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劳动观念全面强化、实践能力系统强化、问题解决能力深化培养的最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就业、打通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最后一公里”。但在实践中,仍存在阻碍顶岗实习深入开展的难点、痛点、堵点。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坚持问题导向,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发力,以学生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集中顶岗实习为动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校企党建联盟和产教深度融合企业为载体, 破难点、解痛点、除堵点,大力推动顶岗实习深入开展,让学生在尽职中体验、成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新发展阶段的江苏强产业链、无锡高新区产业集群,我们将努力做好表率、示范、走在前列,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以“双强化”夯实基点,硬化顶岗实习管理
《韩非子解老》云:“凡事都有规律。”顶岗实习规范化建设是保证顶岗实习有序开展的基本点。学校以制度设计和实施为抓手,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科学、认真、纪律管理;聚焦专项培训和教学考核,形成有效激励和约束,增强专业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意识、学生管理能力,以及顶岗实习管理的责任感;以学生实习信用评价为抓手,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匹配,开展公开、透明、量化的硬核考核。
一是强化集中顶岗实习的主体定位,积极寻求生产力先进的现代大型企业成为基于专业群、跨专业门类的专业组合的校外实习基地。比如2021年,100名毕业生在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熟工厂实习,20名在中国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苏州汇川科技有限公司实习,30名在世界500强企业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实习。
二是加强顶岗实习分类管理,明确学生分散顶岗实习和自主顶岗实习的补充导向,以德技结合为重点评价内容,形成个性化的分散顶岗实习和学生自主顶岗实习管理刚性规定,以明确的评价导向规范学生顶岗实习行为。
以“双促进”撬动支点,深化顶岗实习内涵
宋代诗人陆说:“纸上谈兵,总觉浅薄。你永远不知道你应该实践它。”顶岗实习的顶岗学习建设是保证顶岗实习高质量的支点。通过产教对话,学校可以凝聚校企共识,努力平衡学校人才培养规律与企业生产经营规律。实习岗位群能够与相关专业的技术领域和主要岗位群精准匹配,凸显实习岗位的竞争力、挑战性、高端性和教育性。
一是促进学用结合,进一步促进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在处理学习与使用的关系时,学校教师倾向于重视学习而忽视学习,企业教师倾向于重用而忽视学习,导致学习与使用脱节。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制定了顶岗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开创了顶岗实习的专业局面。大师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将工作现场带入课程,将生产车间改造成学习车间,用技术变革改变学习方式,g
二是推动建立健全企业实习生培养长效机制。学校合作企业机制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苏州汇川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首次向高职实习生开放本科生市场营销工程师岗位。公司明确学徒不做老师,师傅不提升,从机制上压实“师徒”责任;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设立了企业大学,实习岗位锚定设备维修技师岗位。实习期结束后,毕业变为正,即C系列分级到二级。定期评估后,可以在高技能C通道上继续推进。如果毕业生考核后具备管理能力和设计能力,可以跳转到以本科生为主的工程师系列D通道,激发学生突破成长的“天花板”;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熟工厂实行实习生竞聘上岗模式,设置设备维修、质检等各类技术技能岗位,以及NGI刷机、强化实验等研发岗位。实习生通过奇瑞大学岗前培训考核,以不同的待遇去不同层次的岗位,鼓励学生努力。
以“双引导”扭住重点,活化顶岗实习成效
英国著名文学家狄更斯曾经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顶岗实习期间出现的很多问题,根子还在于实习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育人工作不够扎实。职业素养的体系化建设是保障顶岗实习取得成效的重点。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校企协同“三全育人”,将抽象的“弘毅守正、盈科匠心”校训转化为时时处处事事人人的育人生动实践,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意义,自觉遵守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养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开展定制化培养,引导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激发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内生动力。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在校内投入系列设备建立村田现代学徒制培养中心,校企合编活页式工单教材,日方总经理到校为订单班讲授职业素养第一课,企业专家深入第一课堂讲授专业核心课程,企业导师活跃在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创新社团,结合节能、安全、职业健康等公司管理理念在厂内建立面向学生的EHS体验馆,将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管理制度导入校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企业浓厚的文化气息、人文关怀和企业形象的正能量,养成职业意识、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树立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
二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适应。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以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价值取向,校企合作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既强调岗位针对性,又突出职业适应性、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顶岗实习阶段的先进技术、精益管理、经营理念的集成训练,为学生创造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在广阔新天地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瞿立新系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钟伟跃系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本文为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2020年度社会教育重点课题“学习型企业教育保障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顶岗实习“拦路虎”
难点 实习管理的标准化难以实现
一些学校忽视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实习岗位容量有限,难以开展规模化、成建制的集中性顶岗实习;由于集中性顶岗实习管理难度大,一些学校畏难情绪严重,一些干部和教师责任意识淡薄,集中性顶岗实习“虎头蛇尾”,对于实习生离岗束手无策、不了了之;而对于分散性顶岗实习和自主性顶岗实习,一些学校没有明确具体的顶岗实习企业资格条件,对实习学生的工作内容与要求也很宽泛。由于缺乏对于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重校内教学,轻校外实践,加之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不健全,造成顶岗实习管理流于形式、管理粗放、指导缺失,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痛点 岗位工作的学习化低位运行
一些企业顶岗实习岗位的技术技能层级较低,缺失岗位阶梯培养计划,多岗位轮换难以做到,指导师傅人数不足、技术水平和带教能力参差不齐。这些企业重使用、轻培养,管理简单、缺少人文关怀,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形式大于内容,实习生一进入企业就感受到成长“天花板”,挫伤了实习积极性,导致思想波动起伏,重点培养对象流失率较高,企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既没有达成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又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堵点 职业素养的体系化建设薄弱
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顶岗实习是自身学生身份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有效途径,不能适应企业规章制度的严格要求;部分学生疏于德、失于信、弱于体、缺于劳,消极对待顶岗实习;还有部分学生升学愿望强烈,不能妥善处理好顶岗实习与专转本复习迎考的关系,顶岗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18日第6版
作者:瞿立新 钟伟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