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在学校生活过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很想吃东西,但是他们更愿意饿着,因为他们懒得动。其中,不少人饿着肚子就去世了,但武汉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姚蓝却发现了商机,创办了“零食盒”,为学生提供宿舍零食。
所谓“零食盒”,就是一个没有盖子的塑料方形收纳盒,半透明,可以看到包括方便面、饮料、脆骨、鱼条在内的副食零食。当然,这些产品都是他们通过问卷了解了各个宿舍学生的口味后挑选出来的。盒子外面有一个二维码,学生选择零食后可以扫码付款。
零食盒赢得了学生们的青睐,因为它真正满足了学生们在宿舍的零食需求。如今,“快餐盒”已延伸至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等四所高校,入驻学生宿舍3000间。目前“快餐盒”日销售额1万元,利润可达20%。
但结合“快餐盒”的综合情况来看,除了消费场景已经从公司办公室搬到学生宿舍外,就像是低端版的“无人货架”。这种模式被认为具有投入成本低、节省人力、无限接近消费者、刺激消费者消费冲动等特点。这些众多的优势吸引了许多资本进入。
据统计,今年年初至7月,无人货架领域披露的融资项目多达25个,累计金额超过28亿元。从8月份开始的短短两个月内,已经披露了30多个“无人货架”项目,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其中多家企业宣布融资,资金轻松过亿。
在前一篇关于“JD。COM到家,进入无人货架”,我们也说过,无人货架成本低意味着门槛低,可重复性强,竞争力会下降。为了无限降低边际成本,无人货架企业应该扩大数量。地点越密集,运营和维护成本就越低,同时还能赢得货源的议价权。
但是随着入局企业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办公资源的成本会更高。一位投资人说:现在一些写字楼的入场费已经到了2000元。这样,“无人货架”就不是低成本的“好生意”。同时,配送点分散带来的物流成本和货物损耗也不容忽视。如果经营或管理不好,可能会出现越做越亏的尴尬局面。
然而,无人货架最大的问题是商品的损耗率无法控制。有人说,所有挑战任性的项目都不会有好结果。毫无疑问,无人货架是一个挑战任性的项目。据统计,无人货架的平均线货损为10%,甚至超过30%。至于“快餐盒”,虽然没有数据看到它的破损率,但按照3000间宿舍的日销量来看,应该不会太低。
至于小吃盒,它的创始人姚蓝说:灵感来自自动售货机。然而,与目前的自动售货机相比,它们的功能仍然相差甚远。就拿最近进入武汉的智能售货机领域的佼佼者Bangmat来说,占地面积小,适合校园、写字楼、社区等各种消费场景;而且,有很多种商品可以穿上。除了“零食盒”里卖的各种零食,还可以卖牛奶、面包、红烧食品、水果等新鲜食品,利润更高。最重要的是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Bangmat智能售货机的损耗率,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实现商品精准投放。
总之,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创造了更多的零售渠道和零售场景。然而,无论是与“零食盒”还是“无人货架”相比,智能售货机都明显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