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擦鞋匠的答案 擦鞋匠股票

在过去一个月中,美国道琼斯股票指数最大跌幅接近5000点,过去一周,美国震荡尤其剧烈,即使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也没有止住暴跌的脚步。受美股影响,全球主要股市也是一片惨淡。有分析认为,这场股市危机将终结美国持续了10年的大牛市。

股市有涨有跌本属正常,美股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崩盘了。从历史记录上看,自1901年开始,美国华尔街经历的跌幅达到40%以上的股市危机不下10次。但这次为何让很多人恐惧呢?因为这次危机的序幕,与1929年那场美国股票历史上最有名的雪崩式危机何其相似。

1929年10月24日,对美国股民来说是最黑暗的一天。纽约证券交易所刚一开市,所有的股票都成了烫手的山芋,猛烈的抛单汹涌而来。短短二十天内,美股市值就蒸发了一半以上。股市崩盘的黑色梦魇,让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进入了长达10年的大萧条时期。

那么,这场股市的盛宴究竟是怎样崩盘的?后来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怎会在这次危机中差点赔光了老本?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又是如何成功逃顶的?公号@李涵说,历史,今天为您讲述:似曾相识的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喜欢文章,请关注并转发

1928年,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举足轻重的美国股市一路高歌猛涨。为了吸引更多投资,美国的券商雇佣大批股票推销员,走街串巷一遍遍向民众讲述炒股的巨大收益,但他们却从未提及炒股的风险。一夜暴富的“美国梦”将民众的热情煽动起来,入市炒股几乎成为一场全民的狂欢。

“股市”已经成为美国人谈话的重要内容。无论是餐馆里的食客、出租车司机、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还是农场里挥汗如雨的农民,大家都在关注股市的上行曲线。

美国作家托豪斯和维特斯在《1929年大萧条的内幕》一书中写道:“股市狂潮涌入地铁车厢!一个疯子愤怒地指责地铁公司没有在每辆车上安装电报.他的要求并不荒谬,因为在波顿的一家工厂里,所有车间都配备了大黑板,一名工作人员每小时用粉笔书写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牧场上,牛仔们通过打开安装在牧场栅栏和谷仓上的收音机高音喇叭,一分钟一分钟地了解市场。在城市里,乘客打车时,司机会热情地和乘客讨论股市。即使是在酒店门口擦鞋的孩子,也会把当天的热门股票介绍给顾客。”

为了吸引更多的女性进入股市,许多券商在营业大厅专门设立了“女士专用房间”,有的还配有简易的免费美容院。据统计,当时女股民占了总投资者的20%。

一个女股民在1929年的日记中这样写到:“8月15日,晴,大涨。现在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喜悦之情,我把家里所有能拿出来的钱都用来投资在股票上。账户上的数字每天都在变化,1000美元变成了现在的5000美元。我的邻居艾迪一直夸我有理财的天分,我想是的,我的确有着不一般的理财能力。我买的这三支股票都在大涨,每天我要做的事就是看今天的股市怎么样,我的股票又涨了多少。噢,对了,忘了说了,我买的皮格——文格公司股票已经涨了两倍多了。我已经劝我的丈夫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7894145" qid="6542090943393191176" mention-index="0">杰森辞职了,我不忍心看着我的爱人每天在外面忙碌,还要看老板的脸色,挣的工资却没有我一支股票挣得多……”



疯狂的“牛市”令所有人兴奋异常,股市似乎成了美国股民的提款机,成了实现发财致富梦想的最佳途径。1929年1月2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新年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刚一开市,买单就像潮水般涌来,股价与交易量飞速上升,通用电器等绩优股上涨了20美元左右,其他股票价格也上升了5美元以上。《纽约时报》预测1929年将是美国股市最辉煌的一年。


在疯狂的投机热潮刺激下,美国股市一路疯涨。从1928年3月到1929年9月,世界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疯狂时每天上涨竟高达10到15个百分点!如此几何级数的财富增长,让所有美国股民都贪婪的享用着股市的盛宴。


在美国政府积极倡导的“放任主义”经济原则下,美国股市上大量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完全变成了投机者,所有人都在疯狂地跟风、跟风……就像赌徒在丧失理智地押注。


一些理智的投资者知道股市即将见顶,但并不知道这个峰值在哪里,什么时候会到来?


