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设计思维的特点 创业设计思维

成都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鲍总来我的总裁班分享了一段失败的经历。

他的公司刚成立时,他发展了一个合伙人。这个合伙人是他的朋友,也是政府官员,可以帮他的公司介绍业务。

合伙初期,宝总与合伙人约定,合伙人支付8万元,宝总给他25%的股份。

当时公司规模小,盈利能力一般,宝总一下子给了对方25%的股份。对方也同意了,把8万元交给了宝总。

这个协议,没有签订合伙协议,没有注册股东,只讲了一会儿。因为两个人是朋友,信任度很高,所以没有履行正式的法律合同。

第一年鲍总给这个合伙人分红,他给对方10万。相当于对方第一年拿回本金8万,多赚2万。第二年,他继续向他分红,分得14万元。对方很满意。

第三年,公司经营不太好,麻烦来了。宝总只给了合伙人4万元。去年分成14万,今年突然降到4万。这时,对方显然不高兴了。

包总说自己今年遇到了困难,但对方不相信。连包总说可以查公司的账目。对方说,我没时间查,我相信你。

然而,这只是一种肤浅的信念。其实对方也不是很满意。这是他们在发展合作伙伴时犯的严重错误。

第四年合伙人分红达到10万,对方还是觉得少。因为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分红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现在的分红不稳定。

第五年公司亏损,对方意见更大。他觉得宝总没有如实向他公布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利润。

同时,这家公司的老板因为规模小,需要人。于是他请侄女来公司帮他当助理,管理其中一家店。

为了吸引人才,还给员工10股。红利每年按10点支付给他。

但是员工工作能力不好,公司需要重新发展。更多优秀的人才被邀请来管他,他管不了,就跟着跑了。

所以老板觉得憋屈,分红分配,人不满意。给员工10分股份,他们管不了人,只能做小事,不知道怎么收回股份。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没有设计好自己的股权,没有用好人。这些错误导致了一系列的学费,这是不学习的代价。

公司创业期需不需要发展合伙人?

创业时,很多老板总喜欢带几个人合伙,觉得风险比较小。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创业初期,没有必要发展合作伙伴。创业项目不是很大的时候,不能发展合伙人,所以不应该发展合伙人。

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需要发展什么样的合作伙伴,不同阶段需要的对象是不同的。

一、股权设计要给员工预留更多的空间

宝总在创业初期盲目培养了一个政府公务员成为自己的合伙人。这个公务员前两年才给他介绍业务,后来没有业务介绍进来。鲍总是感到失望。当时邀请他做合伙人的时候,他希望能一直提供稳定的生意。

这是因为老板对合伙人期望过高,给了太多的股份。当员工成为未来发展的合作伙伴,预留的份额空间就会不足。

未来,企业

要持续经营发展,靠的不是资源型股东,而是你的团队。所以你在股权设计的时候,没有给员工预留更多空间,把股份稀释得太大,去给一个资源型合伙人,这是极其错误的。


二、尽可能用分红股,不要用注册股

幸好当时包总给对方合伙股份的时候,没有用注册股。如果用注册股,麻烦就大了。


公司规模小的时候,人家花8万块钱占了25%的股份。当你公司经营到每年利润超过300万、500万的时候,就会发现,对方每年分红所得到的回报,远远大于他的付出。


接下来,股东之间的利益不均衡,心态就会失衡,这个时候就会导致矛盾。这就是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盲目把注册股权分出去,导致的极大错误。收了钱也没有评估一下,这个钱未来怎么退出去,导致后面一系列的问题。


三、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股权

就算你想要人家介绍业务订单给你,也没必要稀释这么多股份。一个资源型合伙人,不在公司干活,只是提供一些资源,这个股份最好能控制在5%左右。


如果对方觉得5%的股份太少,也可以先给多一点股份,未来再逐步降低,以先高后低的方式进行操作,也可以解决利益矛盾的问题。


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股份解决。他给你介绍一个客户,这个客户产生多少利润,按比例分给他,这就是用钱来解决问题。


毕竟如果他只介绍三个客户,另外还有几十个客户不是他介绍的,但他都可以坐享其成,也参与分红,导致坐便车,没有贡献也可以持续分红。


所以包总才会觉得心里不舒服,合伙人也觉得不满意,觉得分红分少了,这就是人性的贪婪。


四、设置好退出机制

怎么设置?比如说,超出5倍回报的时候,就可以退回本金。这个退出机制在刚开始合伙时,就应该约定好,而不是等到合伙3年、5年之后,才能去提这个事情,这样解决成本就更高。


这种退出机制叫优先回本退出,资源合伙人投的钱获得5倍回报时,可以退回本金。然后再保留5%的分红股,10年后可以调整到2%。


这个机制对合伙人是有好处的,有5倍的回报,还可以退回本金,没有任何损失。


如果没有这样的退出机制,资源型合伙人的分红比重一直保留25%,公司就没有更多的分红空间留给团队,就意味着未来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公司发展就会遇到的人才瓶颈。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公司出现亏损,可以约定按照股份的比例,让合伙人一起承担风险。


如果对方不乐意,可以换个方法进行约定。就是合伙人只承担一半的风险,比如投资8万块钱,如果公司亏损。他最多承担4万块钱的亏损,这样也可以保证对方的利益。


甚至你可以让对方无风险的退出,但前提是,赚钱的时候你获得5倍回报,今后我把本金退给你,你的股份就要降低。


这样双方合作的条件就对等了,很容易达成共识。


如果对方不断给你提供订单,提供客户资源,就可以让他的股份稳定在一定比例,比如说10%,同时再给他额外的提成,按订单产生的业绩给提成。这就是有两份收益,一份是提成收益,一份是股份收益。


五、激励员工不能用股份

这位老板在公司规模还小的时候,直接给其中一个员工10%的股份。但这个员工跟着公司干了几年后,老板才发现这个人格局不行,管不了人。这是极其错误的。


所以,激励员工,不要直接给持股,要先用分红股。


第一,分红股要跟公司的业绩目标挂钩。


第二,员工必须工作满两年,考察好人品和能力,才能给股份。


第三,员工的股份必须先花钱入股,绝对不能直接送给员工。只有花了钱的股份,员工才能摆脱打工心态


第四,花钱入股的股份,5年内不能退出,这样公司的合伙人体系才会稳定。


第五,设计年度目标,达到目标可以奖励更多的分红股。


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企业家在创业初期,不要一上来就给股份,可以经过两年、三年的目标激励,以这样方式给员工股份才有激励性,才科学。


同时,最好能够建立起五星十档的晋升体系,和OKR的管理法。建立一套管理系统,公司才能持续经营。所谓小公司靠能人,大公司靠机制,机制才是生产力。


总结


第一,在公司还小的时候,就应该学习股权知识。不要等公司大了,再来补这个课。这个时候交的学费,就更大了。


第二,用师者帝,要跟老师交朋友,谦虚的学习。自古以来能建功立业的领袖企业家,身边都有老师。跟老师学习,有老师帮扶,才能少走弯路。


第三,公司在不同阶段,所需的股权策略是不一样的。


第四,股权设计时要预留20%-30%的空间,作为激励分给员工。


第五,股权一定要有收回机制,做好退出机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