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近十年来中国最好的商业电影是《让子弹飞》。
如果你没看过,建议你看看。在烂片满天飞的时候,要有一部值得反复琢磨的电影并不容易。如果你看了觉得,嘿,很好,很搞笑,那么恭喜你,简单可爱,天真烂漫!如果你看了,觉得,嘿,这个姜文真的配得上我!恭喜你,你已经成熟了,成为一个合格的观众!如果你看了之后不理解,那你就真的理解这部电影了。
《让子弹飞》是姜文的第四部作品。
据说他拍这部电影只是为了泄愤,因为大家都说他看不懂最后的《太阳照常升起》,所以他拍了一部大家都能看懂的电影:老子不是不会拍这种片子,只是不屑拍。
就像武侠世界里的英雄一样,隐居深山不是因为不行,而是因为不想。因为最伟大的骑士精神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而不是为了虚名。
但是《让子弹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成功。能看懂的和看不懂的都说是牛。要活泼好动,要有门道,有门道。
哔哩哔哩有3.9万人评论,得分9.9。
小崔采访姜文:“有很多人说《让子弹飞》是很多事情的隐喻。是真的吗?”
姜文:“不,都是真的。我没有比喻。”
姜文很重视台词,他曾在采访中说:
台词不是用来旁白的。对我来说,旁白太简单了,真的可以通过拍一部无声电影来完成。
对我来说,台词只是为了找到他内心那些他可能没有发现的角落,用相反的或者变相的,甚至是他不小心暴露的瞬间,让每个人都能洞察到他的内心,让这句台词有意义。
1b467583d13b614f715c06" />



影片内容很简单,就是一帮土匪打了地主分钱给老百姓的故事,可真正看懂却不容易。
(敲黑板,重点来了)所以解析《让子弹飞》有两个基本原则:
一、事实。
二、台词。
影片里看似荒诞又啼笑皆非的故事确实都是事实。就像很多事情你置身事外的时候会觉得这特么怎么可能呢?煞笔才干这种事吧?!而轮到你的时候,你就做了那个煞笔。
电影开篇葛优坐着马拉的火车吃着火锅唱着歌被麻匪给劫了。

马拉火车?扯淡吧?
可这是在历史真实存在的。
慈禧太后环保意识超前认为这个火车烧炭又冒黑烟,还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会打扰到祖宗先灵的休息,所以把火车头撤了,改用马来拉火车。
这也暗示了故事所讲的历史背景,那个扯淡的年代!
张麻子用一把斧头让这辆马拉火车翻了车,也意味着马拉火车的时代终结了。
张麻子劫了车,车上却没钱
这时候马邦德怕被撕票赶紧说“有钱,有钱,上任就有钱”

什么意思?字面意思。
姜文怕你听不懂,还给你翻译翻译
汤师爷:有20万
张麻子:钱呢?
汤师爷:买官了
张麻子:买官干什么?
汤师爷:赚钱
张麻子:能赚多少?
汤师爷:一倍
张麻子:多长时间?
汤师爷:一年
张麻子:我特么要等你一年?
汤师爷:半年半年!手气好一个月也许!
张麻子表示要上任鹅城,还要借死人一用
“死人有时候比活人有用”

这句话真是杀人诛心啊,前段时间米国黑人跪杀案不是热乎着呢嘛。
汤师爷立马说“用用用,他们欺男霸女,死有余辜”

他们是谁呢?
前面有介绍:铁血十八星陆军

铁血十八星陆军又是谁呢?
姜文还是怕你不明白,把军旗也印上了。
铁血十八星旗,简称十八星旗,又称铁血旗、九角旗、九角十八星旗、首义之旗。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

张麻子上任鹅城前,有个细节。他把闹钟扔向空中并用枪击碎了。

这个闹钟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给它多次特写呢?
仔细看,闹钟的指针指的是“八一”

随着这声枪响,好戏正式开场。
张麻子一行人骑着马趟着河走进鹅城。

鹅城的城外是一条河,暗示这个鹅城,水深呐。
鹅城为什么叫鹅城不叫张城李城王城呢?
鹅=鸡=地图
张麻子进城,黄四郎让手下带着他的帽子去迎接以示挑衅。
张麻子看出黄四郎不好惹表示“来者不善啊”
而汤师爷一句点破“你才是来者”

