”已经过去。
在济南恒隆广场,几乎每家餐厅都有共享充电宝设备,扫描微信、支付宝码就能拿走,也能满足消费者异地退货的需求。记者发现,“小电科技”“街电”“云冲吧”的收费标准均为2元/小时。以小电科技为例,其计费以2元/小时为基础,每天封顶20元,合计封顶99元。记者贷款时长1小时13分钟,导致费用4元。
一家酸奶店甚至贴出了三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店员告诉记者,2017年几款共享充电宝的价格都在1元/小时,从去年开始,一直持续上涨到2元/小时。
随后,记者走访了多个个人流量大、人气高的区域,包括大明湖景区、世贸广场、宽厚里小吃街等。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基本为2元/小时。据外媒报道,部分地区共享充电宝的费用已增至3-4元/小时甚至更高。
20日中午,记者来到李宽,一家酒吧门口摆放着24口“小功率科技”的大机器,充电宝一大半都是空的。“我们店是共享充电宝,今年夏天才上市。现在手机续航能力一般,对充电宝的需求相当大。”酒吧老板说。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共享充电宝在共享经济之风中应运而生,其火热势头不亚于单车共享。共享充电宝最早出现在济南时,收费标准多为1元/小时。为了争夺市场,各大厂商也在前一小时内推出了免费优惠措施。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检测平台Trustdata平台发布的《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行业发展分析简报》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用户数近1.5亿。经过激战,共享充电市场基本形成了以街电、小电技术、怪兽充电、通话技术为主的格局。
如今,占据共享充电宝市场90%以上份额的企业集体涨价,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不满。“5000 mAh的充电宝比30元便宜,租几个共享充电宝就是一个电源。钱出来了。”张先生说。
还是在李宽一家面积只有四五平米的茶叶店,一个女孩在等待奶茶制作过程中,一边扫码一边拿着充电宝。“手机马上关机,应该是急着拿。如果它上涨一美元,它就会上涨一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