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白银和黄金,求职季节。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时期。找工作越来越难,今年的疫情让大部分求职者或多或少有些迷茫,尤其是应届毕业生。
在这段时间里,准备毕业的大学生们忙着拍摄毕业照、写论文、辩护以及应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我有一个小表弟,他也问我职业发展的问题。她说最近一直在纠结,老师一直强调“先找工作再择业,不要随便挑”。刚找到工作的同学朋友告诉她先找工作,然后才有机会换工作。她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阶段,大多数大学生都处于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样的工作的境地,迷茫、失望、无助。尤其是在今年经济悲观的情况下,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呈梯度增加。“先就业后择业”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我们来梳理几个问题:
(一)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2)“先就业后择业”有哪些利弊?
(3)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是什么导致大学生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
大学生刚刚毕业,不得不离开象牙塔,踏入多彩的染缸社会。一张白纸必然会导致无助、迷茫、忧郁。面对这个选择,他们都可以说几个问题。1.不是来自985/211学校,根本没有竞争和资本的机会。
2.其实我并不是真的想做自己的专业工作,只是找不到适合自己喜欢的工作。
3.工作,能赚钱我就做。
4.找了一段时间,还是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5.我的同学和朋友都找到了好工作。我也想找一家公司工作。
以上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没有资本;2.迷茫无助;3.想快速赚钱;4.没有合适的机会;5.从众,没有自己的想法。
先不说这几点存在什么问题,但是说这些问题的人真的是自己分析自己,自己理解自己吗?你想过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吗?答案是:不会。
“先就业再择业”究竟有哪些优劣势?
很容易说服自己屈服于现实,降低要求。事实上,确实很多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数据显示,共有334人接受了采访,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先工作再选择职业。虽然数据占据很大优势,但这个选择真的好吗?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先就业后择业”的利弊。
“先就业再择业”5种优势,蒙蔽了你年轻的双眼
l>1. 能够迅速的融入社会
快速的融入到社会,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因为不再像在学校里一样自由了,没有都要按时的上下班,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这对还没找到工作的同学和朋友而言,确实是好很多了。
2. 尝试不一样的职位
降低要求与姿态,将就选择自己的工作职位。也许与你的专业很不符合,也许与你喜欢的工作职位差别很大,但毋庸置疑你可以尝试你没接触过的工作,从中获取作为一个上班人的乐趣与新鲜感。

3. 获得相对的薪酬
学生时代,大家都是穷的,想要买点什么,都要向父母申请,十分不自由。但自己工作之后,从收到第一笔工资开始,心里都是很开心,很激动的。因为这笔钱可以自由分配,用起来心安一些。
4. 摸索出自己更适合的工作
往往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情况下,不一定恰好你将就的工作就是你喜欢的,恰巧又是你适合的。所以,你一边做着手头工作的同时,一边花费一些时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挖掘出适合你的工作。

5. 获取短暂的成就感
完成工作,是你能力的体现。每一件事情从自己手里头经过,就能很明确的感受到成就感涌上心头。
以上是对“先就业再择业”所总结的5种优势,不痛不痒的优势蒙蔽了你年轻的双眼,让你觉得现实就是这样的,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如果你的思维真的就局限于此,那真的是无药可救了,且听我分析一番“先就业再择业”的劣势。
- “先就业再择业”有6种劣势,却被你视而不见
1. 第一份工作将影响以后职业生涯
在你参加工作之前,你的整个职业生涯其实还是一张白纸。通过一件件事情,慢慢在你的白纸上填上文字、图画与场景,丰富你的职业印记。所以,在你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十分重要,它对当时,对未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未来,如果你要另择业的话,而你毫无经验,那么第一份工作对你来说其实是累赘,公司都喜欢那些别的公司培训好后可以直接使用的员工。

2. 不了解工作岗位和自身兴趣
不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每个阶段都在不断调整变动,这是在为企业下一阶段壮大打基础。若你所做的工作总是边缘化,一直都是进行辅助性的工作,让你觉得工作再久也提不起什么兴趣,每天疲惫不堪,精神萎靡不振在办公桌前不是集中精力做事,而是等下班,一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
可能你就得对当前的工作好好反思一番了,很有可能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如果是自己想做的工作,行动力和执行力可是100%的,不会如此消极。
3. 失去了冲劲与激情
临近毕业,老师、父母的规劝,大部分都是现在工作不好找,自己先随便找一个工作先做着,总比没有好,然后有合适的再换就好了。

这句话听着没毛病,但是细思极恐。但是你会发现至少50%的毕业生踏入校门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刚开始的垫底工作,而这样的工作离职率很高。一旦学生们签了一份工作,出去再找第二份工作的冲劲与激情就少一半以上。很多同学,在学校里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在对于自己职位规划上来说,就会显得被动,草率。
4. 自身定位与格局受限
选择了一个职业,就很难有勇气去改行。第一份工作没选好,真的影响眼界和格局。所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不要先想着要稳定高薪酬。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找个对自己提升有帮助的工作或者地区,处在资源富集便利,人际关系相对密集兼容的位置。

