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伯藜学社,伯藜学社创业部

7月31日上午9点27分,“杜……”随着一声汽笛,从拉萨开往上海的Z166次列车耗时近50个小时,跨越4000多公里,缓缓驶入南京站5号站台。在站台上,镇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润州大队民警张苏手持鲜花,等待拉萨市德清区对龙德清乡19名藏族小学生。

“有没有同学头晕的,一定要告诉我”

“欢迎来到江苏,你们一路辛苦了!”张苏向德清乡中心小学副校长达杰送去鲜花,并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19个藏族孩子陆续下了火车,遇到离开一年多的张大爷,纷纷向问好:张大爷你好!

“热不热?脱掉你的外套!与西藏相比,这里的氧气含量高。如果有同学头晕,请告诉我!”久别重逢,让这次见面更加精彩。

在离出口几百米的地方,镇江市公安局的民警及其子女和江苏科技大学博力社的志愿者们举着横幅欢迎他们。随后,民警子女向藏区同龄朋友献花,藏族同胞向张苏等汉族同胞赠送白色哈达。齐说:“扎西得勒!”

几分钟后,他们登上了开往镇江的大巴,就这样开始了为期四天的镇江游学之旅,这是一个“多彩的假期”。

九年前的“承诺”,一直牵挂在心

看着公交车上好奇的面孔,张苏笑了:都快九年了,以前的承诺终于实现了!这个九年前的“承诺”一直是张苏心中所牵挂的。

从西藏到江苏,这段爱情持续了15年。2004年,张苏在青藏高原的某个地方入伍。2009年,退休的张苏考入西藏警察学院。2011年,警校毕业的张苏主动申请到困难地区工作,成为独龙马乡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这时,他发现藏族儿童辍学现象非常严重。为此,张苏家家户户都去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一个个走进教室,并许下承诺:“你们好好学习,有机会带你们到外面看看。”2013年,张苏调任镇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他没有忘记自己奉献青春十年的藏区,那里的藏族同胞,还有他许下的诺言。15年来,他亲自出资,号召社会力量向藏区两所小学捐款20多万元。今年3月,他个人捐款2万元,社会爱心人士捐款2万元,最终促成了拉萨到镇江的游学。那些孩子虽然9年前初中毕业,但来自藏区的19名小学生也承载着藏区孩子对外界的向往。

历时近5个月,镇江民警“操碎了心”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警察。我的行动和想法都没那么伟大。这是九年前的承诺。我觉得我有能力组织他们来大陆,来镇江看看!”张苏说,很多西藏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西藏,这样可以学习和增长知识,这对他们的成长和成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从今年3月初,张苏就开始筹划这件事,历时近5个月。4月初,张苏开始与德清乡小学校长平措联系,沟通藏族学生来镇上的情况。在马乡派出所原民警、现任德清乡人大主席丹增群培的支持下,5月下旬确定了进城学生名单。随后,20多人的火车票、伙食、住宿、交通和活动场所让张苏“伤透了心”。这一切,没有人知道张苏背后做了多少工作,光是买一张23人的卧铺票就让张苏很担心。“从拉萨到上海,只有Z166路公交车。门票很受欢迎,卧铺票更难!5月份确定进城的学生名单后,6月底,

的车票已经卖光了。只要当天的票一放出来,就立马被抢光。实在没得办法,只得‘人托人’,找旅行社的朋友帮忙,由他联系拉萨各个旅行社,一张一张地协调,给对方补偿。说实话,这次活动最难的,就是定的20多张卧铺票了,真的是一张张地从茫茫人海里‘抠’出来的。” 张苏还利用休息时间,跑了镇江市区数十家宾馆、饭店、景点、旅行社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一一落实,制定好4天行程安排。“所选参观线路和地点,既要体现本地历史文化,又要展现城市现代文明;既要有参观游览,也要有实践教学;既要具备地域特色,也要兼具江南风情……” 31日中午,午饭后汉藏族小朋友们各自表演起了节目,藏族孩子们唱起了藏语歌曲,来自警卫支队民警黄明星儿子黄雨轩表演了拉丁舞,赢得了在场所有人阵阵掌声,其乐融融。 下午2点,他们开始了行程第一站:参观镇江市规划展示馆、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了解镇江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近距离品味镇江醋文化。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19名藏区小学生还将继续参观镇江的人文自然景观,走进学校参加实践活动,与镇江公安民警子女开展手工制作、互赠礼物、“一对一”结对等联谊活动。 今年13岁的五年级学生白玛央宗,对镇江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此前她最远也只去过距离拉萨300多公里的日喀则市。“镇江这里非常好,外面的世界很不一样!我一定珍惜这次游学活动,以后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问及初到镇江有何感受时,白玛央宗激动地说。 通讯员 曹伦平 孟宪阳 马镇丹 交汇点记者 万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