对于黄四郎和鹅城的百姓来说,这位县长确实是来者。他的到来打破了几千年来的阶层固化,官不再像官,土匪不再像土匪,老百姓不再像老百姓。
进了城,汤师爷开始算账,发现前几任县长已经把税收到九十年以后了。

前方张麻子和汤师爷的对话建议全文背诵,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汤师爷:当过县长吗?
张麻子:没有
汤师爷:我告诉告诉你!县长上任,得巧立名目,拉拢豪绅,缴税捐款。他们交了才能让百姓跟着交钱。得钱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张麻子:怎么才七成啊?
汤师爷:七成是人家的!能得三成还得看黄四郎的脸色!
张麻子:谁的脸色?
汤师爷:他(镜头指向黄四郎的帽子)
张麻子:我大老远的来一趟,就是为了看他的脸色?
汤师爷:对!
张麻子:我好不容易劫趟火车,当了县长,我还得拉拢豪绅,还得巧立名目,还得看他的脸色,我不成了跪着要饭的了吗?
汤师爷:那你要这么说,买官当县长还真就是跪着要饭的。就这,多少人想跪还没这门子呢!
张麻子:我问问你,我为什么要上山当土匪?我就是腿脚不利索跪不下去!
汤师爷:原来你是想站在挣钱啊,那还是回山里吧
张麻子:唉?这我就不明白了。我已经当了县长了,怎么还不如个土匪啊
汤师爷:百姓眼里你是县长,可是黄四郎眼里,你就是跪着要饭的。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张麻子:寒碜!很TM寒碜!
汤师爷:那你是想站着还是想挣钱呢?
张麻子: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汤师爷:挣不成
张麻子掏出枪,拍在桌上:这个能不能挣钱?
汤师爷:能挣,山里
张麻子又掏出官印,拍在桌上:这个能不能挣钱?:
汤师爷:能挣,跪着
张麻子把枪和官印放在一块:这个加上这个,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汤师爷:敢问九筒大哥何方神圣?
张麻子:鄙人张麻子!
这台词真TM的过瘾啊,带着镣铐跳舞,过了审还挣了钱,姜文就如同张麻子说的,我就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而事实上现在站着挣钱的人屈指可数。我们大部分人都或被迫或自愿的跪着,因为所有人都跪着的时候,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倒也不觉得丢人了,而反倒是站着的人显得碍眼了,需得想方设法拉他跪下来。
注意这时在门口听两人对话的麻匪们,灯光的明暗也预示了每个人的结局。

鹅城县衙的冤鼓被各种藤蔓缠的密不透风,可见很多年没用过了。
张麻子却让六子把藤蔓砍了把鼓露出来要断冤案。
汤师爷赶紧上前阻止“哪有冤那?谁敢有冤?这都一百多年了,你要把他砍了把鼓露出来指不定出有多大冤呢!”

汤师爷是个明白人,冤当然有,还可能很大,冤鼓向来有,而常常漏不出来,也没人敢敲。
果然,案子就来了

张麻子断了案,打了黄四郎的团练教头,其实是为了打黄四郎的脸。
张麻子向众人许诺,来鹅城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TM的公平!

黄四郎果然被激怒,派管家胡万诬陷六子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的钱。

为了自证清白,六子剖腹取出凉粉。

可是他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之后,承诺如果不是两碗粉就陪他死的胡万却轻飘飘的说一句:“我知道你只吃了一碗,你上当了。”
假装力挺他陪他死的武举人跑了。
要断案的乡绅们也跑了。
这些人没有人在乎他到底吃了几碗粉,可是却逼死了他。
他以死证明的清白也没人记得。以讹传讹后,很多人还会以为他真的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的钱。
而这样的事至今还在上演。

六子的葬礼,所有人都说要为他报仇。而他们对着的是观众。

你,我,我们,都是六子。
黄四郎要宴请张麻子,张麻子说这叫恶霸请土匪,汤师爷却说这是项羽请刘邦。
这一场戏,三大影帝同台飙戏,精彩绝伦。短短八分钟拍了整整一个星期,用了十万尺胶卷。
这次宴会,张麻子和黄四郎达成表面上的共识:黄四郎出钱,张麻子剿匪。有意思的是黄四郎送了张麻子两颗钻石,什么意思?双石协议?我瞎说的啊

