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上班与创业的优缺点 创业比上班好吗

我发现我的很多朋友对创业都很矛盾。他们都有独自创业的激情,都担心失败后的悲惨命运!因此,很多朋友想了很久,最终决定拭目以待。一月之后,年复一年,岁月流逝,时间不多了。他们沉浸在工作的事业中,无法自拔。当他们结婚并提供住房时,他们的经济枷锁变得更重,他们无法再次战斗。最后,他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运,工作一辈子。

中国温州人自称是中国最富有的人。我认识几个温州的年轻朋友。当他们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他们的想法是不同的。他们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宁愿睡地板也不愿意当老板”或者“我宁愿一个月的生意赚1000元,也不愿意一个月的工作赚3000元”。这些观念被认为是长辈在生活中的告诫,成为他们心中做事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一些观念,与很多其他地方的思维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即使现在有类似的选择,我估计很多朋友也只是和自己的选择相反。但这种想法很超前,让温州人与众不同,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思维决定出路”!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瞬间就忘了,但我身边的事实总是在验证这个道理!我大学有一个女同学,她是班里唯一的温州人。她很丑,不努力学习。她的父母在家里经营一家皮鞋厂,所以她经济上很宽裕。班里每次考试都是中低年级,有些钱喜欢炫耀,所以男同学不追她,女同学看不起她。但是,这个女孩喜欢夸自己想在毕业后的五年内给未来的丈夫买一辆宝马汽车作为结婚礼物。大家都觉得她是指*,更讨厌她。然而,这个女孩的行为不同。还有的忙着通过考试,学习考研,提高知识储备,为以后找工作做准备。她最不喜欢的是学习。她最喜欢的就是晚上在学院门口摆摊,从周边小商品市场进来一些劣质小玩意,大声吆喝,赚不了多少钱。后来她卖糖葫芦,但是不赚钱。后来她买了高压锅,晚上还买了爆米花,两块钱一壶,这样就可以和毕业混了。毕业后,她直接去了杭州丝绸街,没有找工作。在亲戚的帮助下,她开了一个小门面。三年后,据说她发了大财。她甚至开着本田参加同学聚会。五年还没到,但很多同学开始相信她当初给老公送宝马的承诺。这个现实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个女生的想法比较超前,别人在考研、学习、研究上花了很多心血,她却一直在找生意,从来没有想过以后要去工作。结果她毕业几年就成了所谓的成功人士,而其他在大学综合素质比她高很多的学生要么拿着一两千的月薪,要么刚毕业就去找工作。也就是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不同的想法决定不同的出路!这个女孩智力平平,性格一般,长相丑陋,但唯一可贵的是她有先进的思想,她要自己创业,坚持做得比那些考取硕士、博士的人更好。回头看,80年代的温州人和80年代的温州农民、四川农民都是最早开始流浪的人。温州农民通过修理雨伞、钢笔和铁锅,或者卖小百货在中国游荡,简而言之,到处流浪。四川农民谋生的方式是直接在广东打工。80年代敢于出门的人都是勇敢的人,因为信息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深感恐惧。四川人和温州人都有勇气和魄力,但因为观念不同,走上了不同的致富路。

29年后,温州农民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他们掌握了中国最吸收的商业技能,他们的财富甚至可以让他们的后代出国到欧洲做生意;然而,四川的第一代农民工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继续在四川老家过着贫困的生活,而他们的年轻一代则继续涌向广州,接受老板的残酷剥削,成为社会上最贫困的阶层。

这是什么意思?因为父母的选择不同,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后代!温州农民的辛勤劳动彻底让自己和后代摆脱了贫困,而四川农民的辛勤劳动却给后代带来了无尽的悲哀和贫困。

思路决定出路,又被验证了!

