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布鲁塞尔2月5日电时事通讯:远洋轮船上的年夜饭
新华社记者潘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刚刚停泊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天秤座”餐厅,温馨而幸福。20多名船员围坐在中远海运比利时公司总经理刘腊春等来访客人身边,分享了迟到24小时的年夜饭。
作为海员出身的刘腊春,经历了远洋船员的艰难,为多年前风尘仆仆的同事们准备了丰富的慰问品。由于延迟离开汉堡港,天秤座最终在元旦凌晨2点抵达安特卫普港,原本的团圆饭不得不改为元旦。
最后,远洋船员们可以好好喝一杯了。然而,节日的气氛掩盖不了乡愁。虽然科技的进步让远洋船员可以随时收到亲朋好友的祝福,但家人包好的饺子却不能吃,家人团聚的日子也不能陪伴妻儿。
当被问及对家人的亏欠时,59岁的天秤座队长顾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了一段视频。视频中,顾队长4岁的孙子用温柔的声音庆祝新年:“祝你新年快乐!”
顾队长看了很多遍这个视频,但这一次,他眼里闪过了泪水。平日里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所以顾队长在尽力为家人付出。妻子做了癌症手术,他坚持一个人在医院住15天;虽然有兄弟姐妹,但他坚持独立承担老母亲的所有赡养费用;除夕夜全家必须在老母亲家过春节.
吃了年夜饭后,顾队长谈了自己的担忧:如今,愿意投身远洋运输事业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少了。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导航技术系的实习生朱琳(音译)表示,班上32名学生中,只有8人选择了与专业相符的工作。然而,这个23岁的男孩第一次在国外过春节,决心投身远洋运输。他向记者透露,他决心成为中远海运最年轻的船长。
很多人羡慕能环游世界、见多识广的远洋船员,但他们的辛苦和牺牲却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船只来来去去,船锚来来去去,船员们终日游荡。大多数时候,他们面临着单调的海景、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糟糕的社会生活.
没有远洋船员,全球化就是空中楼阁。世界经济的繁荣取决于远洋船员的贡献。刘腊春告诉记者,“我们都是追梦人。新的一年,我们勇于开启改革开放,以航线为纽带,打通中国与世界海上运输生命线,与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