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海归创业政策有哪些,2020杭州海归创业优惠政策

留学生回国后去了哪里?

几年前,10个海归中有9个想去北上广深、深圳等一线城市。但近年来,他们的选择悄然发生了变化。

  01

  海归正在逃离北上广

在2020城市魅力榜中,今年最新的新一线城市榜单已经出炉,其中包括以杭州、成都、重庆为代表的15个城市。

图片来自报告

《2019 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海归占全国海归总数的39.57%,新一线城市海归占30.87%。一些新一线城市正在全面逼近一线城市,无论是吸纳海归的数量还是薪资待遇。

《2020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年杭州吸引海归超过广州,排名第4。

olor: #B3B3B3;">  图片来源于报告


  海归不再将北上广深作为自己发展的首要或唯一选择。


  02


  “新一线”城市为何渐受青睐?


  海归们在就业时,除了考察发展机会、薪资水平等,也会重点关注文化认同感、工作环境、归属感、舒适度等精神层面的因素。


  选择就是双刃剑,拥有较高薪资水平的一线城市,同样带来了巨大压力。频繁的 996,难以实现的租房自由,激烈的社会竞争…… 那些迫于重负,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开始另辟道路。


  而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无论是在就业机会、人才落户难度,还是在生活成本与环境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对于海归的吸引力也在逐步上升。


  03


  互联网大本营、金融大佬……


  海归都爱了


  诸多新一线城市都聚集着备受海归关注的就业资源。


  杭州,拥有阿里坐镇的互联网大本营,更是有人调侃道:跟着阿里有钱赚。除此之外,网易、蚂蚁金服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坐落于此。


  据调查显示,杭州的互联网高端人才流入率居于全国第一。而杭州上市公司的市值,在新一线城市中也处于榜首地位。




  图片来源于报告


  成都,更是聚集了券商、咨询、四大等名企,被视为中西部地区金融类机构数量最全面的城市。比如摩根大通、花旗、汇丰;麦肯锡、埃森哲;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安永、德勤等,吸引了诸多金融界学子。


  这些学子还表示:在成都,工作和生(美)活(食)可兼得。


  04


  “新一线”城市正在花式揽才


  除了在就业与发展等方面的吸引力,“新一线”城市为了争抢留学生人才,更是花样百出:针对符合政策要求的留学生,给钱、给房、提供各种福利……


  杭州


  针对高层次的海归创业,可提供 100 万元以上、500 万元以下的资助资金;


  针对“521 人才计划”的入选者,政府可提供 80 万元以上的安家补助;


  留学人员可购买一套 120 平方米以上的人才专项住房;


  创业者可以获得最高 500 万元银行贷款的全额贴息;


  可购买一辆免税车;


  南京


  最高 1000 万元科研成果产业化配套资金;


  可购买一辆免税车;


  最高 200 万住房补助;


  西安


  对发展前景高、科技含量高、经有关部门认定的项目,可给予 10 万至 20 万元无偿资助;


  可购买一辆免税车;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额度不超过 30 万元的贷款贴息;


  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奖励,相当于本人年度工资所得税缴纳金额的 15% 的奖金;


  优先安排其子女就近入学;


  苏州


  给予 50 ~250 万元的安家补贴;


  根据创业项目的规模和进度,给予 100~400 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提供 100 平方米以上的工作场所,并免除 3 年租金;


  可购买一辆免税车;


  成都


  可购买一辆免税车;


  对符合标准并被批准纳入的引进人才,给予每人 100 万元的资助;


  武汉


  两年内免征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按 7.5% 征收所得税,五年后按 15% 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可购买一辆免税车;


  择优给予 5 万~100 万不等住房补贴;


  (注:各地政策请以实时官方通报为主。)


  离开光鲜亮丽但每秒都在向前冲的一线城市,拥抱幸福程度更高、也同样拥有优质发展机会与福利政策的“新一线”城市,会是你的选择吗?




  05


  海归光环减弱,就业也需“自救”


  远赴异国,学成归来,无论你钟情于北上广,还是杭州成都等冉冉新星,都要先回归到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上来。


  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长,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生人数也在对应攀升。求职时的你,不仅要与诸多海归竞争,还会与国内 985/211 的同学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如何才能冲出重围,成为企业渴望寻求的人才?


  根据《2019 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9 成以上的海归表示在回国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的确,很多企业与其冒险去从头培养一位“裸归”留学生,倒不如直接招聘有相关经验的学生。


  不想从海归变“海待”的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救”:


  抓住海外实习机会


  在外留学期间,在保证学业的基础上,大家可以关注实习机会。


  许多国家/地区都会针对留学生提供一些合法实习/工作的政策。大家在入学后,可以自行寻找一些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实习机会,或者通过学长学姐的内推,积累一定的实习经历。


  在感受国外职场氛围的同时,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简历,为之后的求职奠定基础。




  跟踪国内招聘趋势


  不要等到回国以后才开始找工作,要知道,许多小伙伴在国外就开始关注目标企业开放的岗位,优化自己的简历,并且想方设法联系企业的 HR 了。


  建议尽早关注国内招聘市场,了解国内企业的职场待遇、面试场景等情况,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求职碰壁。可以定期浏览企业官网的招聘信息,或者向在国内有工作经验的小伙伴请教,提前做好准备。


  不要忽视人脉的作用


  找熟人内推也是求职时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实习期间,都要积极积累人脉,说不定同专业的小伙伴在未来会把你推荐到某企业内工作。


  毕竟,行业内的人脉都是共通的,有优质的求职资源也可以共享。


  06


  与其人云亦云


  不如做自己的选择


  也许仍然会有人劝你:花了上百万去留学,回国就应该去一线城市,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无论以前的你抱有何种想法,希望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家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锁定适合个人发展的城市。


  希望每一个优秀的你,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