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深交所召开推进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工作动员部署会,汇报改革准备情况,解读改革核心要点,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图片由深交所提供)
新华社深圳4月29日电(记者孙飞、刘辉)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方案27日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办法(2020年修订)》于28日正式实施。在经过上交所科技创新板改革的“试验田”后,随着一系列整体制度框架的建立,深交所创业板改革进入“深水区”。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将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科创板的基础上,扩大注册制试点,为股份部门实施注册制积累经验;二是增强创新创业企业的包容性,突出行业特色。
创新创业型企业有很多类型。为了更好地支持和容纳它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创业板改革为不同企业量身定制了五套上市标准。其中包括“最近两年盈利,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盈利,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等。
改革不仅取消了“最近一期末无未弥补亏损”的要求,还综合考虑企业预期市值、收入、净利润等因素制定上市标准。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并不是科创板改革的简单复制,而是与科创板有自己的分工、侧重点和互补性,这也有利于促进沪深两市健康发展,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服务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今年1月9日,田义股票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随着创业板改革的不断推进,未来中国的创新力量会越来越多,通过资本市场会实现更大的发展。(图片由深交所提供)
纵观创业板的改革方案,改革将把握“一条主线”和“三个统筹”。“一条主线”是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提高透明度和真实性,由投资者自主判断价值,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三个统筹”是统筹创业板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注册制试点与其他基础制度建设、增量改革与股改。
比如新老投资者门槛、股票涨跌等规则都需要详细设计。该计划明确给新开户投资者增加了“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10万元2年交易经验”的进入门槛。已开户的投资者在签订新的风险揭示书后,可以继续交易创业板股票。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可通过认购公募基金等产品参与创业板投资。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认为,创业板改革方案尊重股票投资者的交易习惯,对股票投资者的适当性要求基本不变,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持续推进创业板改革。
再融资、并购将同时实行注册制,存量放宽至20%,简化退市程序,畅通“出口壁垒”.改革后的创业板将进一步升级,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和业务业态创新,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模式、新业务业态、新应用深度融合。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将有效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