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启东风比往年更加繁忙。日程排得满满的,准备今年的世界音响博览会、世界制造大会,以及重要项目在声谷落地.日前,记者见到中国声谷运营单位安徽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齐东风时,他出差回来,刚进办公室。当他从手提箱里取出文件时,他安排了一名助手在当晚预订了去深圳的机票。
在他面前,他的脸很疲惫,但充满了兴奋。齐东风说:“虽然累,但很开心,因为中国声谷不断突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中国声谷作为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从龙头企业转型为新型产业集群,再到良好的产业生态。截至2021年上半年,盛谷新增企业159家,入驻企业共计1183家,营收同比增长36%。齐东风辉煌的成就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
从“0”到1的转换
1965年出生的安徽人齐东风,一转身就回到了家乡。他几乎完整地经历了中国IT行业近年来的演变。
从PC时代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浪潮,行业内有这种经历的人并不多。这段经历让他对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等领域充满热情,也为他掌舵中国声谷的运营写下了注脚。
高起点规划是齐东风上任后的第一要务。“2013年中国声谷依靠工信部帮助规划,规划每年要更新一次。”齐东风说,IT行业发展很快,几个月后可能会有新技术发布,所以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说到中国音谷的建设,启东风有很多话要说。“对于人工智能产品来说,从算法代码进化到应用是企业思考的问题,但光靠这些不足以创造出好的产品。”齐东峰说,过去留在园区的企业设计的是翻译器、音箱等智能硬件,但开模阶段要去深圳,后期还要去国家3C认证、电磁辐射认证,更费精力。
为此,齐东风一直在思考和寻找更适合行业需求的方式,他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平台建设上。“像硬件制造平台这样的东西,对单个企业来说太累赘了,只会把企业从安徽逼到深圳,在那里可以开模生产。平台已经建好,项目进驻自然。”齐东风对搭建平台非常执着。
中国圣谷一期投资3000万元设立制造中心,不仅帮助企业将产品从构思转向设计,还覆盖开模、3D打印、认证全过程。齐东风还放出了一个谣言:“在圣谷创业,只要你能想起来,我们就帮你做出来卖!”
努力是有回报的,努力不是白费的。“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齐东风表示,2015年,中国声谷的企业不到200家,人工智能领域唯一有名字的企业是科大讯飞。“现在,中国声谷已经处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形成了由龙头企业带动、由配套企业协调、政产学研紧密合作的良性发展生态。中国声谷的“0比1”已经完成。2020年,中国圣谷实现千户以上企业目标,基地产值突破千亿元。”说到这里,齐东风似乎有点激动。
对于成绩,齐东风的回答很直白:“搭建平台带领团队,打好基础是关键。人是任何组织中最重要的变量。我们有专业的运营团队,以突击队的工作模式,凝聚攻坚力量,推动产业环境和服务运营的改善,守护中国声谷‘破壳而出’。”
方向是对的,不怕路
e:15px;">在部省项目领导小组的支持下,祁东风领队运营工作,中国声谷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跑得很快。如今,从最底层的算法、算力,到应用的开发,再到维护数据、网络安全的软硬件,中国声谷里每一栋不显眼的小楼,都藏着一颗甚至几颗“最强大脑”,高效服务远隔千山万水的用户。成绩背后是旁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祁东风说过,“既然在这一职位上,就要努力干出一番动静来”。
他没有满足于现状,祁东风和中国声谷在不断寻找机遇,拓展空间布局、完善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生态。实际上,在产业层面,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基建、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机遇的涌现也为中国声谷的布局优化提供灵感。
“当下,中国声谷正积极布局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布局的特点是结合区域产业现状与基础,有序发展。”祁东风说,目前,中国声谷已经构建了经开信创产业园,该产业园被寄予厚望,在3年内成长为全国最大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基地。除此之外,中国声谷也在积极布局大数据产业园,建成以数据存储分析、软件开发为引领的内延产业。
“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上,我们都将持续开展增量项目招引,存量项目孵化,高标准建生态、抓运营。”其实一直以来,如何吸引企业入驻,祁东风都很有想法,“坚持共赢,再大的企业也不求”。
谈及中国声谷运营,他目光坚定:“一定要让中国的AI企业在声谷像森林般茁壮成长。”或许在他眼里,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是需要点时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一如他对数学模型的喜好,思路和架构是对的,求解出正确答案,运行出理想结果,都在可控范围内。
奏响中国AI交响乐
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声谷的建设和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说到这儿,祁东风难掩兴奋。
“任何一个技术、应用都有机会,机会首先是给有准备的人。”祁东风说,叠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中国声谷会是这一进程的参与者,也是推动者和受益者。
今年7月底,在中国声谷举办的一场智慧医疗高峰论坛上,“政、产、学、研、用”领军人物汇聚一堂。祁东风上台推介中国声谷旗下的智慧医疗系列产品后,再度提起中国声谷的定位,推动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这也是他们的目标,祁东风更想做一个开拓者,助推中国声谷再上一个台阶。
“在迈过千亿元门槛之后,中国声谷将开启二次创业,这也意味着中国声谷即将迈向更快的赛道,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祁东风一直看好中国声谷的前景,“十四五”时期,中国声谷将向着5000亿元产值目标冲刺,通过一核多园战略,向安徽全省拓展,助推产业提质增量,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
谈及国际竞争与产业形势,祁东风有许多家国情怀的深思熟虑。在他看来,“PC时代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我们已经落后了,但人工智能是可以与国外一较高下的新赛道”。
回想起少年时代,祁东风充满深情:“那时候,在广播里听到从太空传来的《东方红》乐曲,是多么激动人心。”放眼现在,祁东风字字铿锵地说:“今天,我们就是要奏响中国的AI交响乐,让中国声音唱响世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白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