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大明与专利实务答案 尔雅创新创业发明专利务实

7月6日,“巴渝乡村振兴感悟”在荣昌举行。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法国、俄罗斯等30个国家的82名留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两天时间,他们近距离观看了重庆乡村振兴建设成果,感受了重庆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

活动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荣昌区人民政府指导,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留学生管理分会主办,重庆邮电大学、重庆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承办。

一个院子

留学生体验乡村生活

荣昌区宛陵镇上树村是明代著名清官于茂坚的故乡。

尚书七组林家大院位于一条五彩路旁,一条环线贯穿整个院落。在这里,湖水碧波荡漾,小溪潺潺流过,树木葱郁,山水与房屋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让留学生们惊喜不已。

几年前,这是一个不同的地方。

2018年,上树村申请重庆美丽宜居项目,对林家大院进行环境整治。在党支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整洁和村民的笑脸成了这里的名片。

近年来,为了建设美丽乡村,上树村形成了村、院、家三大体系,推进乡村自治,帮助村民致富增收。

“虽然隔着几千里,但这个院子让我感觉像是我的家乡。”来自也门西南大学的留学生穆迪兴奋地说,林家院子的美非常贴心,让他想起了离家两年半的家乡。

一座古镇

留学生触摸历史与文化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宛陵古镇,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古朴秀美的水乡风光而闻名。

徜徉古镇老街,留学生在尔雅书院体验书法精神,在湖广会馆领略移民文化,在千年水码头寻找古人足迹,在影视基地看清代徽派建筑风格.

西南临莱西河,东北临丘陵山地,市场依山而建。自2002年4月起,这座“小山城”被评为“重庆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风景旅游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这个大水车好有意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来自土库曼斯坦重庆大学的留学生莉莉(李莉)对古镇的水磨最感兴趣。这套水力碾米设备至今保存完好,厚厚的青苔和沧桑的木材承载着古镇几千年的记忆。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安迪对古镇的每个地方都很好奇。作为摄影师,他无时无刻不在按快门,不愿意错过任何一处美景。安迪说,这个古镇是他了解中国文化和重庆文化的好地方。

一块陶瓷


留学生感受工匠精神


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此次体验活动的目标自然离不开荣昌陶。兴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中兴于元明,复兴于清代,观之有晶莹剔透之形,叩之能发清脆悦耳之声,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这就是荣昌陶。


在“一带一路”陶瓷博览中心,留学生们近距离观摩荣昌陶的制作流程,并自己动手尝试制作。


“太难了,太难了,看老师操作很简单,自己上手就完全不一样了。”对于如何将泥固定成漂亮的形状,留学生们的统一反应是“眼睛学会了,手却没学会”。


从选泥、晒泥,到制坯、晾坯,再到熏窑、烧窑,荣昌陶器有二十三道制作工序,复杂的流程让荣昌陶独具风格,为中国陶瓷史和中国工艺美术史增添了不可缺少的一页,也帮助其成为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活动中,留学生们还参观了陶瓷产业园区,见识到众多精美的陶瓷产品。


据介绍,该产业园目前已入驻陶瓷企业70余家,实现年总产值近80亿元,带动劳动就业10000人左右。预计到2030年,荣昌陶瓷产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


一处小镇


打造国际化“大学城”


2019年3月27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重庆建设全国首个中外人文交流试验园区,打造一个中外人文交流综合园和十二个主题特色园。


这就是成渝双城(荣昌)国际教育小镇,位于荣昌区万灵镇濑溪河畔,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目前已经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完成,小镇整体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学城’。”成渝双城(荣昌)国际教育小镇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陕阳忠说,小镇涵盖了国际教育区、国际产业区和国际居住区,集教育、研发、产业、文化、社区融合发展。


“小镇还将开设对外汉语言教育培训项目,讲好中国故事,培养认同中国价值观的人才。”陕阳忠说,成渝双城(荣昌)国际教育小镇建成后可容纳10万人,将成为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重要的教育基地。


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