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餐饮计划书模板范文,米厂创业计划书范文范本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大米市场面临不确定性,全球粮食危机风险不容忽视,但全球粮食市场有望保持丰富均衡格局。目前,我国水稻生产形势总体良好,水稻供应充足。在防范国际市场价格异常对国内市场影响的同时,做好水稻防灾减灾工作,确保秋粮全面丰收。

源地图

全球大米供需基本平衡 国际米价居于高位

全球大米供需基本平衡。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份的预测,全球粮食市场具有良好的生产前景。新冠肺炎疫情对主要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大米生产影响不大。2020/21年度全球水稻产量5.09亿吨,比上年增长1.7%;消费量5.1亿吨,比上年下降25.5%;期末库存1.82亿吨,比上年减少0.7%;库存消耗率为35.7%,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全球贸易量为4760万吨,比上年增长6.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大米出口价格居高不下。7月份,国际大米价格(曼谷离岸价,25%破碎率)为每吨467美元,虽然较上月有所下降,但仍较去年同期上涨13.9%。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印度等主要大米出口国加工企业工人减少,集装箱供应有限,出口商难以履约,短期内可能推高国际米价。

国内稻谷生产形势良好 大米价格基本稳定

早稻产量增加,中晚稻生产形势总体良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早稻种植面积为7126万亩,比上年增加451.1万亩,增长6.8%;总产量2729万吨,比2019年增加102.8万吨,增长3.9%,扭转了过去7年持续下降的局面。截至8月中旬,晚稻种植移栽基本结束。目前中稻处于抽穗灌浆期,晚稻多处于分蘖期,生长一般正常。虽然今年南方的洪涝灾害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但由于及时做好了防灾和种植工作,晚稻的种植播种面积有望增加。根据调度,今年晚稻面积预计增加400多万亩,晚稻丰收有了基础。

大米加工恢复正常,消费需求增加。目前,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大米加工企业已恢复正常生产。截至7月,全国5388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各地粮油企业在用工、物流、通关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也得到了有效解决。随着餐馆、学校集中消费的逐步恢复,以及9月份大米消费旺季的到来,国内大米消费将逐步增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7月预测,2020/21年度国内大米消费总量为1.9382亿吨,同比减少98万吨。其中,食用消费量为1.585亿吨,同比增加50万吨;饲料消耗和损失为1650万吨,同比增加100万吨;工业消费量为1750万吨,同比减少250万吨。

国内大米价格基本稳定,新米上市价格略有上涨。随着政策性大米交易的不断推进和新米的陆续上市,国内大米供应趋于宽松,大米整体价格保持平稳偏弱,而前期国内市场整体消费不旺,大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品种方面,早籼稻和晚籼稻价格基本不变。由于粳稻供应紧张,粳稻价格有一定涨幅,但变化不大。自从新米上市以来,一些地区的早稻价格已经越来越高,超过了最低收购价。总的来说,新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一些p

导服务,做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北方地区要积极防范极端天气,及早落实防御措施。


由于国内大米加工行业持续呈现“稻强米弱”现象,国内米企的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在目前终端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大米加工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开工率低。据监测,截止到8月初,全国米厂平均开工率为21%,较7月份同期小幅上调1%。但随着后期国内稻谷市场需求逐步增加,预计大米加工企业开工率会有小幅提升。建议有序推动稻谷全产业链特别是下游企业复工复产,畅通产品畅销渠道,增加市场消费信心。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研判水稻加工利润偏低、“稻强米弱”等问题,分类施策,探索通过财政补贴、生产创新、价补分离试点等措施缓解稻谷加工难问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特别是在国外大米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部分媒体的渲染误导加剧了国内部分民众恐慌性囤粮,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建议加强稻谷产业预警监测与市场调控。建立粮油市场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稻谷加工、运输、配送、供应、价格状况,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完善预警机制,及时做好相关信息发布,消除恐慌心理。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郭军/文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