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老家,一个亲戚摔断了腿,我就去看他。回到家乡,发现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是父亲的战友。
但是我父亲的战友很有趣。他不是一家公司。虽然他以前认识他,但他不是战友。我父亲以前在家乡开五金店,卖一些农具。
父亲这位战友呢,给父亲送货,他是生产那种竹子大扫帚的,扫大街院子的那种。
就在业务之前,不知道为什么前一期讲到当兵。当我谈到这件事时,两人同年参军。那这关系马上就拉近了,于是相约到我家喝酒。
今天,我遇到了,吃了一顿美味的饭。父亲觉得战友来一趟不容易,专门从我们村的大饭店要了几个菜,好好款待战友。也吃了一顿好饭,呵呵.
听着父亲和战友们谈论自己当兵的事,那是满脸的自豪。我父亲以前很少和我说话,但今天我意识到,他当兵的时候,还是一个从事石油钻井的技术单位。
有人把军人当回事,说同时参军的人总觉得很亲近。今天,我看到了。按说,我父亲和他的战友甚至不在同一个班。以前,没有交集,但这种关系可以极其亲密。不得不说当兵的战友情谊真的很深厚。
我也想到了我的107团队。虽然我们不在参军的友谊中,但我们也一起走过了118天的艰难旅程。特别是一起团结完成了两次大型社区活动,每一次都值得一辈子纪念。
即使毕业了,我们仍然团结在一起。前几天我们去新余举办的创业英雄俱乐部,一起唱我们换过的歌,赢得了巨大的荣耀。
我觉得这种体验感类似于战友的亲情。我想告诉你的是:很幸运曾有机会和你一起肩并肩,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好了,不说那么多了,最近一直在思考问题。写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让大家喜欢?说实话,我以前不这么认为。毕竟之前我是有工作的,正儿八经的建筑工程师(有证)。
但是现在呢?从媒体创业也是一个发展方向。所以,你不能让自己的脾气写文章。
那时候写完文章,直接发到公众号,排版都不好好去排,发出去了事。爱看不看,我就是为自己写的。
我现在做不到。我们是服务提供商。我们可以写读者喜欢的任何东西。一定要搞清楚你的位置,我是从事服务的。大家喜欢看什么内容,我都可以写。
我过去常常强调顺子的简单日记,但现在呢?如果每个人都能读到我的文章,那还不如忘记我的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好的内容呈现出来,比如最近读一些书,我就想着写写书里的内容。
我在看《产品主义》,这是一本餐饮管理书。为什么要学习餐饮书籍?事实上,在我看来,管理是相通的,巴奴毛肚火锅为啥可以在海底捞的围堵拦截之下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巴努毛肚火锅也是我之前参加的创业领导力课程的老毕业生,但是我们是107班的,其他人都比较早。前几天参加平台组织的年会,一位嘉宾竟然是创业领导力第一阶段的研究生。在当时,这门课程也被称为教练技能。
让我们回到《产品主义》这本书。我读过吗?
多四分之一了。文中主要讲述了巴奴毛肚火锅老板杜中兵的一些经营理念,特别是他提出的“产品主义”,以此为主题在相关论坛上发表演说,振聋发聩。毕竟在特定的一个时期,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所谓的装修主义等等在餐饮界大行其道,只是搞一些花花肠子,完全忽视了产品本身。

不过说实在的,杜总喊出“产品主义”也恰恰是一个高明的营销方式。关键的不是产品,关键的还是那个“喊出来”。你要让别人知道才好啊,否则产品做的再好,你只会跟着海底捞学习服务,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以喊出自己的企业愿景,喊出自己的企业文化,让它成为销售的一个口碑。不仅在员工身上打上烙印,在客户脑海中同样植入一个概念。
大家想起海底捞都会想起服务,想起巴奴毛肚火锅呢?想起的就是毛肚和菌汤,想起的就是产品品质。
其实说实在的,海底捞的毛肚和菌汤就不好吗?产品就很差吗?肯定不是啊。只是海底捞主打宣传的是服务,他在顾客脑海里植入的开关就是服务。
那巴奴的服务就不好了吗?肯定也不是啊,正是因为杜总宣传的理念是产品主义,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产品。服务也很不错。
其实两家火锅企业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了极致,最终比拼的就只剩下理念了。
巴奴毛肚火锅起步晚,再想着在服务上超越海底捞基本不可能,于是只有剑走偏锋,从产品上下功夫。那个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
就这一个词儿,就改变了格局,所以说干得好不如说得好啊。你埋头苦干很多年,不如人家专家改了做一个广告词。我没有请教班主任,不知道该广告词这事儿领导力平台是否参与。
这本书还没有读完,读完了可以搞一起直播,介绍一下这本书。说实在的,这个想法不错。我一直想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直播,毕竟只让合伙人一个人直播有些说不过去。
但让我一个搞工程的忽然去卖健康食品,跨度有些太大,我先直播讲书,慢慢过渡不失一个好方案。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吧,一会儿再去写一篇历史类的小文。刚才看到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试着用我的方式去描述一下,希望大家喜欢,如此我就又找到了一个写作方向。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