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陆凯
来源|野马财经
近日,关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桥集团”)创始人张士平住进ICU的消息被屏蔽。
虽然他是个富人,但魏桥商业帝国的掌舵人张士平相对低调和神秘。73岁再次住进ICU,自然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好奇和跟进。
73岁的张士平最近生病了,这已经被很多媒体证实了。在魏桥这几年不断动荡的商业帝国里,掌舵人留在ICU这一集算是小插曲。
2018年9月,素有“山东首富”、“铝工业之王”、“亚洲棉花王”之称的张士平宣布退役,正式将魏桥帝国交给儿子张博。
虽然魏桥已经完成交接,但不知道张士平的孩子是否准备好扛起这面大旗。
首富“见首”
张士平低调而神秘。他为公众所知,可以追溯到2012年一家“卖电”的私营企业。2012年,阶梯电价调整受到“只涨不跌”的质疑,一则“魏桥自建电网电价比国家电网便宜1/3”的消息引爆舆论。已经拥有数十亿财富的张士平,以其“权力改革斗士”的形象而闻名。
批评和赞扬同时包围了这家原本低调的企业,数十家媒体涌入魏桥镇参观这家神秘企业。张士平用带有浓重滨州口音的普通话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来源:视频截图
“魏桥模式”之所以被居民热议,争议颇多。支持者认为,魏桥自建电网供电,将剩余电力出售给周边用户,是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反对者认为魏桥的行为违法,环保不达标,安全差,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简称“四罪”。
就在3月底前,张士平的中国虹桥(01378.HK)在港上市。一夜之间,跨过“财富分水岭”,张士平成为山东首富,多年无人问津。
然而,随着张士平财富的增长和知名度的逐渐提高,张士平诞生的历史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1946年,张士平出生在滨州魏桥镇的一个偏僻的村庄。在战争和贫困中长大,张士平最深刻的记忆是饥饿。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初中毕业后就不读书了,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虽然张士平在农村长大,但他的第一份工作不是当农民,而是在一家石油和棉花工厂当推手。1968年,工作了四年的张士平因“错误”被派往山东德州进行劳动改造。他的具体工作是拓宽黄河河道。那个时期的经历使张士平一生难忘。他认为自己已经吃光了当时的“人间苦难”。
然而,“苦难”已经成为张士平成功的重要因素。1981年,张士平被提拔为油棉厂厂长,因为他能吃苦,是最努力的工人。
张士平在担任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厂长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付诸实施
d="6579878010768332035" mention-index="0">厂长负责制。随后,敢想敢干的张士平在没有上级“红头文件”批准的情况下,便在企业内部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年,国家才出台文件将工业企业承包经营合法化。那个思想受到“束缚”的年代,胆子大的张士平很快完成了原始积累,他是“幸运”的。
张士平的胆子不仅仅体现在企业制度改革上,有关人事的改革他也是雷厉风行。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性格,张士平将一个小小的油棉厂最终发展成了全球最大的纺织企业,被称为“亚洲棉王”。
“帝国“初成
2011年,中国宏桥上市之前张士平家族的财富只在10亿元量级,这与魏桥创业集团的巨大体量似乎并不“匹配”。原因只是大股东邹平供销联合社一直没有私有化,导致张士平家族的持股比例较低。
1989年,张士平挂靠集体企业并开始创建纺纱厂,5年后,他就任邹平县位桥棉纺纱厂厂长。1993年,纺织行业开始连续六年的全行业亏损。面对如此紧急形势,张士平的那股闯劲儿又派上了用场。

来源:天眼查
1998年,魏桥棉纺织厂改组为魏桥纺织集团(2003年更名为魏桥创业集团)。同年,张士平为了降低成本开始自建发电厂。只有“电老虎”才能干的发电,张士平不仅敢干还得到了当地政府支持。
“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电力供应紧缺,魏桥纺织(02698.HK)又是当地的用电大户,所以获批建几个热电机组比较正常。”一位电力行业有关人士告诉野马财经。
由于张士平自建发电厂,且发电成本远低于国家电网,使魏桥纺织的成本大大降低。魏桥纺织也逆势增长,最终从一个濒临亏损的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厂。
要知道纺织行业的用电成本相当高,和人工成本几乎已经持平。发电厂建成后,不仅仅让魏桥纺织完成逆袭,还给张士平开辟了另一项赚钱的生意——电解铝。
2003年,魏桥纺织上市时,魏桥创业集团的铝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此后,随着纺织行业的产能过剩以及发达国家的阻挠,魏桥纺织在金融危机后营收一直在下滑,股价也不断走低。
这时,后来居上的铝产业成为张士平的重要财富来源。2006年6月,张士平将魏桥创业集团的铝业资产剥离,由其私人公司控制,并同时开始筹划铝业资产赴港上市。为此,张士平进行了精心布局和巧妙的财务安排。
2011年,中国宏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张士平家族财富暴增数百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山东首富。这时山东首富的“商业帝国”已经初步形成。
接班“风波”
铝产业链给张士平家族带来的财富效应显而易见,2014年,中国宏桥超过巨头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成为了全球产量最大的铝制造商。
两年后,胡润百富榜发布。张士平家族财富虽然已增长到610亿,可是排名却较四年前下降。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11月,国外网站抛出利空消息,质疑魏桥集团的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宏桥对现金流和负债成本进行造假,并指其未披露关联方交易以及环境资料。
仅仅三个月后,2017年2月,中国宏桥遭到国外做空机构狙击。之后,中国宏桥股价暴跌,股票遭遇停牌,业绩预报也只能延期发布。
还没等缓过神来,受此利空消息影响,作为中国宏桥兄弟企业的魏桥纺织也被迫停牌,延期披露年报。
虽然,经过长达八个月的漫长等待,在经过向有色金属协会求助、注资等操作后,中国宏桥才得以复牌,一场做空风波就此消散。
就是在这样的风波下,张士平决定将魏桥创业集团交到自己的儿子手中。“我不敬佩李嘉诚,我敬佩的是王永庆”。不敬佩李嘉诚的张士平,却和李嘉诚选择了同样的时间进行交棒。

来源:视频截图
两位富豪都是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慢慢将实权交到接班人的手里。但不管是长实李泽楷,还是魏桥张波的接班之旅也都几经风波。
守业总比创业难,也许是每个富二代共同的心里感受。正式接班的张波,在经历了做空风波后,电解铝行业和纺织行业的风波相继而来。
受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环保压力影响,2017年8月魏桥集团关停268万吨产能。仅仅三个月后,魏桥集团再次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
其另一主要支柱产业,纺织行业更是早已产能过剩,举步维艰。受累于棉花以及煤炭价格维持高位,且纺织品市场需求疲弱,2018年魏桥纺织营收仅实现了0.5%的上涨。
面对接二连三的风波,张波在首次公开讲话中表示:“只要我们13万名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就不怕山高路远、雨雪风霜,就没有爬不了的坡、过不去的坎”。
对于二代接班的魏桥帝国及其未来,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