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关于人口转变的工作文件成为热门话题,因为有太多意想不到的“槽”。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改变了以往讨论金钱的画风,开始聚焦人口问题,讨论世界人口转型、中国人口转型及对策。
文章认为,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在当时是好事,事后需要偿还的债务,我国人口面临严峻形势。作为对策,文章明确指出,要抓住当前生育政策对部分居民仍有压力的机遇,全面放开生育,大力鼓励生育。
“不要犹豫,等着看现有政策的效果。利用一些居民想活下去,生下来就不放手的事实是没有用的。当所有人都不想放手的时候。”论文中提出的一系列观点,让网友看后直呼“太接地气了”。
“重视母亲和孩子的教育”。在讨论这个观点的时候,文中甚至引用了一些俗语,“古语有云,爸爸戳一个,妈妈戳一个窝。”
此外,对于控制房价,该报称,“创新创业靠年轻人,但他们大多没钱。一个城市的房价太高,会把他们赶走。我们如何谈论创新?这是深圳过去超越香港的主要经验,未来可能会成为其长远发展的障碍。”
央行工作底稿谈人口,不仅讨论热烈,甚至引爆二级市场。
4月15日,a股二胎概念股集体上涨。截至当天收盘,海伦的钢琴涨幅超过12%,而金发拉比、北门美、伟创、新华金、安尼尔和高乐均有单日涨停。
不过,相比“二胎概念股”,文中提出的“重视理工科教育”的另一个尖锐点,在朋友圈引起了更广泛的讨论。
>在重视教育方面,论文提出,“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对论文的这一观点,也“得罪”很多文科生,有人表示,看后感觉“很受伤”“被嫌弃”。也有网友也提出质疑,“难道理工科还不够重视吗?”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一观点很“奇葩”,有些胡扯。
“这是我听到的关于中等收入陷阱原因最奇葩的解读。”经济学者马光远在微博称,文章建议中国应该吸取教训,减少文科生招生比例。文科生太多会陷入中等陷阱,这是何等的无知。

他表示,陷入中等陷阱的国家,大多是因为没有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和社会治理的提升,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从而导致人心涣散,这恰恰说明需要在社会制度和治理方面加强,而这正是人文科学的任务啊!
央行一篇工作论文如此“出圈”,引发广泛的讨论,确实并不多见。
对此,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灝在微博中表示,“一篇好的文章,并不在于它解答了什么问题。毕竟,很多社会问题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好的论文的意义,在于它发现并提出好的问题,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央行的这篇论文就是这么一篇文章。我觉得大家都应该读一下央行的这篇论文。”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微博、雪球等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杰
编辑:孙杰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