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两德关系基础条约

二战后,战败的德国被英、法、苏、美四国占领。这四个国家在德国原来的土地上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英、法、美控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西德;另一个是苏联控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东德。

(东德和西德地图)

1990年9月12日,英、美、法、苏、德四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第四轮“二加四”会谈并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10月3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分裂,两个德国人终于实现了统一。

事实上,自1989年3月以来,东德实施了新的边境管理制度,东德公民的出入境自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宽。这一举动很快就引起了一些问题。不到一年时间,超过10万东德公民通过各种渠道移民西欧,东德爆发了一波外逃潮。即便如此,东德并没有控制它,其政策在9月份进一步放宽。政府似乎打算加强德国和德国人民之间的联系。

1989年10月7日,东德第40个国庆节,东德各大城市爆发了不同规模的示威游行。

1989年10月,东德统一社会主义党领导人换届,新当选的克伦茨宣布“彻底改革”,正式与西德政府接触。11月,柏林和莱比锡爆发了50万人的游行。东德人民渴望统一。迫于民众压力,东德政府于11月7日集体宣布辞职。随后,他们迅速成立了以克伦茨为首的新政治局。

看到政府带头,东德人民变得更加大胆。不久,他们开始越过柏林墙前往西德,两个德国的人民开始自由行动。

这时,德国总理科尔在联邦议会提出《十点计划》解决德国和德国的问题,他强调德国必须统一。提出计划后,科尔开始与东德最高领导人接触,商讨统一计划。

(德国总理科尔)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德国和德国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英国、美国、法国和苏联。当时,法国不想看到德国和德国的统一。作为一个老牌强国,法国一直有着深厚的民族自豪感。虽然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闪电摧毁,但它只能依靠英国生存。然而,他们的崇高态度并没有改变。

战后的几十年里,西德在各个领域都发展得比法国好,这再次打击了法国的信心。一个破碎的德国还是这样,那么统一他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反对就是反对,法国其实心里打了算盘。如果统一后德国能牢牢约束自己,提升国际地位,那么一切还是好商量的。

事实上,美国并没有特别重视德国和德国的统一。毕竟,美国相距甚远。只要德国统一,就不会退出北约。那么美国就会开明,不会过多干涉。

至于英国,本来是坚决反对的。但是美国老大哥什么都没说,所以英国的态度似乎没那么重要了。

事实上,在整个事情中。最难谈判的是苏联。

r />

自柏林墙倒塌后,本来就在烦恼中的戈尔巴乔夫变得更加烦躁了。当时的苏联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戈尔巴乔夫在上台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几乎都没有收到成效。苏联国内充斥着各种矛盾,看起来随时都会走向解体的边缘。


(戈尔巴乔夫)


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表明了苏联的立场。苏联不会以武力来干涉德国统一。但统一后的德国,必须保持中立,不得加入北约。


苏联的条件很快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美国要求德国统一后,必须成为北约的成员。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不过,随着东德的政治危机逐渐加深,两德的形势越来越不可逆转。内忧外患的戈尔巴乔夫终于作出让步,同意德国加入北约。实际上他自己也清楚,就算德国保持了中立,但德国是否又会导向苏联这一边呢?


并且他在上台后,一直致力于修补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此时若是强行反对,恐怕又会让苏联陷入一场新的冷战,这对于苏联的未来是极其不利的。


另外,促成戈尔巴乔夫点头的,还有德国总理科尔的努力。为了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科尔向苏联许诺了多重好处,其中最重要,就是德国一次性向苏联提供了200亿马克的无利贷款,并且还有大量的物资援助。


最终,随着《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的签订,两德完成了民族统一大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德国统一委员还向戈尔巴乔夫颁发了“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以此来感谢他的功绩。


(参考资料:《德国史1918—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