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女性创业成功的名人 三商创业扶贫

文/潘

1995年,在昆明街头,张贵梅失去了理智。当一辆汽车经过时,她撞了头。

一个急刹车,司机逃跑了,当他震惊的时候,他探出头对她大喊:“我又老又小,别坑我!”

张贵梅一激灵,一下子清醒了。

房子卖了,她的积蓄花光了,但她深爱的丈夫走了,她悲痛欲绝。那一年,她39岁。

回到大理的学校,张贵梅要求转学。她想悲伤地离开这里,她可以去任何地方。一个决定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

张贵梅和她的丈夫

因为爱情,走上教育路

张贵梅是黑龙江人。17岁时,三姐去了云南分公司。她非常自豪地去了。几年后,经人介绍,我认识了一个白青年。

这个年轻人姓董,是中甸林业局子弟学校的老师。他们一见钟情。爱带来力量。1988年,张贵梅被丽江教育学院录取。毕业后,他们结婚了。

婚后,张贵梅跟随丈夫回到了家乡大理喜洲。她的丈夫担任西州一中校长,她是一名教师。

小家庭温馨浪漫,丈夫多才多艺,张贵梅能歌善舞。长得好看,羡慕别人。

张贵梅

同事嫉妒,上帝嫉妒。1995年,幸福戛然而止。——名丈夫被诊断患有晚期胃癌。

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留住丈夫。亲人远在东北,痛无处诉说。张贵梅绝望了,要求动员起来。

第二年,带着自我放逐的感觉,张贵梅来到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任教。除了个人物品,她只带了一件毛呢背心,这是她丈夫的遗物。

我想去这个边疆的地方,但那只是来世。没想到,刚到华坪的时候,她就惊呆了。

华坪位于八百里凉山西南山区。土地贫瘠,人民贫穷。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这种贫困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冬天,有的学生穿短袖衬衫,脚踩一两块钱的塑料凉鞋;

一个没钱买菜的女孩,晚上从背上抓起饭放在保温瓶里,然后倒了些开水。这是第二天的早餐。晚上,纸板壳上盖着一条旧毯子,也就是被褥。

张贵梅开始反思自己:“我不缺吃的,穿的也很多。我应该理解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她不再纠结于自己的个人感受,转而关注学生。带他们出去吃饭,帮他们交学费,买衣服和被褥。

一个学生发烧了。她拿出丈夫的羊毛背心,问:“你不喜欢吗?”孩子摇摇头,穿上了他的羊毛背心。

“我做了一件小事,我感到很开心。”从那时起,张贵梅告别了过去,她找到了自己的路。

年轻的张贵梅

然而,当她开始新的生活时,不幸又来了。1997年,张贵梅经常胃痛,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肿瘤很严重,需要立即手术。

她手里拿着诊断书哭了一夜。远在异乡,无可奈何;张

夫治病,家底见光;更重要的是,中考在即,四个毕业班的学生,临时换老师,会耽误孩子。


天亮后,张桂梅把诊断书锁进抽屉,又走上了讲台。靠着吃止痛药,坚持到7月,孩子们进了考场,她才借钱住进了医院。


肿瘤拿下来了,足足五斤重!腹腔的器官全部移了位,肠子粘连在后背上,曾经美丽的女老师变得黑瘦黑瘦。医生看不下去了,劝她:“张老师,事业是大家的,生命是自己的,请你多保重!”


这一年,华坪县民族中学成立,校长点名要张桂梅。手术后24天,她就站在了讲台上。


张桂梅在讲课


人家救了我,我要做点事

身体尚未康复,教学任务繁重,不久,张桂梅病情复发,晕倒了。


她的事迹,开始在小县城里流传。县政协委员来学校视察,开会时,所有委员起立,向张桂梅鞠躬,并当场为她捐款。他们安慰她:“你不要怕,我们再穷,也会救活你。”


1998年4月,张桂梅参加华坪县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会后,看到很多人拿着钱上台,她很纳闷,就问身边的代表,对方说:“你不知道呀?大家在为你捐款呀!”


后来才知道,那天,有位妇女把仅有的5元车费捐出来,自己走了6个多小时山路回家。


“我没有为这个小县城做过一点点贡献,却给这小县城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张桂梅既感动又内疚,“人家把我救活了,我要为华坪做点事。”


那一年,在入党申请书上,她写道:“我要做焦裕禄一样的人……”


张桂梅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在学生和教学上,她很快发现,不断有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为了弄个明白,她决定家访。


就这样,她第一次走进大山,见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看到了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悲剧。


张桂梅在家访


深山里,有的家里连个围墙都没有,一间小泥屋,在地上挖个坑就是灶;


有的男人,把政府给的低保全拿去买酒,女人只能煮点苞谷、洋芋,混着发霉的米饭,一顿顿吃下去;


一个14岁的女孩,已经做了妈妈,因为年龄小,还免不了被家暴。


张桂梅忍不住落泪了,“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逆天改命,这是唯一的出路。”


她开始全力拯救孩子们。自己的工资,用在学生身上了;别人捐给她看病的钱,也资助学生了;远在东北的姐姐病重,临终想见见她,寄给她的路费,她也给学生交了住院费。


教学成绩、品德修养有目共睹,荣誉接踵而至,张桂梅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


张桂梅


我有一个梦想,办一所免费女高

小县城里,张桂梅名声在外。2001年,在一家慈善机构资助下,华坪县成立了“儿童之家”福利院,她被指定兼任院长。


福利院里,有很多被遗弃的健康女婴,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凄惨的故事。


有位妇女,在田里摘花椒,有人来问路,顺手拉了一下她的衣服。妇女觉得自己被陌生男人摸过了,回家就上了吊。丈夫也觉得太丢人,跟着自杀了,孩子成了孤儿。


另一位妇女,生二胎时难产,最后时刻想和丈夫说几句话。可是,婆婆认为,女人生孩子,男人不能进来,否则会倒霉。妻子去世后,丈夫痛苦不堪,一次耕田时,倒在水田里淹死了,留下的孩子也成了孤儿。


