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科创板和创业板区别,十八罗汉创业板申购价格

本文系“平安证券财富顾问中心”提供专题文章

站在科创板开市前夕,股东小明始终记得10年前创业板开市的那个遥远的早晨。当时的创业板是由28家“小”公司组成的“小”火焰,但却为未来10年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十年前创业板第一批“28星”现在都到位了?它们的变化和发展对今天的科技创新委员会可能有什么影响?本文将逐一梳理。

创业板10年:数量和市值齐飞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经过十年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75%,符合当年创业板成立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中小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成长发展”的预期。

十年前,从上市公司数量来看,,第一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只有28家上市公司,但十年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约773家,企业数量突飞猛进。

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市值规模来看,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只有100多亿。如今,有三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过千亿,分别是文氏股份、迈瑞医疗和(当代安普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东方财富和爱尔眼科也非常接近过千亿市值。

命运各异:有的十年10倍,有的濒临退市

第一批创业板上市公司都是当时精挑细选的项目,至少他们是各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比如特瑞德是箱式变电站的龙头,与铁路建设关系密切;比如神舟太岳作为飞信的运维运营商,过去一塌糊涂,对比对象是微信;比如南方是通风和空气处理设备的龙头;探路者是户外用品市场的领先品牌等等。

首批“28星宿” 从总体上来看表现可圈可点:

2012年12月,1、从板块收益角度,首批28家企业持续正收益。最低收入为24%。如果持有3年,其收益为44.5%,期间最高收益为162.5%。如果持有5年,其收益为最高收益(282.9%)。如果上市后一直持有,收益为38.8%。

2、从相对收益来看,首批28家企业相对于沪深300、中证500持续存在超额正收益。以2009年10月30日第一批企业上市日为基期,相对沪深300和沪深500的相对收益在2010年2月出现最低点,分别为58.2%和41.4%。其相对收益的最大值是指相对收益自持有以来达到300%以上。

3、与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比较,距基期3

年后,超额收益才逐步体现。由于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2010年5月30日才发布,我们以这一天为基期进行比较。相对于创业板指、创业板综来看,前3年这28家公司超额收益并不明显。在第3年往后,5-10年期间,相对创业板指、创业板综超额收益较为明显,分别为70.9%、40.6%。


4、从业绩、ROE角度看,28家企业营收增速平均23%,几乎一直高于沪深300的15%、中证500的8%。28家企业利润增速平均17%,几乎一直优于创业板指、创业板综。28家企业ROE平均为10%,弱于沪深300的15%左右,优于中证500的8%,与创业板指、创业板综几乎相当。


具体到个股,“28星宿”在创业板经过十年的大浪淘沙,成色尽显。既有爱尔眼科亿纬锂能这种10 倍以上大牛股,也有跌去 95%的金亚科技和大起大落的华谊兄弟;更多的还是伴随行业景气周期而起伏的公司,例如电动车领域的特锐德亿纬锂能,做 CDN 起家但被阿里云腾讯云夹击从而放慢增长的网宿科技等等。


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上市至今涨幅:


以史为鉴,科创板如何筛选“三好”公司?


科创板首批25家即将上市,A股投资者早已摩拳擦掌。


统计显示,最近参与科创板网上申购的账户已经超过310万户,参与科创板的投资者数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参与打新热情高涨,更多的是看重科创板首批股票上市期初的投资机会。


虽然交易制度有所不同,或许还是可以将创业板“28星宿”当时的首日表现来做个参考。从上表中首批“28星宿”上市第一天涨幅明显。其中,涨幅最小的南风股份为75.84%,最大的为金亚科技209.73%。


“28星宿”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想从新股炒作中获取收益往往风险较大,在上市初期投资者参与积极性高,之后随着时间推移,被爆炒的新股多数以一地鸡毛结尾,而具备长期业绩支撑的绩优股会成为最后赢家。


平安证券资深投顾刘华提醒,投资者应该对科创板新股上市后的获利空间抱有理性预期。科创板新股发行采用市场化询价,发行价得到了各方参与机构的认可,发行的估值也基本处于合理区间。不排除部分新股股价包含对其未来业绩成长的乐观预期,甚至含有一定程度的估值溢价。科创板新股和现有A股锁价发行下的新股获利空间,肯定是不一样的。


只有当科创板股价进入合理估值区间,投资者应该遵循平安证券科学投顾的“三好”原则,在选择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的基础上,可以择机参与,但一定要精选标的。相信在10年后的科创板也会出现像创业板“28星宿”当中爱尔眼科亿纬锂能这种10倍以上大牛股。


只有当科创板股价进入合理估值区间,投资者应该遵循平安证券科学投顾的“三好”原则,在选择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的基础上,可以择机参与,但一定要精选标的。比如首批上市公司中,管理层和核心员工以及具有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的产业投资者参与战略配售的重点企业。


这些公司已经符合“三好”原则中的前“两好”——好公司和好行业(管理层和核心员工以及产业投资者看好),投资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这些公司的“好价格”


最后强调一下:在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的情况下,持有中签新股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在上市交易第一天兑现收益,普通投资者静观炒作,尽量避免追高参与。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数据来源】wind。


【免责申明】本资讯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做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因依赖本报告进行投资决策而导致的财产损失平安证券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