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更需要国家的引导,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大对惠农的投入和支持,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日前,两部门发布 《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其中给出了多个利好政策,农民要抓住机会致富。
一、农业补助
1.从《政策》可以看出,2021年将加大对玉米、大豆生产者的补贴,对产粮大县的水稻补贴和奖励,让种地的老农民得到可观的补贴,降低种地成本。尤其是大豆,它的产量低,养殖成本高,而且农民收入低,所以东北各省也增加了补贴,一亩地可以收两三百元。2.至于今年农业成本飙升的问题,政府也知道农民种地不容易,种植成本太高。因此,发放了200亿元的一次性补贴,以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让每一个农民都能在耕种中有合理的收入,稳定自己的收入,同时保证资金向主食地区倾斜。
3.今年,政府还发放了190亿农机购置补贴,并扩大了农机补贴的种类和范围,确保那些丘陵特色农业也能购置机器进行高效生产,并将补贴金额提高到35%,再次降低了农民的购置成本。
4.对于广大农民,政府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过去称之为“粮补”。但是,它包括三个部分:改良品种,综合和粮食补充。这笔钱每年7月到8月都会记入农民账户,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农民的耕种都有保障,避免土地撂荒和土壤肥力下降,提高大家的耕种积极性。
5.当然,今年政府也提出了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开展耕地“机械化”改造、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任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提供了不少于1000元/亩的补贴。
6.为了提高土壤肥力,避免土地板结和营养简单化,政府还推出了“休耕轮作补贴”,补贴范围从原来的东北地区扩大到黄淮海地区,鼓励玉米、大豆、水稻、油料等作物轮作。同时对河北省漏斗区、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区、塔里木河超采区进行休耕,并给予一定补贴,各地有所不同。
7.为提高土壤保墒能力,政府还支持有条件地区深松整地任务,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其深松要求为25厘米,补贴原则不超过30元/亩,具体标准因人而异。
二、种业补助
1.要在草原牧区推广良种,对养殖户进行适当补贴,对养猪县的生猪良种进行补贴,促进品种改良,培育更多的高效母猪。在黑龙江等10个省份,要推动蜂业品质提升,支持蜜蜂良种繁育,推广现代养殖方式,促进蜜蜂产业链升级。2.对于国家种子生产大县,要加快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粮食作物,鼓励龙头企业投资发展种业,升级技术、工艺和装备,带动种业转型。
同时,要加快农作物种质资源第三次普查,加大优质种源安全保护和鉴定力度,鼓励发展国家级畜禽遗传保种场和基因库。
http://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492a8e69520e48e9b60e672faff7a10d" />三、推动畜牧业发展
1、支持牛羊养殖业加大对青贮苜蓿、燕麦草等饲草的培育,并利用以养带种的方式,调整种植结构,以带动畜牧业对饲草的发展,并通过“粮改饲”的方式,减少对玉米、大豆、小麦的需求,减轻农民种地成本。
2、接下来也要鼓励肉牛羊养殖产业,支持养殖大县提高牛羊品种,加快全产业链的发展,并建立种养结合机制,提升牛羊肉品质。同时,也要振兴“奶业”,加大苜蓿等饲草喂养,保证生乳质量。

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
想要加快农业的改革,就要培育高素养的农民,加快职业农民的培养,鼓励农业带头人、返乡创业者、种养能手、经营主体的农业现代化培养,参加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并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企的发展,形成产业化联合体。
同时,也要加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支持农企、合作社、家庭农场、服务组织的信贷申请,当然信贷担保的范围是农业生产或直接的产业融合项目,中央也会出台奖补政策,加快信贷服务平稳快速发展。

同时,接下来官方还会加大三大主粮完全成本、种植收入保险补助,并推动作物秸秆试点和绿色种养农业试点项目,以带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