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对雷军创业成功的看法 雷军的创业经历给大家一些什么启发

浙江新闻客户端杨一清

编者按——

8月10日,小米成立11周年,伴随着经典的小米铃声,雷军身着标志性的牛仔裤和小白鞋,大步走上舞台,发表年度演讲。“我不是天才,也不是劳模,也不是战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追求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职业。”雷军这样介绍自己。在雷军身上,标签太多:小米创始人、董事长、CEO;金山软件董事长;天使投资人……今年雷军的演讲题目是《我的梦想,我的选择》。他首次透露了这几年最艰难的十个选择,每一个都与小米的成长和成功息息相关。自古以来,英雄们遭受了很多苦难。雷军谈到了每一个黑暗的时刻,每一个痛苦和磨难,每一次他的衬衫被浸湿,几乎绝望。事实上,每个浙江商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么,短短11年,逆风起飞,将小米打造成全球第二大手机品牌的雷军,他的梦想和选择能给同样在“做自己喜欢的生意”的浙商们带来什么启示呢?金勇君特邀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雨晴教授撰文为我们解读——

“农夫”雷军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杨一清

现在在网上发言风险很大,尤其是流量明星的发言动辄被翻盘。在雷军两个多小时的发言中,网友们基本都是正面评价,没有太多挑衅的声音。

雷军的年度演讲,从内容上看,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小米品牌逐渐从根深蒂固的中低端产品形象升级为高端品牌;

很多人认为小米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擅长营销,这几年他们的技术创新和突破走了很长的路;

雷军经商30多年,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依然保持着最初创业者的激情和状态。

; --tt-darkmode-color: #A3A3A3;">这些突破和坚持殊为不易,其终极动力就是梦想的引领和企业家精神的驱动。梦想和目标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遥遥领先的目标!是旁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可能引来冷嘲或热讽。


七年前在桐乡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刚刚才入行三年的手机新兵雷军,当着苹果全球副总裁的面,提出“五到十年,小米要做到世界第一”。一语既出,被现场诸位行业前辈视为不知天高地厚的笑料。


小米最初的定位是“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以高性价比快速切入市场,迅速取得市场份额。但低档廉价的印记,也一出生就贴在了小米身上。


要撕掉这个标签,并不容易。


雷军的做法并不是简单的提高价格,或改变品牌形象定位,从品牌传播上包装成高端产品,而是实实在在地提升产品的性能配置等内在升级。


在影像领域,小米全球首发了1亿像素相机;在充电体验上,小米在业内率先实现了200W有线充电、120W无线充电;在屏幕上,小米成为全面屏手机的开创者。其结果是,产品和价格都成为了高端品牌,但高性价比的总体策略并没有改变。


也许小米确实擅长营销,也许是“老实人”雷军的演讲打动人,这些光环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小米这些年积累的技术实力。


截至2020年年底,小米全球范围内的专利达到19000余件;在标准技术创新方面,在国内标准制定中,小米牵头和主导超过100个标准,5G标准专利声明数量,已经进入全球前15位。


作为成立不过10年的年轻公司,这份技术创新成绩单很不容易。为了夯实自己的技术底盘,小米这些年投入不菲,2019年研发投入为75亿元,2020年近百亿元,预计2021年研发投入还会增长30%以上,超过130亿元。


小米如今已经排名世界500强338位,市场份额超过苹果居全球第二,同时登顶欧洲市场第一位。雷军自己29岁就担任金山软件总经理,2007带领金山成功上市。以天使投资人身份布局的众多项目,正在开花结果。


上述成就无论哪一项,都可以吹一辈子,也足够吃一辈子老本。但年过五旬的雷军,仍然像一位争分夺秒的劳模。2011年至今,他还一直“友情”担任金山软件的董事长。


雷军就像一位种植“小米”的农夫,不偷懒不急功近利,他那种在梦想指引下奋斗、拼搏、追求极致的精神令人感慨。


对我们浙商来说,雷军的味道很熟悉。


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状态的浙商企业,虽然行业地域不一样,但同样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即使是一些规模不小年头不短的企业,现在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不会比当初一无所有白手起家时更小。


雷军带领小米创业的11年,勇气和行动力是持续成功的前提。他说:“我也担心过失败,担心过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也担心过体力和精力,但每当遭遇巨大危机和挑战,我都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在这个过程中,敢于行动比如何行动更重要,不完美的产品或方案,也要好过面对变化老方一贴。甚至“好的选择,往往不那么理智或精明。现实之外,不妨多一点天真”。向上走往高处走,是我们浙商尤其大多数传统产业未来共同的选择。大多数企业处于“成本中高端、产品中低档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因为要素成本的刚性制约,要么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管理水平,要么被淘汰出局,没有退路。最后就是坚持到底不放弃,方向对了,路就不怕远。有了坚持,才可能会有结果。所谓的坚持梦想,没有值得不值得,只有愿意不愿意。甚至,没有愿意不愿意,我们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