浙江有一位经济学家非常了不起。他总结了浙江人的工作理念:“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当然这是极其极端的,很多工作的朋友都不愿意听,但是仔细想想,这个人说的确实有道理。

为了寻求自由,狼宁愿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维,每天在大草原上奔跑,肆意捕杀牛羊,尽可能享受大自然提供的一切美味,吃完后躺在草地上,什么都不想,享受阳光和自由的空气,它们是大草原的主人,它们有的是尊严。但是当寒冷变冷时,

来临时,他们必须学会抗拒暴风雪的寒冷,学会在厚厚的雪堆下面寻找猎物,时常忍受饥饿的痛苦,随时担心自己冻饿而死。狼的生活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狗的生活恰恰相反,平时狗只能吃主人剩下的残羹冷炙,被主人吆喝着到处忙活,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只有摇尾乞怜,狗的生活是有保证的,虽然从来吃不到什么美味,但是冬天到来时也不担心挨饿受冻,有主人的屁护,狗们感恩戴德,发誓下一辈子依旧为主人效忠,即便主人肆意的打骂狗们,狗们也多半不敢吭一声,因为听话和驯服是狗们的标志。委曲求全是狗们的标签,为了稳定的饭碗,为了自己老时有一份固定的口粮,一切都认了!


  


如果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进行比较,估计我们大多都是过着狗的生活,稳定安逸,但是永远吃不饱,想离开主人家的狗窝,但是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


  


我感到现实中的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大多是做打工狗,而不是做创业狼。可能很多朋友会说,刚出校门的学生,哪里有资本和经验去创业呀?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公司打工几年,储备点经验和资金,然后几年后有机会的话再自己创业。


  


其实这样的想法证明是很错误的,一个大学生单位工作几年后,不但赚不到创业所需要的钱,更是无法学到创业的经验与技能。打工生涯学到的东西对创业基本上是没有用的,因为两者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到的经验体会也不同,只能这么说,打工几年后你唯一获得提高的是打工的技术技能,而创业最不需要的就是技术技能了。


  


更可怕的是,打工几年后,年轻人普遍会丧失创业的激情,丧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越来越沉湎于单位之中难以自拔,后来创业的念头只能永远的留在心底,成为永久的遗憾。等到年龄到了40多被老板辞退的时候,才后悔20年前为什么不出来自己创业呀!


  


那么做创业狼的要求究竟高不高?


  


我的答案是:只要有做创业狼的理念,哪怕口袋里只有100元,照旧可以创业成功!


  


人家早一辈的温州人出来做生意口袋有几个钱?不是靠换鸡蛋换铁锅赚的第一笔钱嘛。你口袋里只有100元,至少可以在街边摆个地摊,冬天卖点袜子手套什么的,夏天卖点菠萝什么的,资金充足一点后可以搞个烧烤之类的,反正,钱再少,也能走上创业的道路,关键看你想不想做创业狼?



打工人生与创业人生一定是不一样的。


  时间长了,打工者的性格与创业者的性格会有越来越大的差别。


  我们扪心自问,打工时间长的朋友时不时觉得更加患得患失,害怕外面陌生的世界,害怕失业的危险,心灵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心态不仅逐渐的疲惫和懒惰,整个人也没有了锐气和精神,只好安慰自己知足长乐,淡漠名利。但是生活变得越来越平庸,家庭的经济负担越来越沉重,房子和孩子教育日渐成为自己脖子上的经济绳索,勒的越来越紧,透不过气来,只好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逐渐适应城市小爬虫的定位,自己本来就是庸人,庸人何必自扰之,发财是人家的事情,咱没有那命。


最恐惧的第一件事情莫过于听到公司效益不好,要裁员的消息,最要紧的事情和领导搞好关系,坚持学习恭维逢迎拍马屁,入乡随俗嘛。思想麻木了,只好随大流,毕竟饭碗在领导或老板的手心里面,想让你滚蛋,就得滚蛋。


  最恐惧的第二件事情,是看到自己年龄的日渐增长,可是自己的工作技能却没有获得任何提高,虽然靠着资历老工资也越来越多,可是看着那些新进来的年轻大学生,生龙活虎的干活,却只要那么一点的工资,老板的敲打在耳边响起,看人家年轻人吃的少干的多,你们这些老革命越老越不行了。难怪,打工生涯的结果是越老越贬值,尤其到了40-50年龄段,简直是事业最悲惨的阶段,时刻濒临深渊,如同趟地雷阵,动辄下岗失业。