虽然不知道股市的顶在哪里,但有一个人却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及时逃离了股市的灭顶之灾。这个人,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老约瑟夫·肯尼迪。


当时,老约瑟夫掌管着波士顿一家银行,号称是美国最年轻的银行家,靠投资工业和股市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就在1929年股灾发生前,老约瑟夫宣布从股市退出。他曾对朋友这样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想,是时候退出股市了。”事后证明,老约瑟夫的投资眼光和分析能力极为老辣,这个明智的选择为肯尼迪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天,一些股市投资者在判断行情是否见顶时依然沿用这一办法:如果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向你推荐股票时,说明股市已经陷入了最后的疯狂。


小约瑟夫.肯尼迪(左)、老约瑟夫.肯尼迪(中)、约翰.肯尼迪(右)


与约瑟夫·肯尼迪一样唱空的,还有华尔街的一位经济学家罗杰·巴布森。1929年夏,美国股市的狂欢即将达到高潮。这时,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一次金融大佬餐会上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股市迟早会崩盘!”这句话第二天便在报纸上发表了。


其实,罗杰·巴布森此前两年里一直重复着这句话,但两年来股市却持续繁荣。唱空唱多了,罗杰·巴布森也沦为华尔街的笑柄。没想到这次竟一语成谶。


1929年9月3日,美国股市攀上了历史最高点,道琼斯指数达到创纪录的386点。这个点数在今天看来就是小儿科,但要知道,道琼斯指数从1884年创立以来的40多年间,最高只达到过110点。


于是,就像一个狂欢了三天三夜的人又被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一样,整个美国陷入病态的疯狂,享受着最后的狂欢!


但是,泡沫终有破灭的一天。



1929年10月19日,纽约股市出现了抛售浪潮,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但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历史最大的牛市已经麻痹了人们的神经,失去理智的投资者认为:这点跌幅,几天就会涨回来的。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华尔街迎来了历史上最让人难忘,也是最黑暗的一天。


早上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后,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到了上午11点,市场突然出现“雪崩”,股价断崖式下跌,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彻底崩盘,狂泻不止。


交易员疯狂地来回奔跑,但却根本赶不上股票下跌的速度。几分钟内,160万股股票被抛出,无论是垃圾股还是大盘蓝筹无一幸免。急切的股民和机构传递信息的通讯线路因拥堵限于瘫痪,很多消息要等待一个小时才能传递出去!混乱的局面引发新一轮的抛售狂潮,所有人都在疯狂地抛出手中的股票,但他们却痛苦地发现:根本没有人愿意接盘!


此时,交易所内外挤满了人,大厅里一片混乱,到处是哭泣、尖叫的人们。整个美国、乃至于全世界都迅速陷入绝望。


当天,一张令人震惊的照片登上了美国纽约各大报纸的版面:一位绅士站在一辆汽车边,车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股市吞噬了一切,急需现金。”


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坐不住了,银行存款都被他们投入了股市,如果股市崩盘,美国金融业将彻底崩溃。当天下午,在当时全球最大银行——“国家城市银行”总裁查尔斯·米歇尔的建议下,组织起了一个救市联盟,大量买进股票,想阻止股市下跌。


这已经不是银行家们第一次救市了。进入10月以来,股市几次下跌,都是他们力挽狂澜,投入一点资金就稳定了大盘。然而这一次却失灵了。那天下午,他们不惜花费数百万美元买进股票,却只是稍微减缓了一下暴跌的势头。要知道,数百万美元在1929年是个巨大的数目,但此时却如泥牛入海,连像样的浪花都没有翻起来。纽交所当天收盘后,报纸报道了惊人的消息:当天成交的股票接近1300万股 。


政治家们也坐不住了。跟今天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极力救市一样,1929年10月25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了意图稳定股市的讲话:“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主管经济的官员也出面力挺股市。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


总统都出来表态了,按理说股市该平稳一些了。但此时股民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股市在经过昙花一现的上扬后,继续噩梦般的暴跌。


