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华策集团的使命是什么,华测检测是创业板吗

目前,市场运行阶段的争论仍然严重而激烈。让我们来看看市场上几大券商的最新争论:

【海通策略荀玉根:金融地产领涨是牛市前期的确认信号】海通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在1月28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当前行情与14日结束时类似,显示金融地产领涨,换手率大幅提升,这是牛市前期的确认信号,填补了估值洼地。但市场“与神不同”:14 -15年牛市起源于宏观和微观流动性宽松,目前起源于企业利润增长和机构资本入场,趋势更为平缓,时间更长。展望2018年,全年保持乐观,短期躁动和上涨后仍有可能反复。牛市回撤时间小于震荡市,上半年偏值,财务性价比最高,可配置消费白马。

在这一轮行情中,金融地产主导上涨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2017年12月24日《备战春季躁动》,我们提振了市场躁动,上证指数自12月28日以来上涨了8.6%。刚开始板块旋转很快,躁动特征明显。随着市场的逐步演绎,金融地产的主导趋势变得更加清晰。12月28日以来,房地产、银行和非银行指数分别上涨16%、13%和9%,交易量持续扩大。在17年12月的《新时代,新牛市——2018年A股投资策略-20171209》、《业绩为王,谁会更强?——2018年企业盈利展望-20171229》等多份报告中,我们从盈利、估值、机构配置等角度指出,18年上半年最看好的是金融,尤其是银行。回顾历史,从2005年至今,银行股大幅上涨的时期有16个(行业指数涨幅超过15%,跑赢沪深300),其中熊市背景下有3次(05/1-05/4、08/4-08/9、15/8-15/11)。在震撼城市的背景下有7次(09/8-09/11,11/1-11/4,12/9-13/2,13/7-13/9,14/3-14/8,16/2-16/12,17/5)从时间上看,在a股最近三次牛市的前期(05/6-07/10,08/10-09/8,14/7-7

本次金融地产上涨与2014年11-12月类似,是牛市前期的确认信号。结合市场背景,银行股这一次的表现更像是牛市初期,比如2005年6月、2008年10月、2014年11月。牛市初期,市场倾向于先填估值洼地,形态更像2014年11月。金融地产主导特征明显,低估低配置优势也突出。2014年10月底,金融地产率先启动上涨行情。截至2015年1月初,非银行、银行、房地产指数分别增长122%、72%、46%,成交量持续放大。非银行类房地产占a股总成交额的比例由2014年10月末的12%上升至2015年1月初的39%。本轮金融地产也领涨放量,非银行地产占a股总成交额的比重从12月底的11%上升到目前的23%。14年末,金融地产板块明显低估了低配置。2014年10月末,银行和非银行的Pb (LF)分别为0.8和1.8倍,房地产的PE (TTM)为14倍。14Q3基金尴尬股中非银行、银行、保险市值占比分别为6.3%、7.0%、3.7%,估值和持仓均处于近10年来的低位。本轮金融地产兴起之前,低配置也被低估。2017年12月末,银行和非银行PB (LF)分别为1.0和2.2倍,房地产PE (TTM)为16倍。17Q4基金尴尬股中银行、非银行、地产市值分别为6.6%、7.4%、3.9%,分别低于沪深300。金融地产的领涨对市场趋势的信号意义重大,我们之前提出的2018年慢牛的前期可能正在逐步确认

盈利增长,及机构资金入场。我们在2016年1月底上证综指2638点时就提出熊市结束,市场步入类似春天的震荡市,盈利增长推动市场中枢震荡抬升。《新时代,新牛市——2018年A股投资策略-20171209》中提出:展望18年,市场有望从春末走向夏初,即慢牛初期。新时代的新牛市有两大驱动力:一是企业盈利增长。我们预测2017/2018年全部A股净利同比为17.5%/13.5%,对应ROE分别为10.3%/11%。虽基数原因使得18年净利同比增速略回落,但A股ROE仍继续回升。这次企业盈利的增长与05/6-07/10、08/10-09/8的两轮牛市不同,前两次都是经济复苏背景下经济增长加速带动企业盈利增长,这次在新时代背景下,基本面特征是经济增长平、企业盈利上,二者的分化源于:产业结构优化、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收入国际化。二是机构资金不断流入。《略有增量,外资和保险是主力-20180110》中我们分析过,16年1月底-17年整体是存量博弈的震荡市。17年A股资金净流入223亿,预计18年资金净流入为3300亿,其中流入较大的单项是外资3000亿、保险2900亿、公募基金1000亿。结构上,机构资金占比继续上升。截止2018/01/26,1月份陆港通北上资金日均流入额达18.7亿,创2017年以来新高。陆港通北上资金18年初以来集中买入行业(净买入额):家电(441亿)、电子(304亿)、食品饮料(102亿)、银行(79亿)、地产(27亿)。因此,相比14年中-15年中的牛市,这次的牛市趋势更平缓、时间更持久,是个慢牛。


【广发策略:A股盈利持续性增强 重估长牛应重估大周期】2018年核心逻辑变化驱动A股估值适度扩张,“重估长牛”首先应重估“大周期”。多重信号表明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确定性增强,因此中国经济韧性更强,A股企业盈利从17年的拐点走向18年的更具持续性,确定性增强。2016年以来全球股市存在共振效应,2018年迈向盈利确认“戴维斯双击”。过去一年基金的赚钱效应驱动当前居民储蓄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进入A股,封闭期拉长确保资金的持续性;全球经济更乐观叠加弱美元的环境使得资金更偏好新兴市场,预计北向资金较去年更为乐观;2017年估值收缩的大周期板块迎来估值扩张机会,高杠杆低估值的银行地产领衔。我们建议继续坚定“重估大周期”,配置顺序如下——低估值大金融(地产/银行/券商/保险)→海外定价的基本金属、石油链等→具备加杠杆、扩产能逻辑的中游制造(基础化工/设备机械/材料包装)→盈利稳定性增强、具备利润释放潜力的上中游周期品(建材/煤炭/钢铁等)。


【国金策略:市场向好基础不变 成长股去伪存真】站在当前,我们建议坚守“低估值、行业龙头”作为配置的基准。具体到行业配置上,除了我们一直以来推荐的低估值典型代表“大金融地产”板块外;近期通胀预期有所抬升,“食品饮料”等必需品板块受益。截止1月22日晚,公募基金四季报全部披露完毕。统计数据显示,公募机构继续增仓主板(连续6个季度),减仓创业板(连续6个季度)和减仓中小板(连续3个季度),其中四季度减仓“创业板、中小板”幅度约在3.5%左右,降幅为2015年以来的最大值。从增减持行业来看,去年四季度增持幅度靠前的行业有“食品饮料、白电、电源设备、保险、地产、传媒”,而与此同时减持行业幅度较大的有“电子、有色、建筑、机械、计算机”等。公募在创业板类个股操作方面: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公募机构共重仓持有约282只创业板股,其中增持87只,新进42只,减持141只,13只创业板股持股数较去年三季度末未发生变化。在87只增仓股中,蓝思科技华策影视、晶盛机电、宋城演艺、光线传媒、华测检测、三聚环保”等10只增持股数达1000万股以上;“南大光电、聚光科技、汤臣倍健”等10只增持股数介于500万股至1000万股之间。


【机会提示】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牛股王!学习更多选股技巧,每天提示牛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