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山腰的土房(原图)。
在农村,成为贫困户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一些不求上进、游手好闲、不劳而获、懒于做事的贫困户,即使暂时摆脱了贫困,最终也会重新陷入贫困,令人头疼。
不过,毕竟破罐子破摔的人很少,大家都想争口气!大多数农村家庭的贫困是由各种客观原因造成的,也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很少有人愿意贫穷,所以国家帮助这样的人是有意义的。
老刁在做视频的开头(原图)。
上个月,作为一名来自三农的自媒体人,我们多次深入国家级贫困县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集滩乡集滩村。通过交谈,我们了解了丁师傅的家庭,了解了一些他的家庭情况,以及他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的故事。
丁师傅是这个村的村民。他40多岁了。他的父亲生病了,母亲身体不好。当他出去工作时,他遇到了他现在的妻子,并有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因为两个孩子还小,妻子只能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全家人的压力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的生活非常贫困,这让他成为了扶贫的对象。
老刁在问丁师傅脱贫问题(原图)。
丁师傅为人忠厚,话不多。他不想给政府添麻烦,但他知道,光靠家里一亩三分地的山场,是养活不了这个大家庭的。依靠政府的帮助也是暂时的。最终,家庭生活的困境要由他来解决。
2014年的一天,他在县城打工的时候,偶然看到路边有个老人在卖土蜂蜜,半天只卖了一瓶。他开始和老人说话,老人委屈地告诉他,我是100%纯蜂蜜,但因为价格低,有人说蜜蜂是假的。他带着怀疑买了一瓶50元的,回家尝了尝才知道是真的。于是,我萌生了自己创业摆脱贫困,办一个老人合作社的想法,以此来帮助这些留守老人卖蜂蜜。他一出道就在外打工,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成立了一个养蜂场,并注册了“老丁嘎”商标。
背景是丁师傅的两层新房(原)。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丁师傅早早起来干活,养蜜蜂,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他攒了一些建房的资金,拆了旧房,盖了一栋新的两层楼,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丁师傅正在给老刁介绍蜜蜂养殖的相关知识(原创)。
但丁大师目前也很纠结。他的蜜蜂虽然是正宗的中国蜜蜂,蜂蜜的品质也是上乘正宗的,但由于山区经济落后,文化程度低,不知道如何在网上营销。即使他花钱找人开淘宝店,也因为买不到,所以至今没有卖出一瓶。但是,他的家人只能靠他每天早起天黑,去工地做混凝土赚钱养家。养蜜蜂根本不赚钱。知道我们是今天头条送来的扶贫农村的自媒体人,希望能帮他宣传一下,让更多想买蜂蜜却找不到来源的人知道他的蜂蜜,尽快卖掉。
20ef23f90c18" />丁师傅给我们传授鉴别真假蜂蜜的秘诀(原创)
前些天我给丁师傅拍了两个短视频,给大家介绍了他家的情况。丁师傅在评论区看到别的网友的留言后,说了这样的话:“我们农民要靠自己一双勤劳的手改变命运,别指望国家给你什么,吃一顿管一顿那是没用的。我是扶贫户,以前家里6口人就我一个劳动力,父母身体不好,老婆要带俩个孩子,只要我身体好,勤劳能吃苦,日子还是能过得去的。 ”
多么朴实的话,这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的所想所做,像丁师傅这样的普通农民还有千千万万,如果大家都能像丁师傅这样想,这样做,国家的扶贫工作会好做很多,更多需要扶贫的农村家庭也会早日脱贫!

最后,我们和丁师傅一家五口合影留念(原创)
其实,我想对农村扶贫户们说一句话:“我们不能等什么,靠什么,更不必抱怨谁!任何时候,贫穷都会被人看不起,真正扶你的人就是你自己,不是别人!不要和别人去比穷,自己要靠双手和头脑去改变命运。当你跨过这道坎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都不重要了,因为你已经把握了自己的命运!
朋友们,对丁师傅这样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的人,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我们一起探讨!如果有喜欢蜂蜜的朋友,也请伸出援手,帮助他一下。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和启发,请关注我们,并点赞、收藏、转发,谢谢!
本文为乡路十八弯原创作品,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