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公路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市政工程类别划分一二三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与性能要求

一.结构组成

1.沥青道路结构——面层、基层和路基

2.水泥路面结构——面层、基层、垫层和路基

3.回弹模量(地基抗压强度指标)各层自上而下递减:基层/面层0.3;土壤基/基应为0.08~0.4

如果载荷不变,弹性模量越大,垂直位移就越小

如果垂直位移恒定,弹性模量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第二,结构层和材料

(1)路基

不适宜使用:高液限粘土、高液限粉土和含有机质的细粒土。(必须满足条件,并将其纳入石灰或水泥,等。)

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和生活垃圾。(土壤不好)

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毫米的土块应破碎。

岩石或填石路基的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未筛分的碎石和石屑或粒径为100 ~ 150毫米的低剂量水泥稳定骨料)

(2)缓冲

分类:排水垫层、防冻垫层(减少路面结构冻胀或翻浆病害)、半刚性垫层。

应设置垫层: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湿滑路段;潮湿或过度潮湿的路段。

性能指标:砂、砾石等颗粒,小于<0.075毫米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

排水垫层厚度应> > 150毫米

(3)基础水平

基础材料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路基抗冲刷能力.进行选择

应设置底基层:无垫层,路基填料为细粒土、粘土砂或级配不良砂(承载重交通)

常用基层材料:

1.无机粘合剂稳定骨料(半刚性)——重载交通道路

2.预埋锁定型和分级(柔性)——主要道路和底部以下

3.混凝土(刚性)——交通繁忙

底基层顶面:沥青密封或防水土工布(防止上层水下沉)

排水下基层:由水泥稳定骨料或密实骨料组成的不透水水下基层。

(4)面层

三.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和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