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美术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户外运动分为哪四大类

3月25日,“功夫——造型学科基础部20周年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即道德、色彩、旅行、延伸和光谱。它呈现了德育、素描教学、色彩教学、生活实践、延伸课程和历史谱系。展示了100多幅历年优秀作品,全方位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系20年来的教学成果。同时展示中央美术学院收藏的美术精品和基础系历年教师作品。

“基础”的厚土是几代艺术家铸成的

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迁至望京花家地新校区。同年,在老校长靳尚谊的倡导下,基础造型部正式成立。20年来,造型基础系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坚持中央美术学院百年造型传统,不断探索拓展造型基础教学,在“宽基础”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教学中形成了以素描、色彩为核心课程,书法、线描、泥塑、解剖、透视为支撑课程的7门专业课,始终努力夯实造型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词中说:“基础”一词有历史时期的含义,也有不断扩大的新含义。今天,我们通过造型学科基础部20周年展,进一步了解基金会的价值、意义和发展方向。中央美术学院几代著名艺术家都把基础教学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从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开始,就非常重视基础,在基础教学上注入了很大的努力,从而不断巩固基础建设。如今的造型学科,在改革开放之前,甚至是21世纪之前,几乎都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科。所以厚土的根基是几代艺术家铸就的。它保证了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最高的艺术学校,始终站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前列,保持领先地位。杨梅的骄傲在哪里?中美洲的基础教学,中美洲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是最重要的证据。”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主任白晓刚说:“回望美术学院百年积淀的深厚传统,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一条绵延不断的学习脉络,也可以看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基础的高度,体现了一代代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对传统、学术、文化的自信。基础部几代老师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基础是什么”,立足时代深入研究“基础是什么”。基础永远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

课里课外,练手修心

素描是造型的基础,是通往艺术世界的简单而艰辛的道路。“苏”部分展示了造型学院师生的一批优秀素描作品。

陆《大卫石膏》 11070厘米纸笔2001指导老师:

许《女青年全身像》 77107cm纸笔2008指导老师:王少伦

如何让模特看起来“好看”,如何通过“眼、脑、心、手、口”的循环来认识和理解模特的本质,都属于从事视觉艺术的基本能力,就像竞技体育中不屈不挠的体能训练一样。在基础系的老师看来,素描解决的是能力问题,而不是风格问题。他们就像领导者,向学生展示中央美术学院的基本教学理念。

“功夫就是这么扎实的基础,过关

过手头的这种慢功夫的磨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基础部的一位老师这样说。


色彩课也是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彩”的板块,展出的油画作品体现了央美师生对色彩的独特体悟和精深研究。


央美造型学科基础部教授李荣林指出,造型基础部成立20年来,总结并梳理了美院在色彩教学上的传统,同时根据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特点和新时代的审美要求,逐步形成了属于造型基础部的色彩教学模式。通过对客观对象的写生,包括人像、静物、风景、人体等,使学生认识色彩规律,能够较高水平地结合色彩与造型。


郭淑玲 《女青年全身像》 150×130cm 布面油画 2007年 指导教师:康蕾


赵沛然 《静物写生》 100×100cm 布面油画 2007年 指导教师:李荣林


“行”———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认识历史、表达感受,是造型学科基础部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


李荣林介绍,外光写生是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与丰富的色彩。在两周时间里,培养学生对景物的选取与构图组织能力、提高对色彩观察的敏锐性。学生掌握外光表现的基本冷暖关系,尤其是对天、地、景等基本关系的观察、寻找、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地用色彩表现出不同的天气所形成的色调,运用色彩表现大空间,对于画面、不同物像有相应的个人表现方式。


此次展出的一组小幅写生,正是学生们在户外即景会心、目击成画的习作,笔触朴实可爱,洋溢着自然清新优美的气息。


黄蓝 《写生风景》 30×40cm 布面油画 2010年 指导教师:余陈、康蕾


黄勇鑫 《春季写生》 布面油画 27×20cm 2017年 指导教师:袁元


近年来,基础部开展多项围绕着主题创作、主题写生所进行的考察与教学活动,此次展出的还包括在庆祝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时任主任的张路江教授策划,基础部师生共同筹备参与,到四川阿坝州羌族自治州,红军长征曾走过的地方,寻访、写生红军当年在极为艰苦条件下的“长征食谱”,共计百件,均为学院美术馆收藏。


基础是内功,支持你以后练习各样门派


展览专门开辟一个板块,以“延”为主题,展示在素描和色彩之外,融入了解剖、泥塑、透视、书法、线描等的宽基础课程体系。


在解剖课的学习当中,以几何的理性思维认识人体,学习分析和深入表象剖析本质的能力;在泥塑课的学习中,以立体的空间思维理解造型,建立全方位的形体概念和空间认识;在透视学习中,以科学思维观察世界,在感性视觉与理性认知之间建立桥梁,培养学生洞察力和构建力;在书法的学习中,以抽象思维构建画面结构,寻找隐藏在黑白之间的抽象关系,体会东方艺术的精神品格;在线描学习中,以最概括的手段体会造型的语言,最朴素的方式感受中国传统笔墨的意趣。


张均 《解剖课程练习》 104×76cm 纸本铅笔 2005年 指导教师:格·伊·马纳谢罗夫、伊·米·克拉夫佐夫


欧阳嘉男 《男头像》 玻璃钢 2019年 指导教师:黑晓东


“造型基础的功夫不止是招式,更多的是一种内功,它就是一种核心的能力,这种内功是能够支持你以后练各种各样招式门派的。”央美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主任卢征远说。


谈到“宽基础”的教学理念,造型学科基础部首任系主任文国璋表示,没有各个学科融汇贯通的宽基础,光会耍笔头,即便练好了也没有用武之地。


造型基础部首任系主任文国璋、时任副系主任张路江在组织教学(2001年)


文国璋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受到同伴影响,读了很多书。他说:“我跟我的学生们讲,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观察,完全可以给我们很宽、很深的影响。很多画面其实在文学作品里都有,你没有看过这些作品,你只看眼前那一点,没有联想能力,那不行。所以我很支持靳尚谊先生的决策,要宽基础。包括从绘画专业这个角度来讲,你懂得雕塑,就能抓到造型的本质。你对雕塑语言没有兴趣,没有基本的知识,那么你的绘画也是枯燥的。”


展览同时展出了央美美术馆的馆藏经典作品,徐悲鸿古元吴作人、王式廓、叶浅予、李桦、靳尚谊、詹建俊、孙景波、喻红、刘小东、苏新平等历代美院大家都有佳构呈现。


展览持续至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