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ST信威再一次一句话就倒下了。复牌以来,*ST信维已连续31次跌停,成为年内a股市场的“跌停王”。市值暴跌340亿元,重庆一股东损失近40万元。雪上加霜的是,由于*ST信维业绩大幅下滑,仍存在退市风险。
连续31个跌停成年内A股“跌停王”
8月23日上午,*ST信威再次走下。成交额达到3480万元,较上月增长10倍以上。截至收盘,仍有超过260万份卖单牢牢压在每日跌停线上。
自7月12日复牌以来,这是该股今年以来第31次跌停,创下年内a股市场最高连续跌停。如果算上复牌前2016年12月23日的跌停,公司已经连续32次跌停。
据统计,*ST信维自今年7月17日以来已连续发布6次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然而,这些公告未能阻止公司股价继续下跌。截至8月23日收盘,仍有大量卖单压上*ST信维的日涨停。
复牌前,*ST信维总市值高达427亿。复牌后连续31个跌停后,*ST新威市值暴跌。按照8月23日收盘最新股价2.98元/股计算,*ST信维市值仅为87亿元,市值缩水近340亿元。
回到2015年6月2日,股价一度达到67.98元,市值为1985亿元。
然而,连续31个跌停似乎并不是终点。早在今年2月,海富通基金、华宝基金、中信保诚基金等公司对*ST信维的估值仍在五六元左右,但近期不少基金再次下调估值。
新华基金此前宣布,自8月12日起,旗下部分基金持有的“*ST信维”将估值2.37元,并表示如有必要将进一步确定其估值价格。这是新华基金第四次调整*ST信维的估值。自8月14日起,浙商基金对旗下基金持有的“*ST信维”股票估值为2.36元。
按照2.36元的估值,还有21%的下跌空间,相当于4个跌停。
证金、社保和31家基金踩雷
在这一系列事故发生之前,*ST新伟就在a股市场成名了。
北京信威成立于1995年,曾是大唐集团的核心资产之一,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线路通信技术标准:SCDMA、TD-SCDMA和McWiLL(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在2006年福布斯《中国潜力100企业》榜单中,新伟排名第二。
2013年9月,*ST信维被创新测试借壳上市,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共向空壳公司注入资金资产300多亿元,市值仅11.71亿元。此次借壳上市被认为是当时a股市场最大的借壳上市。
这次重组在当时长期低迷的二级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诸多讨论。然而,无论是否引起质疑,公司股价持续涨跌。上市成功后,股价也一度连续上涨。同时,公司也吸引了众多机构的关注。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5328.11万股,持股比例2.94%为第四大股东;全国社保基金110持有1564.77万股,持股比例为0.86%,为第十大股东。
此外,基金中期报告显示,基金公司旗下有31只基金、3家证券公司持有*ST信维,其中2只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300万股以上。
重庆一股民亏损近40万
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5.5万人。由于复牌后连续跌停,这些股东能卖出的很少,亏损339亿元,人均亏损21.8万元。
家住重庆黔江区的张先生是被*ST新威“闷死”的股东。2016年底,资深股东张在*ST新威持有大量股份。“当时我觉得这张票看起来不错,基本面还行,确实是
是上证50的成份股。作为一只白马股,价格在跌了两波之后,十几块买起来也还算可以。”然而,让张先生没想到的是,他刚买没多久,*ST信威就停牌了。刚重仓了就赶上停牌,让张先生很无语。不过,这时的他还是抱着希望,打算等复牌之后就找机会出手了。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ST信威这一停牌就停了3年。“真的是好气人,一直发公告,就是不复牌。”张先生说,停牌时间越来越长,让他的心里饱受折磨,对于*ST信威,只抱着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
终于,张先生在今年等到了*ST信威复牌。然而,这对于他来说,这却又是对他新一轮心理折磨的开始。
“停了3年!复牌就开始跌停,我们这些散户只能数着跌停,眼睁睁看着钱越亏越多!”张先生气愤的说,“踩雷”*ST信威,让自己损失了差不多40万元,“对这只股票我是不抱什么希望了,可怜我辛辛苦苦炒股赚的钱,这一下就亏进去了,好倒霉”!