  有人说过去10年是蓝领工人下岗的高峰期,未来10-20年将是白领工人下岗的高峰期,你一位自己曾经读个大学就是精英了?社会不断进步,你的知识结构,身体素质,职业理念早就不如人家刚毕业的大学生了。老板是现实的,肯定率先在遇到危机时裁掉那些40-50年龄段的白领工人。


  所以说你现在有个稳定的工作,你觉得安全,其实等与在你身边按了颗定时炸弹,等到10多年后,它会爆炸,你那时失业的痛苦与代价恐怕要比现在残忍100倍。


  那么创业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呢?


  我有一个私人关系很好的亲戚,目前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他今年39岁。原来是退伍兵,后来专业进入一个国营单位一开始老是受气,个性强的他立即辞职选择下海闯荡。十年后已经家产上亿,春节我们亲戚聚会时他告诉我:“XX,你是咱们家族中学历最高的,又在大学教书,告诉我年收入是多少”我老实的回答:“年收入不足5万元”。他继续说:“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公司里为我打工的那些职员中学时代学习都比我好,所以学历最差的也是中专,我当年高中三年真是拼了老命,但是连了中专也考不上,只好去参军,所以一直对那些有学历的文化人很尊重,觉得他们智力高,工作能力强。可是现在我竟然是他们的老板,给他们提供饭碗,这个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他接着分析:“我认为一个人失业的成功取决于三商,即我们平时所讲的智商,情商和胆商,但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他的三商重要性应该这样 排列:胆商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目前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是很片面的,仅仅在智商上优人一等,可是情商与胆商根本没有包含在内。而学校淘汰的人群中可能恰恰蕴含了大量的经营人才,所以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逆淘汰,生产出来的毕业生产品大多是高分低能的庸才,虽然聪明,但是懦弱胆小,不擅交际,社会生存能力自然很低下。”


  我听完我亲戚的话,大吃一惊。他的话好像真的很有道理呀!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现实好像确实是这样,胆子大的在生存竞争中往往比聪明的人有优势呀。


  而聪明的人往往胆子小,而胆子大的人往往不是太聪明。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读书越多的人越聪明,可是书读的越多的人,往往胆子越小,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三思而后行,凡而是那些读书少的人喜欢先行动后思考,但是这些行动力强的人往往率先成功。


  从智商角度来衡量,中国目前智力水平最高的一群人,往往是所谓的硕士博士,教授群体,他们大多在高校里工作和生存,但是这些所谓中国最聪明的一群人整体收入水平却不高,现在一个高校的博士年正常收入5万元,硕士4万元,教授也多半不会超过8万元(这是我所在的江苏地区的高等院校)


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最聪明的群体收入却远远不是最高的,甚至连公司打工的高级白领都不如。


  最后我想得出一个结论:学习好没有什么用!


  中小学,学习好是为了考上好大学,大学学习好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可是社会现实是学习好的人群职业生涯收入并不高。其实表面看创业面临的现实风险比打工高很多,可是从长久看,打工带来的风险更高。


  创业的风险是失去近几年的预期打工收入,甚至破产后还得赔进去自己借的一部份钱,但是毕竟年轻,能够屡败屡战,从失败中汲取养分和经验,经商水平与能力一次比一次高,逐渐融入经商人士的群体后,眼界和经验日积月累,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只要真正的跨入了生意门,将来的事业基本上一片坦途。钱也越赚越多,财富积累越来越多,自身的价值也能得到最大的体现。


  相反,打工生涯持续下来,近几年确实平安无事,可是你其实在不断的贬值和缩水,而不是越来越强健。打工的时间越长,你会越来越心虚,越来越胆怯,10几年后,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炒掉鱿鱼,失业下岗,你看看那个风险大呢?


