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方法(20种)
1、计划
计划,一种策划文件,类似于策划、要点、方案,用于工作安排的性质,意在对整体或单项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四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象和时间范围不同,重要性和范围都在降低。
【基本框架】什么是——为什么是——?背景和目的——检查内容;目的——原因——安排;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具体措施。
2、汇报
汇报是总结工作、反映问题、汇报情况、向上级提出意见建议的一种文体,通常分为工作汇报和情况汇报两种。
【基本框架】什么是——为什么是——?背景和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结果;目的——原因——安排;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安排——调查结果;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3、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具有事实、观点和结论的书面报告,是以一定的目的为写作目的,采用社会化的调查方法,以调查分析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是:反映问题现状,陈述事件经过,分析问题或事件的影响、危害、作用和意义,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
【基本框架】什么是——为什么是——?调查背景——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对策;调查背景——问题——解决方案。
4、讲话稿
应用题中的演讲稿通常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特定目的、特定场合、特定对象发表演讲的书面文稿。演讲的写作必须遵循演讲的六个要素:演讲者、目的、场合、对象、内容和语言。
【基本框架】什么是——为什么是——?背景介绍——演讲的目的或针对的主要问题——表明态度、原则、观点——工作措施——期望和要求。
5、演讲词
演讲,也叫“演讲”和“演讲文稿”,是为演讲而写的文稿。在演讲稿的基础上,演讲突出了鼓动性和感染力,包含了更多的抒情元素,可以用更灵活丰富的语言达到“丰富文学和情感”。
【基本框架】背景、环境、场合——发言目的、指出的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策3354见证、主动和鼓励
6、答复
答复,在目前政府机关常用的文件中,主要是指对NPC代表的建议和问题、CPPCC委员的提案、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作出的答复。
【混凝土结构】态度——现状——措施;背景——目的——措施——决心或期望
7、责任书
责任书是行政机关明确职责、工作目标和任务,调动各部门、单位和个人积极性,促进工作完成,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常用文书样式。
从使用范围来看,责任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向的,即一个政府、一个部门、一个工作人员自行拟定责任书,在部门内部发送,或按要求上报备案;一种是双向式,即上级和下级签订责任书,或者自上而下发送责任书,要求辖区内的单位和个人遵守。
【基本框架】背景目的、指导思想和政策精神——工作目标3354具体任务措施——奖惩办法
8、公开信
公开信,在申请书的写作中,是一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具有党政机关、职能部门(或个人代表部门)的公开信文体,其内容大多来自政府
角度就某一问题向公众发出倡议,提出要求。本质上是书信体议论文,突出倡议性、呼告性、鼓动性,要求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基本框架】现状阐述——问题——必要性、重要性——对策——倡议号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9、倡议书
倡议书是公开信的一种,范围有宽有窄,既有面向全社会、无确定对象的,也有面向小范围、特定人群的,如机关内部的倡议书、向某小区居民发布的倡议。其写作目的是唤起受众重视、促成共识、引导思想和行为。
【基本框架】背景——必要性、重要性——倡议内容——结尾再次呼吁;倡议背景——倡议事项——倡议理由——已经或应该采取的措施——倡议大家采取的配合行动。
10、建议信
首先要明确建议的基本概念和要求,再把建议的内容与书信的体裁格式结合起来,写出符合要求的建议书(信)。
建议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文书,内容主要是对策性的,在形式上与对策有较大的通用性。两者区别在于,对策是抽象性的,并没有对策这种文书体裁;建议 则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文体,要从事实与科学的角度,阐明问题的危害、原因及采取相应对策的必要性、原理、依据,内容具体,并可含有一定的科学论证内容。
【基本框架】现状及分析——必要性、重要性——对策措施
11、新闻发布稿
