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王照玉报道
近日,a股IPO现场检查中高比例申请材料被撤回的消息持续发酵。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并不是这些企业有问题,也不是因为做假账才撤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赞助商的实践质量低”。让市场再次聚焦券商,IPO中的关键人物。
据Flush iFinD统计,截至3月25日,今年注册IPO被撤回终止的企业有75家,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等第一梯队顶级券商,平均超过5家。同时,以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为代表的中型券商数量已达4家以上,投行业务压力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退出和终止的企业中,出现了不少IPO“复读生”,但在第二次冲击后再次失败,包括以《宾果消消消》为核心产品的游戏公司Lemon Micro Fun。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了解到,由于a股IPO上市材料审查更加严格,大量企业退出并终止审查。一些焦虑的企业正在考虑在港股上市。目前港股上市的渠道已经人满为患,排起了长队,从事港股IPO的中介机构异常忙碌。由于产能有限,部分券商对港股IPO的辅导时间表已经排到了两个月后。
同时,据消息人士透露,制度建设也提上了日程。上交所正在抓紧制定生物医药、硬科技等行业拟在科创板上市的上市标准和细则,上市企业将有更多证据可循。
撤回为稳妥操作
面对大规模IPO退出,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IPO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易会满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上直言,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从审批制到注册制,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发行人上市的“可批准性”,即获得批准;现在需要保证发行人的“可投资性”,即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标的,这其实对“把关人”有更高的要求。
易会满指出,目前很多中介机构还没有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
合诚咨询研究总监顾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IPO退出导致的终止只是一个短暂的现象。表面上看是注册制下IPO材料审核现场导致的监管收紧。事实上,上市公司和保荐人还没有完全适应中国特色的注册制。特别是券商还没有彻底了解相关规则,申报和监管应该是同一级别的。
顾认为,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水或带病上市。一些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第五套准则下的相关信息披露,必须是完整的,要积极发现问题并进行披露。注册制上市没那么简单,合规的要求是重中之重,不用担心。
在顾看来,没有必要对IPO退出如此紧张。当各方适应后,注册制下的IPO将进入正常状态。
一家刚刚撤回材料并终止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企业内部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因为监管,注册材料的审核变得更加严格。因此,材料被暂时撤回,审查被终止,因为准备材料需要一些时间。材料完善后,并不是说IPO不上市。毕竟整个公司都在努力为IPO做准备。什么都没有
,需要配合监管层检查和完善。本来人手就有限,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确实耗不起,而且还要面对可能被处罚的风险。”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先撤回,慢慢改。对于新项目,从源头上加强就没问题了。非头部券商承压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面对IPO撤回的企业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保荐的较多。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反正项目很多,撤回对头部券商的投行业务影响不大。不过,对于一些中小券商而言,影响还是存在的。
据同花顺iFinD统计,在2020年券商主承销商承销收入排名中,首发市场份额排行榜的前十名中,“三中一华”,即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位居前四位置,随后是海通证券、申万宏源、中银证券、国泰君安、国金证券、招商证券。而在此次撤回中,招商证券达4家,市场份额为2.36%。
可以看到,从招商证券2020年三季报看出,在收入结构上,招商证券的经纪业务占比最高,达到29%;其次为自营业务占比27%;其他业务收入占比20%,利息净收入占比12%,投行、资管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和4%。
据同花顺iFinD统计,今年由招商证券作为保荐机构的企业有4家IPO材料撤回并终止审查,包括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伦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柠檬微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齐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柠檬微趣和上海拓璞均为第二次冲击IPO。
2016年,凭借《宾果消消消》闯出一片天的柠檬微趣首先选择了新三板,在登陆新三板不久之后,柠檬微趣开始朝创业板发起冲击。此次创业板上市未果,市场认为公司的基本面存在较大风险。柠檬微趣最大的问题无疑是产品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在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宾果消消消》一款游戏产品,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和 2020 年1-6月,该款游戏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96.49%、74.43%、88.92%和95.17%。
同时,公司营业收入呈下滑趋势。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和 2020 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8762.06 万元、33241.56 万元、34828.31 万元和 11223.15 万元。
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核心产品《宾果消消消》活跃用户数量有所下降。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核心产品的吸引力,或推出受玩家喜爱的新款游戏,并取得良好的市场经营表现,则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将存在下滑的风险。
对于此次IPO撤回并终止的原因是什么?公司的经营风险还是上市材料出现瑕疵?作为保荐机构招商证券是否存在瑕疵,未来是否有再次冲击IPO的计划?
《华夏时报》记者向柠檬微趣发送电子采访函,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得相关回复。
“对于柠檬微趣等游戏企业的IPO又是另一个问题,前几年监管层对于影视、娱乐、游戏等行业的企业上市收紧,目前企业们觉得注册制到来,希望借势赶紧上,但是审查材料和信息要求更严了,所以出现了撤回。”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如是说。
作为保荐机构,招商证券在选择辅导企业的时候以什么指标作为考量?具体的标准如何?公司致力于在投行业务开启新的篇章,2021年,在注册制全面推进之时,投行业务未来的战略与规划如何?
《华夏时报》记者向招商证券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