  


  理念决定了你如何选择,选择决定了你踏上哪一条路,走上哪一条路决定了你将来的人生过程和结果。


  古人还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其实很深刻。天下365行,其实行行都能做,但是同样一个人,选择了做生意和选择了上班,将来的区别就很大,真的太大了!


  如果你选择了打工生涯,可能你绝对幸运,将来可以做上超金领,年收入不过几十万,如果你很不幸,做了低级白领,也许每个月只有一两千元,猪肉涨价你家估计吃不起猪肉,鸡蛋涨价估计你家得少吃鸡蛋,即便这样卑微的生活,心中还常存恐惧,害怕失业。


  


  如果你选择了创业生涯,可能你绝对的幸运,将来可以做中国富豪级人物,可以动辄捐助几个希望小学,时不时的享受高尔夫和私人游艇;如果你经商能力不行,只能开个杂货店,甚至在菜市场卖个豆腐,白菜什么的,你也能赚个一两千元,和低级白领过差不多的日子。但是你不怕失业,因为每天都有人来买豆腐,买白菜,这又是比白领生活强的地方。


  


  可见不同的理念,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生。今天去理发,还是那个老理发店,剪一个平头5元,我是他的老顾客。这个理发店位于我家门口的巷子里面,大概面积15平方米,月租金只有350元,加上水电,不会超过500元每月。


  理发老板是个35岁的南通乡下人,十多年前就带着老婆来扬州谋生,靠着在乡下学的理发手艺,竟然在扬州扎下根来,养了两个孩子,还买了一处老宅子。


  我和他很熟悉,他是万事通,每次来理发总喜欢听他吹牛,也算了解新闻的一条重要途径。他得意的告诉我,扬州莱茵苑小区的房子在过去3个月内,涨了每平方米900元,我说那个与我们穷苦百姓无关,


  可是他神秘的告诉我,与他有关,我好奇的问他莫非他在哪里有房产?


  他告诉我前年时他在那里一楼临街的地方买了一处60平方米的商铺,当时价值50万,现在已经涨到近80万了,他当时首付30万,按揭贷款20万,房子到手后简单装修户马上出租给一个私人诊所,叫木香诊所,就在扬州盐阜东路莱茵苑小区的路边上,扬州本地人去了都能清楚的看到。他告诉我租金正好可以支付他的贷款,现在他经济上没有什么压力,唯一的梦想是再干20年,退休享受生活。


我吃惊的很,想到他的一个如此小的理发店,平时只有他一个人理发,按我的计算,每月赚钱不会超过2000元,和打工差不多,可是根据他买房的资金实力计算,他一年应该收入在6-7万,月平均收入在5000-6000元,我连忙问他月平均收入是否可以达到5000元,他只是笑笑,没有回答,也没有否定。


  我不由感慨,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做小生意的不赚钱,与他们打交道时甚至可怜他们收入低,谁知道很多不起眼做小生意的收入比我们打工一族高多了。


  近段时间有机构在美国民众中做个实验,调查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


  结果负面印象居多,当然也有好印象,本着学习改正的态度,优点咱就不说了,只说缺点。


  1、中国人最缺乏的品质是诚信与责任感


  2、中国人最常表现出的特点是自私与功利


  3、中国人最不提倡的一种宝贵品质是:冒险。


  


  看来除了1,2两点大家熟知以外,中国人最缺乏的重要品质竟然是冒险。难怪中国普通百姓生活只能够觉得平庸与无聊,卑微而绝望,关键在于缺少了冒险这一重要的佐料。


  只有生命中增加了冒险这剂良药,一个人才能恢复激情,回复战斗力,才能在人生的竞技场中表现的像一名勇士!


  勇士都会得到上帝的垂青和奖赏!


  其实冒险是中国最最稀缺的一种优良品质。


  很多人担心冒险后的失败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可是那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屡败屡战,冒险的人最终的收获要比普通人大的多。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结果。


  绝大多数人习惯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越是智商高的人越容易陷入这个悖论中,难以自拔。


  看来上帝是公平的,赋予人智慧的同时,往往剥夺他的勇敢。


  所以世界上享有精彩人生的人总是少数。


  国内一位著名经济学专家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打工者要想衣食无忧,过上正常、幸福的生活,一辈子到底得挣多少钱?”


