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福建农林大学金融就业 福建农林大学创业

人民网-福建频道

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立足闽台区域特色和农林学科优势,结合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和“双创”人才培养需求,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将协同教育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载体,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耦合融合的有效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建立机制,形成联动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福建农林大学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首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隶属于教务处,召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推进会”“创新创业发展研讨会”“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会”等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协调推进创新创业工作。

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文件,采取多项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规范项目遴选程序,完善创业园项目的进出机制。

融入培养,巩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一课堂

为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开设创新创意、科研培训、综合实验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跨学科专业开发设置创业指导与实践实训课程,按专业类别开设基础课程,探索建立跨专业、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建立学分奖励机制,修订出版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系列教材。

搭建平台,构建完善多元融合的实践育人模式

福建农林大学与安溪县政府联合成立安溪茶学院,引进当地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聘请企业导师授课指导,探索集创新、创意、创业为一体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安溪茶学院校园-学校-企业合作模式。

校园内的国家级、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向本科生全方位开放。两年来,建成26个校内科研创新实训基地,接受本科生进实验室,搭建了“科教融合”的高端创新实训平台。

此外,福建农林大学积极开展“社教融合”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将创新教育融入“三农”社会实践。全校每年组织140多支重点队伍到各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多次受到中共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的表彰。

强化引导,把思想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服务全过程

福建农林大学设立校级大学生创业指导机构,确保“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到位;实行学生创业项目“双导师”指导制度,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服务团,为创业学生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心理咨询和项目示范,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创业园提供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专利代理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培训、创业交流等活动。

多年来,福建农林大学积极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双创”阶段的学生和校友。这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