与福利院的孩子们


“一个母亲的愚昧,会导致整个家庭的愚昧。一个女性如果读了书,有了文化,拯救的是整个家庭的未来。”桩桩件件刺痛了张桂梅的心,一个想法逐渐清晰,她想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然而,谈何容易。一个普通的初中老师想办学,简直异想天开。果然,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引来嘲讽谩骂,有人说她是精神病,有人说她荣誉得太多了,得出瘾来了。


一个女孩会成为妻子、妈妈,教育好一个女孩就是改变了三代人的命运。这件事如果成了,我干什么都是值得的。


张桂梅坚持自己的想法,她去找县政府,可华坪是贫困县,没有财政力量支持她;她又去找教育局,副局长为难地说:“再等等吧。”


张桂梅急了:“孩子们等不起呀!”她决定自己去筹款。


暑假里,张桂梅把她的劳模证明、报纸报道和种种获奖资料复印了一大堆,走上街头募捐。她拉住路人,把复印的资料指给人家看:“我想办一所学校,你能不能支持一下,五块十块都可以,一块两块也行……”


可想而知,换来的大多是冷漠和白眼。有人指着鼻子骂:“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还戴个眼镜出来骗钱……”还有人直接放出狗来,把她的裤腿撕碎了。


张桂梅(右二)在学生家中


放下清高和自尊,“乞讨”了整整五年,只筹到一万块。那五年,张桂梅的身体迅速衰弱,小脑萎缩导致走路不平衡,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肺,常常感到呼吸困难。


就在绝望之时,事情迎来转机。2007年,张桂梅当选十七大代表,去北京开会。


那一天,她穿了条旧牛仔裤就出发了。因为经常去山里家访,旧牛仔裤磨了个洞,但她浑然不觉。


谁料,一位记者注意到了,一番交谈后,第二天,《我有一个梦想》在报纸刊出,张桂梅的声音迅速传遍全国。


在全社会关注下,丽江市和华坪县各出资100万元,华坪女子高中终于进入建设阶段。


多年来,张桂梅身边不乏追求者,甚至还有北京的作家慕名而来,为了不分心,她一一婉拒。在华坪,人人都知道,“她把自个儿舍出去了”。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2008年9月,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成立,张桂梅担任校长。


那年,招来100名学生,16位教师。一栋孤零零的四层楼,没有围墙,上厕所要去旁边的学校,但毕竟,孩子们的梦想要从这里起航了,张桂梅踌躇满志。


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从来就有一道鸿沟。因为入校没有门槛,学生普遍基础差,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张桂梅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条件差,管理严苛,老师们叫苦不迭,半年时间,走了9位,办学陷入困境。


政府建议,把女高关停。张桂梅哭了一天,无奈整理材料,准备交接。就在这时,几份教师档案让她眼前一亮——留下来的7位,连她自己在内,竟然有6名是党员!


信心立刻来了。张桂梅把党员召集起来开会,她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是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哪怕只剩下一个党员,这个阵地就不会丢掉。


她要求大家佩戴党徽,重温入党誓词。没钱买党旗,就在二楼墙上画一个,誓词写在旁边。一句一句,她带领大家宣誓,没等宣誓完,6个人都哭了。


带领老师们重温入党誓词


阵地守住了,老师拼命教,学生拼命学。女高的每一天,都是在张桂梅的喇叭声中开始的,她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最多时,也不过睡4个小时。


被张桂梅感动,老师们也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有的结婚当天还在上课,有的刚做完手术,只要能穿上衣服,就回来工作。


张桂梅把红色教育贯穿于教学,她亲自领着学生们唱《红梅赞》《英雄赞歌》,为学生鼓舞士气。


面对外界的指责、不解,张桂梅没有辩解,背后却难过得掉眼泪:“学生们底子太差了,我很可怜这帮姑娘,我也不想这样严格管理,但是你必须得这么做,不然她们根本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没办法改变命运。”


2011年夏天,华坪女高第一批96名学生迎来高考,最终成绩为:本科上线69人,一本上线率4.26%,综合上线率100%。这份答卷,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为了让更多的女孩走出大山,张桂梅经常辗转在海拔两三千米的的山路上,家访途中,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家访路上


2018年4月的一个夜里,张桂梅突然失去意识,被送到县医院抢救。醒来后,她说的第一句话是:“能不能把我的丧葬费提前预支?我要看着这些钱用在孩子们身上才放心。”


熬过了那晚,第二天站在学生面前的,依旧是那个严厉的女校长。只是,晚上睡觉时,她连扯开被子的力气都没有了。


欣慰的是,孩子们也在回馈着她,从2011年起,华坪女高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在丽江市排名第一。建校12年,1800多名女孩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浙大、武大、川大、厦大,成为医生、警察、律师、教师……


张桂梅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而她自己,却急剧衰老了,头发稀疏,脚步蹒跚,她的病历本上,心脏病、支气管炎、骨瘤、肺气肿……多达20几项。


事实上,她只有60多岁。


为了更好地陪伴学生,张桂梅拒绝住院治疗,她知道,她是在和时间赛跑。“我是个党员,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倾尽全力,奉献所有!”


2021年,张桂梅相继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荣获“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常常有人问张桂梅,这辈子“值不值”?她写在日记里的一句话,也许可以作为答案:


“在许多人眼里,我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孤身一人,没有财产,病痛缠身。但在华坪,我找到了真正的爱和生命的价值。回望人生,我无怨无悔。”


17岁的张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