10月28日,一位股民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是‘黑色星期一’,在经历了24日的股票疯狂下跌以后,我觉得自己对下跌这个词已经开始变得麻木。但是,今天去股票交易所的所见还是让我震惊。卖单一摞摞地堆积在一起,它们的高度已经远远地超过所有的交易员的高度总和。所有的股票都在往下狂跌不止。巨大的黑板上,道琼斯指数不断刷新着低点,312、300、294、285……当天晚上,我的朋友杰森跟我说,今天的道·琼斯指数以260点收盘,仅仅一天之内股市就蒸发了近百亿美元的市值。”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上午10点,纽交所照常开市。开盘后,美国钢铁公司的65万股股票挂卖单出售,每股179美元,却找不到一个买主,而仅仅4天前,股价还是205美元!美国钢铁公司股票的下跌,为蓝筹股的暴跌开了个头。威斯汀公司的股票每分钟下跌2美元,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股票一刻钟下跌了17美元。就像传染病一样,股市里一家接一家开启暴跌模式,大崩盘终于到来。一个煤炭公司的老板看着正在下跌的指示板,倒在了股票经纪人的办公室里。无数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一贫如洗。一些开船出海游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文的平民。


纽约股市狂泻不止,卖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有人形容说,如果将这些卖单铺在地上,可以将整个华尔街垫高10公分。交易员耳边响起的声音只有一种“卖,卖,卖……”整个交易所依然是一团乱麻。当天,道·琼斯指数收盘时又大跌了11.73%,收于230点,交易量达到了1600万股。对于大多数股民来说,这时的财产只剩下不到年初的十分之一。


这一天跳楼的绝不仅仅是股价,还有股民。自杀风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位知名的股票投机者自杀身亡。


而那些活着的投机者,接下来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一个美国作家在书中讲述了1929年股市崩盘前后的一个故事,成为那一时期投机者的经典写照:


  一个投资者在1929年初的财产有750万美元,最初他还保持着清醒,用其中的150万购买了自由国债,然后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并且告诉她,这将是全家人未来生活的最后保障。如果有一天他向妻子要回这些债券,一定不可以给他,因为那时候他已经丧失理智了。


  1929年底,这一天真的来了。他向妻子索要那些债券,打算兑现后追加股市投资,以挽救被深套的原本价值600万美元的股票。他的妻子刚开始拒绝了,但最终还是被他软磨硬缠的说服了。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他们以倾家荡产而告终。


实际上,不仅普通股民深陷股灾,就连那些经济学家们也没有逃脱噩运。20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差点在这次危机中破产。像其他人一样,凯恩斯不仅没有预料到1929年的股灾,还低估了这次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凯恩斯积累的财富在1929年股市崩盘时遭受重创,几乎一夜之间成为穷光蛋。


痛定思痛,危机结束后,凯恩斯凭借深厚的经济学知识东山再起,到1936年时,他在股市中又积累起了50万英镑的财富。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资金又缩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股灾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阴影。


经济学家尚且如此,投资股市的政治家就更难幸免了。1929年,刚刚卸任英国财政大臣,陷入政治低谷的丘吉尔来到美国,受到美国政经两界的热情招待。当时,美国证劵业巨头伯纳德.巴鲁克专程陪同丘吉尔参观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所内火热的气氛深深吸引了丘吉尔。虽然此时的丘吉尔已年过五旬,虽然这位曾经的财政大臣对金融投资一窍不通,但天生的好胜心让他决定也试试炒股的感觉。


在丘吉尔看来,炒股就是小事一桩,连美国普通老百姓都能大赚特赚,自己更不在话下。于是,他让巴鲁克为自己开了一个户头。然而,刚刚开始炒股生涯,倒霉的丘吉尔就遇上了震惊世界的股灾,10月24日一天,他就赔掉了投入股市的10万美元中的大部分。


丘吉尔后来回忆了自己亲眼目睹的股灾惨剧:“就在我房间的那扇窗户下面,有人从15层楼纵身跳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引起了一场严重的混乱。”


从1929年9月初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损失了大约300亿美元,而当时美国股市总市值还不到900亿美元。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随后几年,股票总市值不断缩水,最低时只有150亿美元。


不仅如此,股市的崩溃使美国陷入了历史最大的经济危机之中。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已经萧条到了何种地步:
  从1929年到1931年,共有5500 家银行倒闭,86000 家企业破产;美国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80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400亿美元;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从1929年9月3日的最高点386点跌到1932年7月8日的58点,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


1929年的美国股灾,也给整个西方世界带来灾难,全球经济迎来了长达10年的寒冬,漫长的“熊市”直到50年代中期才结束!


@头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