席间,黄四郎表示曾经和张麻子有过一面之缘,并说了全片最有哲理的一句话“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任何时代。
宴会后,黄四郎让胡万假扮麻匪在城里抢劫,枪杀张麻子,却误杀了夫人。
夫人葬礼上,张麻子让老三等人绑了黄四郎和两大家族,让给他们拿钱赎人。却没想到这个黄四郎只是个替身。
两大家族的钱到手了,黄四郎却未伤分毫。
这时张麻子队伍的第一次分歧来了。

弟兄们得到了钱,都想走,没人还记得要为六子报仇。
而张麻子却要留下来让黄四郎偿命。

抽烟这段,弹幕一直在说他抽烟像一个人,抽烟不都一个样吗?
张麻子决定把钱都发给穷人,并且特地说明:谁穷,谁就是穷人。
黄四郎见招拆招,也假扮麻匪,把钱再抢回来。

这里暗示队伍里混进了敌人,可鹅城的百姓不知道真假啊,只知道发的钱又被发钱的人抢了回去。
这时候要注意了,你要记得前文我说过,事实!影片里讲的都是事实!
黄四郎想趁机除掉张麻子,却被张麻子棋高一着,将了一军。
就有了张麻子逼问什么是惊喜的经典一幕。

这一幕有很多解读,如果从史实对号入座的话,这一段勉强能对上。
1958年7月31日,毛主席在颐年堂会见了来访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会见中,赫鲁晓夫向毛主席提出要与中国建立“联合舰队”。
毛主席边吸着烟,边望着赫鲁晓夫,直接了当地问:“请你告诉我,什么叫‘联合舰队’?”
赫鲁晓夫说:“我们出钱、出技术给你们建立这个电台。这个电台属于谁无关紧要,我们不过是用它同我们的潜水艇保持无线电联络。我们的主要基地------”
毛主席一听这话,马上就火了,“啪”地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指着赫鲁晓夫的鼻子:
“你讲的这一大堆毫不切题,我问你,什么叫‘联合舰队‘?”
这场战斗后,影片进入短暂的宁静。
张麻子讲诉自己原名叫张牧子,追随过松坡将军。这里是向我们解密张麻子的真实身份,就不多说了,只给穷人发钱的人,历史上只有那一个。
镜头转向黄四郎,这里也交代了黄四郎的身份。
黄四郎,1900年,留洋日本,参加过进步团体,1911年,为辛亥革命出过力,他和张麻子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推翻了旧的剥削者后,张麻子选择上山当麻匪,而黄四郎取代了原本剥削者的地位,成了新的剥削者。
这时候的黄四郎已经知道张麻子是冒充的县长,却依然出钱让张麻子剿匪,他想让张麻子一伙人在剿匪的途中被炸死,顺便还能拿到两大家族剿匪的钱。
在和假麻子的火拼中,老二死在空中。

老二明显是被出卖的,我倾向于是汤师爷出卖的他。
张麻子给老二任务时候汤师爷也在场,汤师爷看到老二被吊在空中一点也不惊讶,临死时候说自己屁股兜里有五张县长委任状,这应该是他出卖老二换来的。汤师爷骗了张麻子两件事,他想先说第二件事。因为第一件事他觉得张麻子应该知道,我想这第一件事就是他出卖了老二这件事。

黄四郎低估了张麻子的实力,张麻子带着满腔怒火回到鹅城。
这是一场生死搏斗,张麻子只有四个人,想斗倒根深蒂固的黄四郎无异于蚍蜉撼树。
张麻子想发动群众,最后才发现群众是谁赢跟谁。
他只有三天,三天之后黄四郎的救兵来了就再也不可能翻身了。
胜负的关键在老三,能不能把花姐和黄四郎的替身带回来。
关于老三争议颇多,我倾向于他没有背叛张麻子,只是选择不同。
老三带着花姐和替身回来了,张麻子赢了。
民众欢呼着冲向碉楼,没有人在乎死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黄四郎。
黄四郎死后,张麻子队伍又一次重大分歧。
老三带着花姐和老四老五要去上海,老七骑着自行车不知所踪。
影片最后,那辆马拉的火车载着老三一行人向右转了。而火车后面站着的赫然是黄四郎。

一个黄四郎死了,新的黄四郎又出现了。屠龙者变成了恶龙。
只有张麻子一个人孤独的骑着白马在奔驰。

英雄的路总是孤独的,昔日兄弟分道扬镳,被他解救的民众没有人感谢他,甚至还拿走了他正坐着的椅子。
但至少,在黄四郎死的那一刻,鹅城公平过。
抛砖引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