所以,刚毕业的学生用心用行动走出去,当你站得比较高或者处在资源富集的环境里时,会给你带来宽阔的视野和资源发酵效应,即使你能力一般,也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以及意想不到的未来,这比高薪更重要。
5. 错过最佳职场年龄
现在刷着招聘信息,某些职业都有着年龄限制,比如说某职业年龄范围20-28岁,很多企业一般都比骄傲喜欢年轻有活力,不愿意接受同一能力水平,年纪稍微偏大的人。在一定的年龄,拥有适合的能力,才是最美好的时候。
6. 机会选择成本高
与选择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严格定义是:选择最优方案放弃的次方案的价值。宽泛地理解,机会成本是选择某一特定方案放弃的其他各种可行方案的可能收益之平均值。这里的最优,并非实际发生的最优,而是选择者(决策者)的心理预期。(这段大家看起来会有一些难理解,但真的要记住机会成本对人生的影响)

人生的机会成本有时会很高,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因为在骨子里面我们从来不愿轻易放弃可能得到的东西。所以,在毕业的时候,面临有一家目前能给你一定薪水的公司,和通过一段时间,凭借自己的努力可能获取一家更高薪水,更有发展前途的公司,你会怎样选择呢?梳理明白了,很多人都会选择有前途的公司,如果不明白,那么你的机会成本会影响你未来的职业生涯。
大学生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势,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人们总是对没接触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总想着自己也要去尝试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种。记得曾经有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个小伙子他起初觉得做销售特赚钱,于是一脑门扎了进去,然后没过几个月,又看到人家做市场特别牛,于是又换去做市场,后来又发现创业也很带劲,搞起贴膜就创业,最后“工作”好几年,依旧还是一个跑腿的。
职场多年,升值加薪都没你份儿,努力了那么久,依旧是职场境况平平,如今想后悔,已经没有太多机会了。那些先就业再择业的人,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当时是有多糊涂。
为了不让以后的自己后悔,大学生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势,应该怎样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呢?
1、“定位”比选择更重要
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的时候,都是以老师安排为主导,自我驱动学习的很少。所以,基本上有九成学生在学校里都没有对自己未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与规划。也就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其实,有一个很好的法子可以教给大家,工作几年的我到现在都会问自己的几个问题。“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我的职业和生活规划是什么?”

问清楚这几个问题之后,就有了明确的定位,也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选择了。你记住你“择”的是目标,而不是脚印。
2、奠定基础,忍一时无奈
上面有描述大家为何会面对“先就业再择业”这种处境,也告诉了大家这个选择将会带来哪些优劣势,也很清晰的跟大家说明“先就业再择业”在短期获得的优势将会对未来有哪些影响。
其实,我们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之后,然后自己可以通过积极学习所需知识和课程,并不断挖掘自己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明确自己的发展规划,了解自己未来的优势和劣势,多参加实习、多能自己感兴趣想从事的行业大牛交流,吸取经验,如果没有实习机会,也可以主动去找一些小项目,巩固知识,使得自己就业方向的实力却来越敦厚。
3、沉淀自己,专注更专业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告诉我们,每个行业要做出成绩,都需要沉淀,经过不断磨砺和修正自己的技能,才能够成为行业内的专家。职场没有什么事情是能走捷径,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
知道钢琴家郎朗吗?获得很多奖项,很多荣耀的郎朗最近他结婚了。真替他高兴,但是他能够获得这么多荣耀又岂是凭空飘来的呢?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练习,多少的孤独与寂寞,造就了他的今天。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如此。
4、立足于一个点,横向拓展
曾经遇到一个人,我觉得他是奇葩。他的专业能力是广告文案,但是最后基于这种专业能力之后,他自己成为以专业文案为基础,策划创意总监为头衔的一家广告公司老板。大家都知道,成为一家公司的老板,那么他的综合能力是相当不错。视野、资源、人脉等等,都是缺一不可的,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有一本书上写到挖掘一个人的多面性,通过立足一个点,横向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但是每一项能力都是一个点衍生。通过这样的设立能够使人们的职业生涯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激发个人的工作热情和积累工作经验;此外,这种横向流动也有利于保持和发展整个组织的朝气与活力,实现组织内部稳定与流动、维持与发展的平衡。
5、厚积薄发,抓住机会迎面而上
你现在的微不足道,都将为未来大放异彩的你储备能量。所以,莫要着急,现在努力学习,锻炼自己的能力。老掉牙的故事,越王勾践头悬梁,锥刺股终于获得了他想要的东西。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时刻地累积自己的能力,更新自己的储备库,沉下心来,做实事,就算遇到一个好的机会,也不会怯懦,迎难而上。我有一个朋友,因为时长写一些运营干货,有一天他写了网易运营方式及运营还需提高的地方,结果大家知道了,他被网易挖走了,人并不是走运,而是厚积薄发,才有机会变身。
总结
看着这些大学生们面对社会、面对未来所展示出来的心理,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尤其是在面对就业这个问题上,自己总有操不完完的心。其实,你只要知道自己的发展规划和方向,了解自己未来的优势和劣势,明白自己发展空间在哪儿,知道自己如何把握一个个所遇到的机会,自己明确选择的路,可以通过时间磨练,深入了解整个行业,构建更雄厚的知识系统。那么未来不管怎么变,你怎么样都会成竹在胸。