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杭州都市圈按下了快进键,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
5月13日,在杭州余杭区举行的“2021杭州都市圈现代化数字智慧发展大会”上,杭州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会、杭州都市圈数字协同联盟正式授牌,《杭州都市圈2021年度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明确了2021年杭州都市圈十大重点工作和合作项目清单,提出今年将重点打造交通关联、产业集群、人文魅力、绿色生态、智慧民生五大主题都市圈。
具体来说,在交通和都市圈方面,今年除了建成并实现杭海、杭绍城际线通车外,还将规划建设杭德城际线.同时《行动方案》也提出了积极推动盐泰锡常宜高铁、如通苏湖城际两条省外线路南延进浙,构建环太湖城际轨道交通圈.
记者注意到,杭德城际铁路、盐城经泰州、无锡、常州、宜兴至湖州城际铁路均已纳入去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围绕上海都市圈和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为骨干,构建一体化都市通勤交通网络
产业集群都市圈方面,杭州都市圈数字协同联盟在大会上正式授牌,将深化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推动区域数字智能和率先与衢州市、黄山市开展合作.此外,今年杭州都市圈将重点加强杭州与周边县市的合作。同时,作为杭杭合作的重点,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正计划向北拓展至德清,今年将争取挂牌成立杭州城西科创走廊德清片区.
此外,在人文魅力都市圈开展“助力亚运魅力都市圈”主题活动,在绿色生态都市圈升级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推进钱塘江源头山水林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在智慧民生都市圈,今年杭州都市圈将推进各城市大脑建设和迭代升级,共建都市圈“城市大脑”群,杭州都市圈各城市的“信用分”今年也将实现全面互认。
此前,2020年底通过的《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了杭州都市圈的四大战略定位,即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亚太国际门户重要枢纽、全国绿色智慧幸福样本、长三角南翼核心增长极,提出到2035年实现“实现都市圈全面融合,实现1小时通勤圈内城镇化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圈”的目标。
附件:
杭州都市圈2021年十大重点任务
1.推动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报批。争取国家和省级部门的指导和示范试点支持。
2.举办内容更丰富、效果更好的杭州都市圈第十二届市长联席会议。推进系列“1 N”活动,推动各专门委员会开展系列分支机构、论坛、主题活动等。市长联席会议,与活动挂钩。
3.研究并构建杭州都市圈指标及指标体系。完善杭州都市圈综合统计数据交换网络平台,定期发布指导性监测数据,加强对杭州都市圈发展的季度分析和统计监测。
4.建立都市圈指导员和观察员“双员”制度,建设都市圈优秀案例库。完善区域合作专家智库,搭建区域合作研究平台,形成长期合作体系和研究指导顶层体系。选取杭州都市圈年度优秀合作创新案例,总结提炼可通过主题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
5.推动成立杭州都市数字协作协会
盟。积极发挥杭州数字变革策源地的作用,以产业数字化合作为突破口,加快形成数字赋能都市圈发展新动能,推动杭州都市圈数字协作联盟率先与衢州市、黄山市合作。6.组建区域协作发展促进会。整合杭州都市圈有较强合作意愿和需求的企业、机构和服务商等资源,共拓共建都市圈合作市场,壮大市场主体的规模和活力。
7.以山海协作为牵引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创新联合共同体项目建设,探索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8.分门别类打造“都市圈三好产品”(特色好、质量好、体验好),拓宽都市圈品牌营销渠道。串点成线、串线成面,逐步形成一批具有都市圈特色的优质消费品、农产品、文化旅游产品,联合举办和参与各类活动,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激发都市圈消费活力。
9.把握亚运契机,联合开展“助力亚运会,魅力都市圈”主题活动。整合都市圈资源,积极服务亚组委各项工作,推荐供需适宜,具有特色的杭州都市圈产品精品、文化旅游。联合开展展示亚运会和杭州都市圈精致和谐特色魅力的宣传推广活动。举办第十一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湖州赛区)。开展杭州都市圈“巾帼迎亚运”主题活动。
10.开展“我看杭州都市圈新变化”的主题市民体验日活动和系列“文化走亲”等活动。创建杭州都市圈融媒体协作平台,增强圈内市民和市场主体的感受度、体验度和获得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