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重庆理工清研是国企吗 清研理工创业谷图片

经济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作用,而微型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中坚力量。日前,记者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微型企业66.19万家,全市80%以上的民营企业成为微型企业,为624.3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随着重庆市经信委聚焦“强化政策、培训、注重绩效、改善环境”,大力培育发展微型企业,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从政策到服务

全面扶持我市66.19万户微型企业

什么是微型企业?市经信委民营经济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微型企业是指符合“年销售额3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20人以下”任一条件的企业。“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加强政策引导,着力培养管理人才,深入开展‘三服务’,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微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微型企业66.19万家,每年新增微型企业10万余家,注册资本2218.11亿元,从业人员624.3万人。目前,重庆共有民营企业81.13万家,微型企业数量占80%以上。私营企业从业人员858.2万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超过70%。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从业人员数量,都表明了微型企业对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该负责人表示,为促进微型企业发展,我市在四个方面做出了努力。首先,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好的和强的。建立1.2万家成长型微型企业培育库,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其次,狠抓培训,助力人才成长。实施民营企业人才培养试点计划,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企业的培养需求,分类分片实施培养。

三是注重业绩,提升孵化能力。大力培育孵化平台,开展绩效评估,奖励20个运营绩效强、示范功能好的微型企业孵化园区(村)。四是深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三服务”(服务区县、服务园区、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共走访基层单位和企业277家,收集基层单位和企业反映的属于我委职责范围的问题共409个。完成率100%,受到区县和企业的好评。

重视高质量发展

助推高新技术微型企业年利润突破700万元

两江新区黄山大道丽华科谷A区有一家典型的微型企业,已经成长为电力行业快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成立之初,处于‘三无’状态,没有市场资源、资金和独立产品。目前,公司员工由成立时的5人增加到20人,拥有独立的产品研发中心,并引进了华为、中国移动、日本TDK集团的人才,输电线路微监控系统、输电线路告警装置、告警球、智能头盔等电力设备产品相继开发。目前年销售额已达到2000多万元,利润已超过700万元。”重庆南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告诉记者,企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市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据了解,重庆南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主要从事智能电网数字化和信息服务。公司始终坚持对市场现有产品的熟悉,密切关注市场对产品研发的需求。目前已获得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23项、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8项、年重点新产品2项

其是科技、文创、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六类企业,只要具有示范性强、成长性好的特点,都会进行大力支持。”市经信委民营经济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对760户企业每户给予了5万元成长奖励。在扶持之下,重庆南电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成长为“重庆市优秀微型企业”,该公司总经理王乔道还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


创新孵化培育模式


重庆一孵化园区成为精品微型企业双创平台


不仅政策扶持方面出现了典型企业,在孵化方面,重庆也涌现了优秀案例。重庆清研理工创业谷成立于2016年,主要以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重庆理工大学为依托,以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府、重庆天使引导基金等单位为支撑,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孵化、创业投资与科技产业园区运营。2019年被认定为重庆市精品微型企业双创平台,在孵企业63家。


“微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孵化平台和园区的支持。2019年,重庆市微企孵化平台达336个,累计入驻微企1.9万家,产值近千亿元,带动和解决就业13万人。”市经信委民营经济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其中的佼佼者,重庆清研理工创业谷已形成链条式“三级孵化”培育体系,建立创业苗圃1万多平方米,加速器园区6万平方提供中试厂房、标准厂房等物理空间;在九龙坡区含谷建立清研理工科技园,占地500余亩,为成长型企业提供定制化厂房及研发空间。


此外,重庆清研理工创业谷通过专业的选苗、育苗体系,利用市场化的管理机制,构建“四轮驱动”创新孵化培育模式,形成“孵化平台+基金+研究院+检验检测”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多平台联合共同抓住市场机遇,合力助推孵化微型企业发展。


据悉,目前该创业谷已累计孵化团队130个,在孵化企业6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家,规上企业1家、重庆市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牛羚企业”1家、孵化板挂牌企业1家,科技入库企业17家,微股权企业20家,获得天使投资企业14家,多个孵化项目在市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奖项;产生各类知识产权123项,帮助企业获得投融资支持6390万元。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唐小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