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请点击右上角“注意”回村休息。我是一个在农村创业的农民。
2020年即将过去。整理过去一年拍摄的照片,发现拍摄的人物场景并不多。
特别精选以下40张图片,在网上开启个人电影展!在过去的12个月里,我每个月都没有缺席过。
我将把我的摄影展命名为"人物纪实"。
上图,2019年12月22日,南阳站候车室拍摄。
从枣阳回来后,我坐公交车从南阳坐火车回了老家。
上图:农历腊月二十三,赶上过年,看到卖蜜瓜的。
第一个月,我们村绰号“老厨师”的人来地里割玉米秸秆。
老厨师养了一群羊,割下玉米秸秆当饲料。
上图,我们村一个70多岁的邻居在田里的羊场。
这组图片发了一个图集,获得了青云工程奖。
上图和下图也是青云计划奖图集中的图片。
这对“小丑”是我的邻居。结婚后,他们在两头打了三天。
儿媳五年生了三个儿子,都读了研究生。老了,又不打架。
在孙宝英村唱社戏。
看到即将走失的理发师,这组图片还获得了青云工程奖。
上图,一个残疾人在邻村当鞋匠。
我答应给他拍一张地图册,但是因为忙,拍的照片不够地图册用,所以一直放在相机里。
上图:邻村一农民第一次种西瓜,西瓜苗死了不少。
这是雇佣留守妇女,补种西瓜苗,一天工资在60元。
上下,农药施用,防控
ta-gid="6049288" qid="6579803485062042883" mention-index="0">小麦蚜虫。小农户和大面积种地的区别,大面积种地用上了无人机喷药。


上图:我的邻居在掀开小工棚。
我远远喊了一声:老嫂子,别把西瓜踩烂了。
他说,瓜秧还没爬满地,哪来的西瓜呀!

上图,邻村柏枝寺村过会,这位熟人向我招手。
他叫陈红军,也是个喜欢玩短视频的网友。

留守老人,看哪位昏昏欲睡。

上图,这是农村的磨面坊。
从前村村有磨面坊,现在很少看见了。因为农民都不保存粮食,都是买面粉吃。

上图:夏天每次下雨,镇上这个街口就像小河一样。

种瓜得瓜,转眼间,西瓜成熟了。


上图:新收的一万多斤小麦,等着涨价再卖。

上图,这位朋友是卖酒的。
脸喝红了,拎着酒瓶子,看见谁都要敬上一杯。

村里盖房子。工匠里也没有年轻人。

上图:@北农大山邀请我们几个人去他的农业园玩耍。
这是在太行山涉县境内。

上图,涉县清漳河畔东达村,俩小家伙,多皮实?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可能是真的,要不,农村的孩子总比城市的孩子结实么?

我们村里的孩子。令人永远向往的童年。
童年的夏天,知了在树上吱吱叫唤……

转眼间,已经是农历八月了。
邻居信叔在房顶上打枣。

上图这张图片,忘记啥地点拍的了。
因为北方农村禁止烧煤,所以看见大街上卖煤车觉得稀罕。

上图:莫言出生的村庄,高密市平安庄村拍摄。
下图:本人在莫言旧居门口打卡。


上图:拍摄于赣州一个叫六百山镇的地方。
网友邀我帮她家的橙子园拍照。

上图:井冈山深山区拍摄。
这位留守老人在讲解他们家族的光辉历史。

上图:赣州信丰县一个山沟里拍摄。
这是一个沧州的人,在这里隐居。

上图:林州市红旗渠一带,一个村里拍摄的。

上图:涉县云头村拍摄。

上图:涉县岭底村拍摄。
留守老人们……

上图也是岭底村拍的。
被爷爷牵着的童年,你还记得爷爷温暖的双手么?
爷爷就这样把你牵扯大了,你翅膀硬了,飞远了,是不是要常回村看看爷爷呢!

上图:已经空无一人的涉县下庙底村。
这对老人是村里最后搬走的一户,隔几天他就愿意回来看看。

这是涉县孔庄村。
留守妇女被雇佣拾黑枣,中午老板管饭吃。

上图:拍摄于武安和磁县交界处。
两个县的农民,熟悉得像一个村的邻居,见面就开玩笑。

上图,拍摄于涉县席家村。
村民在晾晒粉条。

最后一张,是回村歇歇本人。
我不喜欢自拍,在涉县游走了20多天,要暂时离开,留影一张。
这是2020年12月23日早晨,涉县西达镇上。
巧合的是,于第一张照片2019年12月22日在南阳车站候车室拍的只多了一天。
2020年的时光,再不会回来,闯入我镜头的这些小人物们,就定格在网络上吧!
我在想:世界上少一个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地球照样转;可要是没了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