新闻发布稿是行政机关用于对外发布信息的书面文稿。新闻发布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发布稿是其依据的文字底本,无论书面或口头发布,都要依据“稿” 即文字底本。其最终接受对象是全体公众,而直接受众则是记者,“内外有别”的程度介于会议(纯内部)和现场讲话(纯外部)之间。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政策背景——政策内容——决心、表态、期望、要求;事件经过——处理措施 ——决心和态度
12、总结
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单项工作或某一领域全面工作的回顾与分析、评价,内容上可以侧重对情况的客观介绍,即以叙为主;也可以侧重经验、做法、教训的总结,即以论为主。
【基本框架】情况介绍——措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工作情况总体概括——具体工作内容及开展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展望未来
13、情况反映
基本概念与情况综合相同,均属对观点与事实的综合概述。写作时要注意内容的全面性、语言的概括性。
【基本框架】现状——问题表现与危害——对策措施——启示;问题——原因——对策——启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4、情况综合
情况综合,也称情况综述、情况反映,基本内容是在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测事件或情况发展演进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措施。
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事实概述——问题分析——对策阐述,最后可加表态和未来展望。
15、编者按
编者按本质是一种新闻体裁,是概括新闻主要内容、陈述编者对新闻反映事物(包括事件、观点和做法)的看法、说明编发此条新闻的意图的一种评论文体。它是对转发的事迹材料等做出评论,提出贯彻落实或学习、发扬的意见,通常包括背景目的、内涵实质、意见要求三部分。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背景——目的——内容——要求;问题案例或典型经验的精神实质概括——学习或贯彻落实、吸取教训的意义——学习或落实的基本要求。
16、新闻
新闻、消息、报道、通讯、简讯等为同类文体,即新闻体。申论作答中撰写新闻稿也要体现新闻写作的六要素:5W1H,即“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一个H”:How(如何)。综合起来,一篇新闻稿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要素应简洁地交代清楚,用要点的形式来呈现。同时考试中写新闻也要注意写作者的身份和使用范围,如网站新闻和报刊新闻的区别,可 以体现在文头上——前者可写××网讯,后者可写本报讯、××报记者××地区讯、本台通讯员消息等。
【基本框架】标题——文头(××讯)——导语——主体——结语;基本事实概括——发生背景——事件经过与亮点——意义总结或领导、专家等权威人士的点睛言论。
17、短评
短评、新闻评论也是新闻中的一种文体,与报道性质的新闻稿相比,主要侧重于评论,对于事实经过只须一笔带过,六要素可省略大部分,只要在背景、缘起 部分呈现核心的事实即可;有时也有不针对具体事件,而针对某种现象、态度、看法和观点的评论,即思想评论。评论按写作态度——通常申论态度即为官方立场 ——有批评、赞扬、中立三种基调,可根据评论对象的性质来选择态度,决定评论基调。
【基本框架】背景缘起——总论点——具体论点——结论;发生了什么事——事情达成的结果或效果——产生的影响——原因、意义或危害分析——推广经验或解决问题的 必要性——希望与建议;存在哪些观点——肯定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观点——激浊扬清、拨乱反正,坚持正确观点和清除错误思想认识的必要性和意义。
18、讲解稿
对某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现象、文化遗产、风俗传统等进行讲解、说明,起到宣传、推广目的,有明确的解说对象,通常需要写出称谓。
【基本框架】由来——传承——现状——意义;景物现状描述——历史传承——现实意义——请求或倡议。
19、宣传手册
宣传手册和宣传提纲本质是同一种文体,通常申论考题不要求写出全文,只要求列出提纲。提纲即是结构框架与内容要点的综合。框架有题干明确提示的,如 黄河文化、安全文化的宣传手册、宣传提纲就各自分了四部分,给出了明确提示,按提示分段落和层次即可;题目没有提示框架的,按一般宣传背景、目的、理由和 措施、要求的顺序来设定框架。
【基本框架】宣传背景和目的——宣传的事项——理由和意义——措施、请求或倡议。
20、宣传材料
宣传材料、宣传稿是近年考试出镜率较高的一种题型,用途是对社会、企业、公民进行宣传,阐释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宣传理念和做法,唤起宣传对象的理 解、支持和配合。公开信、讲话稿、倡议书、宣传材料、宣传提纲这些文体,名目不同,但内容是相近的,表达手法是相通的,都有一定的宣传对象,都要考虑宣传内容和形式的可接受性,所以可以列为一类文体——就是宣传性文体。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宣传什么——为什么宣传——具体宣传内容——需要公众、企业、社会做的事;背景目的——工作举措——号召倡议;目的——措施——倡议;背景和由来——问题现状——已经采取的措施——准备采取的措施——需要群众给予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