停牌31个月的“钉子户”
7月7日晚,*ST信威发布公告称,考虑到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时间较长,其间证券市场停复牌监管规则已对重组停复牌要求做出调整,为了充分保障投资者的交易权,公司主动对本次停牌事项做出相应调整,及早申请股票复牌。预计于2019年7月12日复牌。
公告称,因筹划资产收购重大事项,*ST信威股票自2017年4月27日起停牌。*ST信威称,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跨国军工行业,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属于“重大无先例”的情况,停牌期间,独立财务顾问中信证券(22.640, -0.07, -0.31%)股份有限公司就公司上述停牌事项发表了核查意见。
作为A股市场有名的“钉子户”,实际上*ST信威进入停牌状态则是在2016年12月。而停牌的原因,则是因为一则报道。
2016年12月23日,一则《信威集团隐匿巨额债务,神秘人套现离场》的报道,让公司股价当天跌停。对于这则报道,*ST信威曾表示,“报道描述与公司实际情况严重不符”,随后公司股票与债券均于26日紧急停牌。
正是在这篇报道发布之后,*ST信威开启了漫长的停牌之旅。2017年4月,已经停牌4个月的信威集团再次发布公告,称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并且继续申请停牌。从停牌开始,*ST信威每次发布停牌进展公告时都表示“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可是三月之后又三月。到了2019年5月27日,*ST信威又改口停牌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但不久后再次食言。
直到*ST信威6月27日晚间公司称,将及早申请股票复牌,停牌时间不超10个交易日。7月12日,“钉子户”漫长的停牌之旅终于结束,然而却转而开启了跌停之旅。
*ST信威会何去何从?
近几年,A股市场巨量的连续跌停频现。2018年2月7日,*ST保千收获连续28个一字跌停板,市场惊叹其创下的“A股连续跌停”纪录!而6个月后,*ST长生录得32个一字跌停板,打破了*ST保千的纪录。而到今年6月份,华泽退又创出新纪录,连续46个一字跌停。
那么,在巨量跌停之后, *ST信威会何去何从?
在停牌期间,*ST信威业绩节节下滑。据查,*ST信威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9亿元、6.47亿元、4.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17.7亿元、-29亿元。2018年年报披露后,*ST信威同时触发了两个退市风险警示条件:净利润连续两年为负值、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4月30日起,*ST信威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停牌近三年间,针对公司治理和财务数据披露事项等,监管部门也屡次以问询关注。公司2017年年报和2018年年报披露后,都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年报事后审核问询函。而在今年6月,*ST信威公告为金华融信担保履约事项,也引来上交所问询。
原本以为公司4月宣布的重大资产重组能令投资者带来一线新的希望,但至今来看依然未知。
今年4月,*ST信威公告称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并且继续申请停牌,拟收购的资产为实控人王靖和杜涛拥有的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控股权或北京天骄旗下资产。7月,*ST信威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北京天骄旗下核心资产为马达西奇公司,是乌克兰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目前,马达西奇公司全部股权暂时被冻结。而且公司尚未取得乌克兰政府的反垄断审查批复,重组推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8月13日,公司最新重组进展显示,乌克兰国家反垄断委员于2019年7月9日发布公示,就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子公司与乌克兰国防工业国家康采恩联合申请反垄断审查事项予以公示。公示截止日为7月22日,之后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将做出最终审核决定。经公司核实,目前相关事项尚在审核过程中,未取得最终核准。
在巨量跌停的“前辈”中,华泽退已经正式告别A股,*ST长生也即将对股民说再见。随着退市制度的严格,巨量跌停的“后起之秀”*ST信威是否也会走向相同的结局?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谢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