假设在正常情况下, 我们从出生到成年大学毕业时22岁,我们有幸一直工作到60岁,这样我们打工人的一般职业生命为38年,那么这38年是为我们将来做准备而奋斗的,假如我们能够活到80岁,60岁到80岁这20年里,如果我们的每月1000元的生活必须开支,以及每月500元的医疗费用储备开支(因为在那个时候疾病会频繁的光顾和困扰我们),所以必须应该要有36万元的养老准备金,这还算不上我们超过80岁的那部分开支呢!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自己挣多少钱才够用。假定在货币价值稳定、没有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我们广大职业经理人为了维系简单的生活而生存,挣4000元就够了(还要有个前提就是基本的住房已经不是问题了),其中2000元用作目前的每月生活开支,1000元用作养老储备开支,500元用作年老时的医疗费用储备开支,500元用作子女的的教育费用投资。


如果打工人对于目前每月2000元的生活水准还充满恐惧,如果我们现在挣4000元还不够化的话,那么我们将来的生活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我们还有打算项目投资、打算深造、打算住更大的漂亮住房、打算出国旅游,那么这个数目就远远不够了,现在我们的父辈有单位可以依靠,有我们这一代天良未泯的儿女锦薄相助,有同事朋友的余温,还有社会的关注和关怀,但是如果等到我们二三十年以后,等待我们的更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不久前,我一位好友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今年春季前期,好友陪同其72岁的老父亲专程到武汉去探访亲戚,谁知在即将返程的时候,老父亲突发故疾、昏倒在地,连忙求救120将病人送往武汉同济医院进行抢救,在急诊室抢救了几个小时后,老人总算脱离了危险,医院表示病人是多器官衰竭、自身身体状况很不好、病情很复杂,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和观察,但是目前同济医院的骨干医生都在休息,医务救护力量有限,要求家属尽快接老人回当地医院进行救助和观察治疗。由于老人的手术后不能乘坐飞机、又不能坐火车,医院建议租赁武汉同济医院新进口的救护车护送,家属立即表示同意,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启用了一级护理方案,救护车上除了输氧、输血等硬件设备外,还专门配备有一名医生和二名护士,最后终于安全把老人送回了当地,接着又连忙安排住进了当地最好的一家大医院,托人找了最好的专家大夫进行救护和医治。老人经过了三个多月的辅助治疗和精心调养后,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并逐步好转,现在已经可以下床了。


  


  说到这里,好友面露难色,现在我们条件好了,有这个能力了,老父亲比老娘运气好啊(好友的母亲几年前也是由于病情恶化最后去世的),说完拿出了老人的门诊费用账单在我面前晃了晃,笔者接过来看到,长长的流水账单汇总栏清楚的标记着费用合计:二十四万七千九百元整。好友叹了口气,最后补充到,这还没有算在武汉同济医院的几天的住院费、手术费五万元,租赁同济医院的救护车二万元,更不知道接下来还要花费多少,只有希望老人身体能够康复。。。


  


  作家史铁生在谈到他得了肾病,不得不以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感受时说:“透析的费用之高是很少有人能够自力承担的,辛而我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支援,否则不堪设想。否则会怎样呢?一是慢慢憋死(有一点钱的),二是快快憋死(没有钱的)。但是,憋死的过程都是一样的残酷,身体渐渐肿胀,呼吸渐渐艰难,意识怪模怪样的仿佛在别处,四周的一切都仿佛浸泡在毒液里渐渐的僵冷。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感觉,最坏的感觉是:你的亲人在一旁眼睁睁的看着你,看着这样痛苦的过程,还束手无策。


  很多人很清高,觉得谈钱太庸俗,赚多少钱才够呀?


