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父母那一代都是以省份为主~
可以说是为孩子节俭。
诚然,当时的理财意识和方法没有现在多,但我认为父母对子女金钱教育的看法存在一些偏差。
办公室有四十多个同事,他们的儿子19岁。他去年被当地一所职业高中录取了。
前几天她在办公室说刚存到银行卡里的钱瞬间被转走了,她以为是被偷了。
后来才知道她儿子用花店分期扣钱。
而这位同事知道后竟然还夸自己儿子对互联网新生事物接受的快,表示自己都不会用,对于孩子这种错误的行为只字不提。
最近听她说想请假。老师让她去上学,因为她的儿子对老师说:“我妈说啦,这个学上不上其实都无所谓,反正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只不过是想混张文凭而已。”
同事甚至替儿子说话,说我的孩子太真诚了,家里说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老师。
我直言她,是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她一边在埋怨着孩子这不行那不行,一边又对他各种的放纵。
我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但许多悲剧是由过度的溺爱.造成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算你有钱,养一只害群之马,也只能是三代同堂的悲剧。理财的时候,从娃娃开始。
培养孩子攒钱意识
许多孩子都有存钱罐。这个存钱罐的意义可能不仅仅是钱,还有孩子的梦想。我一般给孩子零花钱,不多。他自己能算出来。如果他想买一把喜欢的玩具枪,他需要保存几个月。而且我还告诉他,把钱放在这里给他,就可以有利息了。是不是有点像金融平台模式?
让孩子懂得付出才有回报
我们家现在实行积分制,有一些详细的制度。比如乱扔垃圾扣2分,考100%考10分,按时完成作业,正确做作业扣5分。
还有很多,都是日常习惯养成。三个人都得分了。每人每月基础分100分,月底结算。超出部分将以现金奖励,10分=1元。
有了这个规则,小张显然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至少我没发现他随意扔垃圾。而且,作业的质量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回家后我总是自己完成作业。我们检查后,我可以自己玩。其实重要的不是评价和奖励,而是让他知道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相对的后果和责任。
(ps:小张是这个采粉对儿子的昵称~)
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孩子看待
我和很多做母亲的朋友谈过这个观点。面对两三岁的孩子,你要一直把他当成不懂事的孩子,这样他肯定不会懂事。
如果你总是在生活中充当替代品,他的自理能力会很差。
事实上,我们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成年人来对待。当然,父母做事一定要以身作则。
比如你不让他玩手机,你让他努力学习,但是你是怎么做到的?
孩子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不会玩,你会玩吗?
对待孩子也要以诚相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做不到,不想做的事情,强加在孩子身上那是不公平的。
在金钱方面,孩子也应该被视为家庭的一部分。不时给孩子讲讲家里的经济状况。
孩子,其实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