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比赛观后感800字 创业英雄医疗赶超

7月28日,据福建日报报道,炎炎夏日,火热激情。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百大工程”路演在晋江市上演。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部门等36个单位负责人轮流上台,晒思想、比项目,掀起学习赶超热潮,吹响了“抓大项目、抓大项目”的冲锋号。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年以来,晋江市立足闽西南、泉州环湾建设大局,找准自身定位,传承创新发展的“晋江经验”,利用好招商地图和招商项目管理平台,推动项目“提速”。

今年上半年,晋江800个重点项目投资超48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5%。其中,在建533个项目中已开工435个,开工率81.6%。这些重点项目涵盖产业发展、交通设施、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为晋江高质量发展注入“助推器”。

创新引领

“晋江制造”变“晋江智造”

在如火如荼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身穿由安踏设计生产的“冠军龙套”登上领奖台,让全世界为之惊叹。这是晋江安踏集团第六次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造冠军获奖服,高科技加持、抗紫外线、四面弹性、速干的新一代“冠军龙服”.

除了安踏,东京奥运会上还出现了很多“锦江制造”,比如九牧王、七拍、361度。“事实上,晋江民营经济的活力不仅来自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也来自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内部人士指出。

“这些年,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晋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5月,晋江市召开企业创新发展大会,推出“1310”政策包,聚焦“科技创新”主题,围绕“企业、人才、平台”三大创新主体,支持引进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和空间要素。未来两年计划安排营商环境、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文化产业等十大政策30亿

“安踏太空跑鞋”和“SBS太空拉链”跟随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和核心舱。这是“晋江制造”成为尖端航天装备的闪亮表现,也是近年来科技创新助推晋江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

“这套太空服SBS太空拉链’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讯星科技R&D中心主任高秀忠表示,该产品在材料、组织结构、工艺等方面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和改进,最终实现了座舱压力服的高强度、高可靠性。

对此,晋江相关领导表示,晋江依托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为基础部署创新链和生态圈,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发力,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创造活力。今年上半年,晋江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69.3%,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中关村先导服务平台与SAP、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对接服务企业153家,安踏入围全省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

近年来,晋江还引进建设了一批顶尖创新平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布局了福州大学锦江校区、中国皮革、鞋业研究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一批顶尖创新平台,形成了4所高校、9个高水平R

今年4月,总投资15亿元的安踏集团FILA智能物流中心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安踏集团进入智能物流新时代,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这将加速安踏集团全渠道零售物流模式建设的新突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腾飞插上翅膀。

民营企业努力转型,也瞄准第三产业的“起飞”机会。今年2月,总投资约10亿元的晋江李朗文创园正式投入使用。这个文化创意园占地103亩,以海斯文化、李朗文化为纽带贯穿整个园区,打造集总部经济、文化创意设计、科技研发、人才孵化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李朗的根在晋江。为

把时尚艺术创意进行到底,我们花了10亿多元把国内外的艺术家、设计师引进来,让文创园变成泉州晋江艺术家、设计师交流碰撞的平台。”利郎集团总裁王良星说。


晋江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晋江市全力加快抢滩布局智能装备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等三大新兴产业,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人机交互产业基地等6大新基建新经济基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盛夏时节,在位于晋江经济开发区新塘园的京通易购(东南)智慧物联网共同运营中心项目工地,工人们在战高温抢工期,全速推进项目施工进度,“目前该项目三个仓库的外立面装饰已经基本完工,8月将完成室外道路施工,预计在今年年底投用。”该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5年来,晋江市先后引进落地实施重大项目超500个,累计投资超2500亿元。安踏、恒安、百宏、利郎等龙头企业加快本土增资扩营,国际鞋纺城、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六大“两新”基地全面拉开比拼架势。如今,三大新兴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今年第一季度,三大新兴产业实现规上产值145.2亿元,增长28.3%。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接下来,晋江将持续造浓“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攻坚态势,用行动表态、拿结果说话,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为企业解难题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让企业安心创业发展?今年以来,晋江市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不断出实招、落政策,帮助企业解难题。特别是近来启动了“我为企业解难题”再落实活动。短短几天,各个乡镇、街道、部门走访后,就发现了不少“企业难题”。


在近日的“百大项目攻坚大比拼”路演活动上,晋江市主要领导要求各街镇、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让企业在“看得清”“算得清”“办得快”“服务好”等方面更有感,让企业从“找市长到找市场”、从“找门路到找政策”、从“找熟人到找制度”。


近日,晋江深沪镇的百宏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获省政府批准。这一工业项目占地面积227.18亩,计划总投资22亿元,预计年产值30亿元,年纳税1亿元以上。为服务这一项目,深沪镇成立项目专班,为企业解决项目用地报批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对接沟通事宜,最终促成获批。


据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晋江将全市800个重点项目纳入绿色通道管理,所有进入中心的项目审批时间在承诺时限上再压缩一半,“通过实行全员挂钩服务机制,对每一个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如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内;企业可在5小时内实现一次完成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和社医保相关事项的办理。


直面问题,化解企业困难。晋江市从“办好一件事”着手,出实招、出硬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策看得清”“审批办得快”“流程走得顺”“服务做得细”等方面重点发力,为企业化解难题。


目前,晋江根据“民生一件事”“企业一件事”“基建一件事”三个模块,推出130多个事项纳入“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今年以来,晋江“一件事”事项的总办件量已超7000件,减少办理环节63个,有效地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性。


今后,晋江市将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优化提升城市、政务、人文“三个环境”,全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在晋江安心创业,放手发展。 (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林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