  其实在中国这样没有保障的国家里,没有财富自由,你就无法人格独立,你不仅无法为你的妻子孩子,父母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甚至在他们遭遇疾病的威胁时,由于你没有足够的钱,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亲爱的人离去。


  所以为了获得有尊严的生活,你必须在年轻时学会赚钱!所以,对于打工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必须先行动在思考!思考致富!我们可以问问自己:


1、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三年后、五年后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2、如果明天失去工作,你能维持目前的生活多长时间?


3、如果明天收入中断了,你会怎么办?


4、如果某一次疾病或意外耗尽你所有的积蓄,你该怎么办?


5、如果灾难降临,你是否有能力可以保护你和你的家人=======================================================


老板与打工者的区别1、考虑的问题不同一群老板聚在一起,大家所交流的话题大多是商业环境,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生意等等。向对方展示的也是自己光辉灿烂的一面和发展的一面。一群打工者聚集在一起,牢骚往往占了多数,骂老板刻薄,埋怨工作量大且与收入不对称等等,很少有打工者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满意的,向对方展示的也更多的是自己没有得到重用没有得到发挥的一面。当然,有牢骚未必是不重视自己的工作,因为“嫌货的才是买货的”。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人在跳槽前反而异常平静,而成天把跳槽挂嘴边的人一般是那些一直做下去的人。2、老板和打工者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心态上:长远目标与短期行为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板,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要达到目标需要经过哪些过程,具备长远眼光,拥有战略意识。而作为打工者,着眼点也就是当前这两三年,往往第一考虑的还是安全感,如何保住现有的饭碗,自然不会想得太远,也不会太高。而且,很少有打工者能进行换位思考,站到老板的角度去看问题和考虑问题。也就造成很多打工者很难与老板沟通。解决问题与完成工作  老板对一件工作的完成定义是指把某件事彻底被解决,今天能搞定的一定不拖到明天。而打工者会习惯性地把工作按照天数来分解,每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时间一到心里就习惯性地想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钟都不愿意。单个环节与整个系统  打工者接到一个指派工作任务后,进行处理或是分解后转交给其他同事,然后在他看来,这事就差不多算完了,反正他负责的这块已经做完了,至于转交出去的工作是否被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那就不是他要操心的范围了。长此以往,许多打工者已经习惯只管自己的二亩三分地,严重缺少整体系统概念。而老板常常看的是整个任务的完成。推脱责任与承担失败  在一个企业或是公司里,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在出现事故后,老板要追查责任人,大家异常统一、步调一致地互相推卸责任,极少有人会站出来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打工打久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回避,然后就是设法推给别人。这样一来,打工者也就愈加不可能从失败和失利中学习、吸取教训。其实,老板们的成长就是从一个个自己承担失败,并从中总结分析了问题原因所在、积累经验而来的。个人意识与联合力量  很多的打工者脑海中都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总希望在一些事情上表露一下,在老板面前表表功,为了不被其他同事抢了功劳,所以有时候就会冒一定的风险(当然是以公司的资源为成本的)一个人单枪匹马干点什么出来,当然,要是出了娄子,最后还得由公司承担,很少有打工者们会从降低成本及风险、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去主动联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大手大脚与成本概念  作为老板,公司的每一分钱的支出都会算作是成本,省下来的就是利润,所以,精打细算是许多老板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为。而打工者们却是大方得很,反正公司的资产是老板的,只要自己工作方便顺手,浪费点又算什么,以至于许多打工者在自己做老板的时候,还改变不了在打工时养成的大手大脚的习惯。办事一条线和思维多样化  条条大路通罗马,完成工作不止一种方法,但打工者长期打工生涯下来,已经习惯了用单一思维去考虑问题,A事就用A类解决办法,B事就用B类解决办法,很少会去用超越性的思维来从多角度多方向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工真是害人不浅,长期的打工固化了人的思维,淡化了人的责任感,扼杀了人的创新思维,没有成本概念,缺乏长远规划。最为关键的是,打工打得越久,看问题的视角就越悲观,自己也就越自卑。所以提醒各位,即使一时不能当老板,也要抱着老板的心态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