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括在书写欧阳询楷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现代书法家,主要在清末民国时期,不涉及现代人。请不要问边肖额尔天这样的问题。
一:黄自元
(1837-1918),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清同治六年(1867年),次年宫考排名第二(第二名),受翰林院委托编辑。他曾经是顺天同一个考官,江南同一个副考官。他在7年后(1918年)因病去世。
二:姚孟起
【清1838-?】字盛丰,号盛丰,吴县(江苏苏州)龚升人。官书以书名居欧阳询,尝九成宫礼泉铭。隶书与陈洪绶略有相似。当你管理印度的时候,你就获得了姜仁秀的力量。我画画,古拙就像一个金色的农夫。《海上墨林、广印人传、清朝书画家笔录、吴门画史》
三:绵勋
爱新觉罗勉勋:爱新觉罗琼生次子,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攻冯恩将军,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攻朱勇贝子,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卒。
四:冯誉骥
(?——1883年),字“忠良”,号“詹韵”“松湖”,晚年号“卓如”“冲”,斋名为“吕甘南亭”。年轻时,我在两广总督阮元创办的雪海堂书院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经乡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获进士二甲第六名,授翰林院编修。他厌倦了在山东和湖北学习政治。同治年间(1861 ~1875年),他回到端州“定友”,受聘在广州英园书院讲学。光绪五年(1879年)八月,任陕西巡抚。光绪九年(1883年)七月,陕西道学御史刘恩普弹劾他贪污,任命他为非人,十月被革职。我一生热爱绘画和书法。
五:吴郁生
(1854~1940),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住苏州白塔西路。他是武清陈武分校状元吴的孙子。清代进士,光绪三年(1877年)授翰林,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川巡抚,在广东应试,康有为出家。 a-gid="6995246" qid="6595663765004358926" mention-index="0">戊戌政变,六君子被戮,西太后因康有为出其门而不用钝斋。及至西太后死,乃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
六:王维贤
字竹村,清末民初中的民间书法家,善欧楷,虽无一官半职,曾经却被誉为“天津府欧楷第一高手”。他的欧楷书法,形神兼备,已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七:陈益椿
田蕴章曾说过,天津欧楷最高水平的代表就是王维贤和陈益椿,王维贤的作品较多也常见,陈益椿的很少见到,应该很多人没有见过。此幅作品虽拍摄不佳,但可以领略陈益椿之水平,确实不虚。




八:高云胜
民国,具体不详,著有《高书小楷》、《云胜小楷》、《云胜大楷》,影响很大。


九:任政
任政 (1916—1999)字兰斋,浙江黄岩人。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协常务理事、上海外国语学院艺术顾问、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艺术顾问。

十:邬惕予
(1929-2009),湖南新化人,本名邬迪于,字朝吉,号西江樵子,又自署萸江一怪。天资聪颖,四岁临池,七十余年笔耕不缀,历习二王、欧、颜、柳、赵、褚、板桥诸体,源于古人而别于古人,其楷书精严险劲,秀逸典雅,自成一格,世称“邬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