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项目的含义 项目定义的根本目的是

“项目”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频繁使用的词汇。“你能找个项目做吗?”“有一个,但是这个项目不容易做,有风险。”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如今国家所谓的“大众创业创新”,也是靠项目。这个项目是围绕人展开的。

我国在项目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比如古代的长城、都江堰、秦始皇兵马俑等工程,即使到了今天,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型工程。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无论从宏观的政府组织还是微观的企业组织,各种规模和类型的项目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数不胜数。

有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经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反复论证,慎重决定的各类大型工程;有政府部门强化的机构改革项目;有企业家和管理者精心策划的开发和推广活动;农民积极参与的科技推广项目;有科研单位遍地开花的科研项目;淮河、太湖、滇池水源保护有“零点”行动项目;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技术创新、创新创业项目等。甚至,出差、组织联欢会或者邀请朋友在家开派对都可以算是一个项目。

项目和项目管理起源于建筑业。但现在,人们对项目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发表在美国PMI专业杂志上的三个案例颇具代表性,也说明了人们对项目认识的发展变化。

(1)新奥尔良河滩房地产开发

新奥尔良是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与墨西哥湾交汇处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20世纪70年代初,该市制定了河岸重建战略计划。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市完成了包括水族馆、滨河公园、商业中心和具有城市特色的江岸有轨电车在内的综合性城市改造项目。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程项目概念。

(2)第15届冬奥会

1988年,国际奥委会在加拿大卡尔加里成功举办了第15届冬季奥运会。这是一项大型体育赛事,有来自57个国家的2000多名运动员、数千名记者和专业人士、数万名志愿者和150万名观众参加。这是一个把大型活动作为项目管理的案例。

(3)残疾人环游世界

5px;">1985 年,加拿大伤残人士瑞克汉森为了证明其身残志坚,拟订并实施了一项举世瞩目的项目计划: 以轮椅代步行周游世界。结果,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用3年时间周游了世界33个国家,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这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典型项目示例。




从以上3 个案例可以看出,每个项目实际都是有待完成的任务,尽管各行业对项目含义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其共性的内容是: 项目是在限定条件下,为完成特定目标要求的一次性任务。任何项目的设立都有其特定的目标。




这种目标从广义的角度看,表现为预期的项目结束之后所形成的“产品” 或“服务”,也有人把这类目标称为“成果性目标”。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另一类项目的目标,称为“约束性目标”,如费用限制、进度要求等。显然,成果性目标是明确的,是项目的最终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被分解成为项目的功能性要求,是项目全过程的主导目标,约束性目标通常又称限制条件, 是实现成果性目标的客观条件和人为约束的统称,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条件,从而成为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作为一次性的项目任务,具有区别于其他任务的基本特征,它意味着每一个项目都有其特殊性,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项目。这是基于项目的整体性而言的, 项目的特殊性可能表现在项目的目标、环境、条件、组织、过程等诸方面,两个目标不同的项目各有其特殊性,即使目标相同的两个项目也各有其特殊性。例如,按照同一设计图样建造两座图书馆,但建设这两座图书馆的项目是不会完全相同的,由于地理位置、施工的地质条件等不完全相同,其地基处理、平面处理、管道布置的施工方案和任务也就不会完全相同。




从上述关于项目的认识可以看到,项目的外延是广泛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是一个项目,组织一次会议活动也称为一个项目。正如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Grace所讲: “在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