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来了,都是一样的力量,运送英雄是不自由的。”
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相关政策实施后,一位从事国内教育相关业务的从业者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的感叹。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K12教育机构未来将经历剥离和转型。虽然不同的业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巢下无蛋,行业内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复杂和悲伤”。
除了企业家,在高点投资教学培训赛道的投资机构也踩了雷。多位投资行业从业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很多机构已经取消了教育赛道的投资团队,开始努力学习其他赛道。但对于高点投资的机构来说,虽然资金是“锁定”的,但大机构一般都是多点投资,多轨布局。只要仓位管理得当,单个项目不会对整体收益造成过度影响。
因此,整体来看,虽然有资金的头部教育平台面临着巨大的营收亏损压力,但仍有业务调整和持续发展生存的可能;只要投资机构管理得当,这场政策风暴的影响不会致命;最难的是体量小,资本储备不足,甚至学科培养轨道单一的公司。“可能不需要进行业务调整,直接申请破产清算。”一位投资者说。
投资人:有心理准备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号文件(简称《双减》号文件),引发K12教育培训行业大变革。
引起投资圈关注的内容之一是:《双减》号文件指出“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营;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方式投资学科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票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并购、委托经营、加盟连锁、使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持有或参与学科培训机构。切断了义务教育学科培训的上市之路,并明确表示“对违规者要清理整顿”。因此,上市的义务教育学科培训业务可能面临剥离或选择转型素质教育或职业教育。
一位长期关注在线教育赛道,参与了众多在线教育企业投融资和并购案例的投资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已经为在线教育行业的政策变化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关注其他投资赛道。但在线教育行业监管政策实施后,如何安置教师、如何退还家长预付款等问题亟待解决。此外,一家从事服务新经济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目前公司相关从业人员不再关注教育领域,全部转向其他赛道。
一位管理多家人民币和美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双减》政策涉及的教培企业大多在积极转型,比如转向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只要公司团队好,业务调整完成后资本就有机会退出。而且大机构的投资一般比较分散,没有小机构的集中度高。
根据“电数宝”电商数据库显示,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融资案例111起,总金额超过539.3亿元,超过前四年融资总额。其中,头头在线K12平台辅导作业帮的融资金额高达380.1亿元,占行业年度融资总额的70%。
具体来说,2020年12月28日,作业帮宣布完成E轮
2020年,另一家头部平台ape tutor披露了——笔融资,3月、10月、12月分别为10亿、22亿、3亿,融资总额超过35亿,估值达到170亿。入局的资本机构包括云峰基金、德宏资本、高淳资本、腾讯投资等。2021年2月,市场上有消息称,猿辅导“寻求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投资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双减》政策明确了学科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方式投资学科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票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培训机构。资产方面,给予投资机构的选择是等待被投资企业调整业务,淘汰学科培训班,然后进行二级市场测试;其次,在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下,暂不测试二级市场,督促教育企业节约资金,提高经营效率,并在业务调整后做出相应的分红收益。简单来说,这位人士表示,最稳妥的办法是等待法律法规的细节和业务调整结束后再进行部署。其次,这些后期机构数量基本都比较大,这一次投资的“失败”对整体盈亏影响不大。
教培行业震动
trong>此次《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培行业企业带来巨大震动——表现在人员、业务和股价上。
一位聚焦于互联网领域的猎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来从新东方、作业帮、猿辅导、VIPKID等企业流出大量人员转型跳到其他行业,主要是原先涉及应试教育领域的人员,他们现在有继续从事教育领域的,也有转到其他业务岗位的。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双减”工作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时表示,“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具体来看,《双减》要求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直接限制小猿搜题与作业帮搜题APP;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直接限制VIPKID以及其他提供国外课程的教培机构;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因此已上市的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均需进行业务调整。
《双减》规定涉及到的公司纷纷做出回应。新东方公告称,本公司现正考虑采取适当的合规措施,预期该等措施将对与中国义务教育制度学科有关的校外辅导服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主要为国内K12阶段的学生进行学科类一对一课外辅导的勤上股份表示,其全资子公司龙文教育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比重已经超过公司的50%,《意见》将对龙文教育和勤上股份的整体经营情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学大教育表示,公司主营的K12教育培训业务预计将受到影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业务预计受到影响可能较大。
一级市场中,正在准备上市的VIPKID 以及刚提交招股书的火花思维,上市进程全部被搁置。但在部分教育企业从业者眼中,有“平地一声雷”,却也不至于过分悲观,一位头部在线教育企业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业务调整会耗费巨额成本与时间投入,可长远来看,会遏制行业中过度资本化与过分追求上市的趋势。同时,对政策变动的担忧也笼罩着行业。
在二级市场上,相关企业股价持续下跌,美股市场中的头部教育中概股几乎均跌到个位数。美东时间7月26日,高途已从今年149美元的最高点,跌到2.5美元,市值仅剩6.39亿美元。好未来股价4.47美元,总市值6.39亿美元。新东方股价1.955美元,总市值33.51亿美元。
在主题为“教育新政下的民办学校”研讨会上,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表示,近来教育新政的相继出台,一是规范民办教育,其次打压培训教育,以及处置分流。近二十年以来,杨东平称,整个教育体制的格局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在公办教育之外,民办教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体量,同时出现了第三者类型——体量更大的培训教育。新的行业变化使得教育功能发生了很大紊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全民性的教育焦虑和学业压力。
另外,杨东平称,二十年以前,制定民办教育促进法时讨论的是合理回报问题,而今天,很多民办学校的发展走向了与资本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结合,“如果一个民办学校以上市为追求的话,它的行为就是办企业,而不是办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